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托孤直言诸葛亮可取而代之 此话有几分真假

刘备托孤直言诸葛亮可取而代之 此话有几分真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944 更新时间:2024/2/17 8:38:49

诸葛亮刘备病危之时接到重任、负责辅佐刘禅一事,想必大家也是有几分了解的。说起这接班人的大事,刘备其实并没有在自己死前完全安排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刘备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病症,完全没有自己会这么早逝世。否则的话,当时的刘禅也不会如此经验、历练不足。二则是可以从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此事中看出来。若不是因为没有安排妥善,担心有大臣不服而危及刘家的基业,也不会特地叫诸葛亮前来。

而当刘备找诸葛亮前来之时,他所说的话又是十分地有智慧。

网络配图

刘备并没有直接和诸葛亮说,令其一定要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但是绝不可以对刘家的江山有妄想之类的话。他所做的正是恰恰相反,和诸葛亮直言:可以取而代之。

而刘备口中的“取而代之”究竟是他的心里话还是虚伪的客套呢?

网络配图

后世的一些专家认为刘备的说辞其实是在恐吓诸葛亮,换言之即为“敲山震虎”。但是这种说法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大家试想,刘备说这番话的时候是处于怎样的大环境之中?当时蜀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可以说是危在旦夕。而刘备作为父亲,自然是十分清楚刘禅的能力的。若是不想蜀国就此没落,是需要诸葛亮如此的人才辅佐的。又岂能够再做些恐吓之事,自然是要十分诚恳的。

而且,若是刘备真的是为了“敲山震虎”,这也是毫无用处的。若是诸葛亮真的有谋反的心思,又怎么会顾及一个已经不在人世的人的话呢?刘备自然也是清楚这些的,所以定不是为了恐吓,毕竟刘备还是比较信任诸葛亮的。

网络配图

虽然说,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比不上后者对前者的信任,但也是远远高于当时的其他朝臣的。而野史之中所记载的,刘备在托孤之时安排了刀斧手以备万一的文字,显然也是小人之心的胡乱编写。

如此说来,刘备在病危之时嘱咐诸葛亮的话语,更多的是帝王之术。刘备希望能够通过这番话让诸葛亮感受到自己对他的信任,从而感恩戴德、尽心尽力地为蜀国做事。

不过,凭借诸葛亮的品行,就算刘备不讲这番运用了帝王之术的话,也会为蜀国鞠躬尽瘁的。

事实也证明,诸葛亮为蜀国奉献了自己余生的心力。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揭秘刘备究竟有什么真本事?那么多人追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

    小编我有两种看法,第一个是,大家都说的,刘备他是个英雄。第二个就是,曹操说的那一句话。小编先说第一点:刘备他是个英雄。说刘备是英雄的,肯定会有许多人可能难以接受。因为在一般人的心中,刘备是贴别窝囊的。他有两个本事,一个是会跑,第二是会哭。这是《三国演义》给我们一般人的印象。其实这是大家对我们刘备的误

  • 曹操教子家风:刘备教子女与曹操相比很差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奸雄曹操是个名人,历史上争议较大,“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但总的来说,褒大于贬。曹操的几个儿子也很了得,其子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曹植才高八斗,曹彰武艺超群;早夭的曹冲据说五六岁的时候就达到成人的智力……这些都跟曹操重视家庭教育分不开。曹操教育孩子目标明确。他要培养的是治国平天下的

  • 刘备白帝城托孤之谜:并非真心让位于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

    导读: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可以取而代之。刘禅其实当时并不在场,所以感情的色彩实际上并不那么浓厚,至少没有了去抱诸葛亮脖子的角色;而刘备在托孤现场的言行就完全是针对诸葛亮和李严赵云等人的,充满了政

  • 刘备是如何让智谋诸葛亮绑为其卖命一辈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

    诸葛亮在离开隆中追随刘备时,曾再三告诫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园,他将来还要回来。而多年以后,当他位极人臣,身为蜀汉的第二号人物时,他在给后主的奏章中又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

  • 揭秘刘备从草根变成一方霸主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时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建立者。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经一度

  • 解密:关羽失荆州让刘备损失了哪四位重要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

    刘备的前半生一直寄人篱下、辗转于各路诸侯之间,徒具英雄的声名却不能用武,空有复兴汉室的志向而不得伸张。之所以会这样,在于没有人才辅佐。诸葛亮出山后,不但帮助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还使他获得荆襄士族的大力支持。至此,刘备终于有了三分天下的本钱,有了中兴汉朝的基础。网络配图不过,刘备集团里却有一个异数,这

  • 巅峰对决:三国中曹操和刘备哪一个更值得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在三国时期,每个英雄独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刘备和曹操就好像是两个人格的对立。曹操被人们称为枭雄,其文采和军事才能被后人所认可。而刘备凭借仁德之心广纳人才,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二人谁更值得后人推崇呢?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让刘备讲讲天下英雄是谁?在刘备罗列了一大堆人名之时,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

  • 此人背叛刘备投靠曹操 临别时还发明了个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词可以形容关羽,也可以形容徐庶,不过徐庶这个情节是在《三国演义》里虚构出来的,小说中说道徐庶进入曹操阵营之后,不献一计直到死,这是不符合历史情况的,真正的历史上徐庶跟刘备、曹操之间关系比小说中还要复杂得多。网络配图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刘备得到徐庶后,曹操就把徐庶的母亲抓过来,

  • 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是阴谋还是真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关于刘备白帝城托孤一事,《三国志·诸葛亮传》这样记载: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这简简单

  • 揭秘益州牧刘璋为何主动邀请白眼狼的刘备入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璋

    刘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刘备的入侵。而刘备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川中,恰恰是刘璋自己发出的邀请。赤壁战前,曹操已经消灭了盘踞北方四州的袁绍,三分天下有其二。网络配图当时的曹操踌躇满志,满以为只要自己出兵江南,定可以一统天下。远在益州的刘璋,对益州的前途深感担忧,于是派遣使者张松前往邺城探听曹操的口风,看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