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伐吴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因无合适替代人选

刘备伐吴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因无合适替代人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4/2/11 21:37:14

皇帝带兵出征叫做“御驾亲征”,不过,这御驾亲征的事情还是很少的,不为别的,皇帝亲征那个响动儿就实在是太大。所以,皇帝一般都是坐在京城里遥控指挥,不到万不得已,也就是不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一般都不会亲征。可是,刘备当皇帝的第二年,却亲率大军征伐东吴,其结果是被东吴的陆逊打败。刘备的这次亲征,不但损失了蜀国的很多兵将,使蜀国大伤元气,也因为恼羞于这次失败一病不起,间接导致了次年的死亡。那么,刘备伐吴为什么要亲征呢?

这是当时诸侯的习惯性做法

汉朝末年,由于董卓废掉了汉少帝刘辩而另立了刘协,引起了关东氏族的强烈不满,于是,关东诸侯纷纷拉起队伍共同讨伐董卓。由于关东诸侯各怀心思,每个人都想扩大势力,占地为王,致使讨伐半路夭折。这时候,国家实际上已经撕裂,时代进入了一个相互兼并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诸侯要想不被他人吃掉,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而这个军队还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军队是要打仗的,吞并其他诸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打败,而只有自己掌军又能打胜仗的诸侯才能走到最后。可以说,这是那个时期常规做法,他可以防止将军尾大不掉,野心膨胀后自己搞独立。曹操、孙策和刘备自己都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曹操虽然没有当皇帝,但他当上魏王后,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帝。这时候,曹操的军队基本上都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这些“皇亲国戚”手中,像张辽、乐进于禁这些大将虽然也能掌握一支大军,但他们已经难以独立成事,所以,曹操晚年是可以坐在京城里调度指挥了。尽管如此,对于像汉中这样可以自成一体的地区,曹操还是要亲征的。而到了刘备东征的时候,魏国已经是曹丕当了皇帝,曹丕就更不需要像他父亲那样东征西讨了。

孙权是继承父兄的基业据有一方的,这些地方,都是孙坚和孙策一地一地打下来的,可以说,这整个江南地区,是早已经姓孙了。同样的情况,周瑜死后,江南的军事将领也没有人能够自成一体。即便是这样,孙权还是要偶尔的上前线表现一下自己。

刘备也算得上是马上皇帝,最早起事也是靠拉队伍讨伐黄巾军起家。后来无论是当徐州刺史、豫州刺史还是荆州刺史,都因为手里有一支队伍,而这只队伍都是由他亲自指挥,跟着他征战。可以说,这是一种当时的习惯性做法。只不过,曹操早已经有了广大地域,孙权的江东已经有了两代人的开拓,这两人已经成功“转型”,可以专心为王,而刘备由于当皇帝时间较晚,还没有改变这种习惯做法而已。

蜀汉国大臣的一致反对,也让刘备不得不这样做

刘备伐吴,蜀汉国的大臣是一致反对的。《三国志·法正传》记载这件事时说:“刘备称帝后,准备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雪耻,群臣大多劝谏阻止,刘备一概不听。”失败以后,诸葛亮叹息说:“如果是法正在世,就能劝阻主上,使他放弃东征的决定;即便是仍然东征攻打吴国,也不至于惨败到如此程度。”根据这个记载,刘备东征,除了张飞以外,大概很少有人支持。像诸葛亮这般最为倚重的心腹大臣,恐怕也是属于东征的反对派。在这种意见不能统一,而反对意见又占主流的情况下,主张东征的刘备,不自己御驾亲征,谁又能背负着这般大的压力担当起领兵出征的重任?只有皇帝亲征,反对者才能噤声,才能形成举国上下一致的支持战争。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刘备非这样做不可的原因。

实际上刘备手上也没有人可用

刘备是在彰武二年(公元222)讨伐东吴的,这时候,蜀国的四员大将只剩下一个张飞。关羽在荆州被杀,这就是刘备东征的起因和理由;黄忠已经在两年前去世;马超就是在这年去世,即便马超仍然健在,刘备也不可能把这样的重任交给他,因为马超并不受刘备十分的信任。四大将还有一个张飞。不过,张飞这个人对待士兵不好,经常鞭打他们,打完了还把他们留在身边。刘备认为,这是引起祸患的做法,因此,刘备不可能敢把征伐东吴这样大的战役交给张飞去指挥。事情也果然和刘备担心的那样,张飞在准备从阆中出发,到江州和刘备汇合,出发前,被部下杀死。

四大将之外,蜀汉国还有四个人,诸葛亮、赵云、李严和魏延。诸葛亮需要辅助太子镇守国家,更重要的是需要保证后勤供给,刘备在前,诸葛亮在后是最佳配置,所以,诸葛亮不能东征。赵云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五虎将之一,他也没有独立领兵进行过大战役的经历,其职务到刘禅登基才是一个中护军。刘备临死,遗嘱的托孤大臣是诸葛亮和李严,李严负责军事方面。为什么是李严不是赵云?可能的情况是,赵云单兵作战能力可以称得上是天下一流,而统兵能力很一般。至于李严和魏延,无论是当时职务还是在刘备心中的地位,都还不足以独立担当东征大任。

如此说来,刘备的蜀汉国,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够独立带兵进行大战役的将领。

从刘备伐吴亲征也可以看出,刘备能够亲待人,却不能大胆用新人。曹操拥有“战将千员”,是因为他地盘大,人口多,那孙权呢?孙权在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有陆逊,刘备在四大将之后有谁?不是说荆、蜀两地就没有人才,关键是不敢大胆启用人才。诸葛亮死后,蜀国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看起来,这责任不仅仅是在诸葛亮,寻根溯源,却是从刘备这儿开始的。

标签: 刘备诸葛亮御驾亲征

更多文章

  • 辕门射戟疑云:吕布为何收了袁术的钱却帮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辕门射戟,刘备,吕布,

    袁术为了进攻刘备,曾经邀请吕布联手,并且答应给吕布提供钱粮。但是当吕布出兵之后,袁术却耍赖不给钱粮,搞的吕布很窝火。第二次袁术再次邀请吕布出兵,并且先把一百万斤粮食给了吕布,按照道理,吕布这次已经收到钱粮了,应该主动出兵了。可这次吕布却没有出兵,对袁术的态度,由热衷变成了冷淡。 吕布的态度为什么前后

  • 刘备光复汉室的梦想为何败在两位义兄弟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关羽,张飞,

    刘备没夺取天下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两个好兄弟:关羽和张飞,他骗到徐州交给张飞,结果张飞被吕布抢去了徐州,后来刘备又骗到了荆州,这次交给了关羽,结果关羽又被另一个姓吕的(吕蒙)抢走荆州。说起刘备的一生,简直像做梦一样。想当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平息黄巾之乱,先后投奔过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得到

  • 解密:“布衣”诸葛亮追随刘备前的神秘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

    历代不少文人学者在他们撰写的有关诸葛亮的传说著作中,依据《三国志》中“玄卒,亮躬耕陇亩”、“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记载,认为他在叔父诸葛玄死后,孤苦无依、生活窘困,又不愿寄人篱下,便隐居隆中,过着自食其力、清贫素苦的生活,并且以此将诸葛亮自称的“布衣”解释为贫苦出身的百姓。上述见解是有欠妥当的。首

  • 三顾茅庐的历史疑问:接待刘备的茅庐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诸葛亮终于打开草庐的门,刘备入屋环视这间只有几十平米的建筑,感叹真乃蜗居也。诸葛亮幼年丧父,随叔父投奔荆州牧刘表,叔父去世后和弟弟来到南阳卧龙岗。诸葛亮满腹经纶,精通易经会看风水,南阳是盆地,卧龙岗这个地方却依山傍水地势开阔,诸葛亮经过一番考证说就

  • 三百年来第一猛人刘裕:卖草鞋起家 不输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裕

    刘裕,字德舆,祖籍彭城县绥舆里(今安徽省萧县县城东北二十里),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三月生于东晋著名军事重地京口(今江苏镇江)。据说,他的远祖是汉高帝刘邦的亲弟楚元王刘交,而到了他父亲刘翘这一代,已经沦落为寒族了。刘翘原是丹徒郡功曹,在当时属于级别很低的小吏,所得奉禄只能维持一家温饱。母亲生刘裕

  • 盘点古代皇帝们的遗言之最:刘备的遗言最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帝,刘备,遗言,

    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是一个以皇帝为核心的家天下的历史。“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老皇帝要走了,临终时留下的或许只有简短的几句话甚至几个字,但却惊人地改变着历史,不仅决定着新王朝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到权贵们的成败与生死。下面,一起来盘点下皇帝死前都说了些啥吧:一、最广为流传

  • 曹操最害怕刘备的这件“武器” 他为什么害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你们别看刘备就是个卖草鞋的,但是就连枭雄曹操都不得不把他视为非常难对付的对手,为什么呢?相比之下,刘备是要背景没背景,要兵马没兵马,他凭什么能作为丞相的对手?既然能被丞相看中,他肯定是有超出常人的手段,而且足以弥补他没有背景和兵马的缺陷。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仁德。凭借这种特殊的手段,他先后收服了

  • 吕布为何在临死的时候破口大骂刘备“大耳贼”?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刘备,吕布

    早在刘玄德身处徐州之时,曹丞相想要将其除之而后快,而那战败之后的吕奉先却想着过来投靠他,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俩共同的敌人都是丞相大人。于是两人拜了把子,结成异姓兄弟,关系非常的要好。为了能将刘玄德铲除,丞相专门设下计谋,让其与袁术交手,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丞相将另外一大军事集团,拉入了对付刘玄

  •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到底有没有把荆州收回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刘备借荆州

    正史中,是否真的像世人流传的俗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是的,刘备不但是归还了荆州,并且是连本带利,连老本都差点赔光了。在前文中已经给大家说了借荆州的缘起,那最后的结局如何呢?正史中,是否真的像世人流传的俗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是的,刘备不但是归还了荆州,并且是连本带利,连老本都差点赔光

  • 刘备先祖刘胜精力全在酒色上:生了120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刘备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多妻妾多子女者不足为奇。后宫佳丽无数的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其子女之多,为历代皇帝之最。但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远在康熙之上,康熙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中山靖王刘胜。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