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顾茅庐的历史疑问:接待刘备的茅庐有多大?

三顾茅庐的历史疑问:接待刘备的茅庐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84 更新时间:2024/2/11 23:15:37

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诸葛亮终于打开草庐的门,刘备入屋环视这间只有几十平米的建筑,感叹真乃蜗居也。

诸葛亮幼年丧父,随叔父投奔荆州牧刘表,叔父去世后和弟弟来到南阳卧龙岗。诸葛亮满腹经纶,精通易经会看风水,南阳是盆地,卧龙岗这个地方却依山傍水地势开阔,诸葛亮经过一番考证说就在这里吧。

古代人盖房子只要不是闹市街衢,不需要政府许可,不需要四邻八舍签字,诸葛亮就在卧龙岗上盖起这间草屋,安顿了下来。他在这里读书学习,主修兵法。他在纸上运筹天下排兵布阵,结合动荡时局,写出大量读书笔记。十年过去了,草屋的顶端饱受风雨打击,室雅何须大,心中有成竹。诸葛亮成长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三顾茅庐给他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而茅庐也成了有理想有作为的“梦工厂”。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的创始人,被后世誉为“隐逸诗人之宗”,但他天生不是个做官的材料。诗人是赤子情怀,一派天真,为官却要先做孙子才能当老爷,陶渊明参不透其中三味,更不善于虚与委蛇,在一次迎接上级检查工作时,他等得不耐烦,解下官印脱了制服辞职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就是日照香炉生紫烟的人间仙境庐山。虽然劳其筋骨十分辛苦,但这里没有尔我诈,不用说言不由衷的话,不用戴着伪善的面具察言观色。他和妻子垦荒种地,盖了几间草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晚上在明月星辉中饮几杯自酿的小酒,山风徐徐,神思飘渺。

能够超越自我和物质的羁绊,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是神仙。“神仙”的居所是天堂,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桃花源是陶渊明给我们营造的最美最纯真的梦境。

刘禹锡是唐代大诗人,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刘禹锡不太会做官,也看不懂政治风向标。看不惯了,就写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的诗触动了当权者的神经,他被一贬再贬到了安徽和州,县长没有按规定给他配官邸,而是让他住在河边一间四处透风的小屋。远离纷争,刘禹锡面对着河畔垂柳、河上白帆怡然自乐,在这间蜗居中写出传承千古的励志名篇《陋室铭》。

蒲松龄是明末清初人,一生穷困不第,靠几亩薄田几间茅屋,设帐坐馆教学勉强糊口。在江苏给同乡做幕僚期间,目睹贪官污吏道貌岸然,愤然还乡。他开始寄言鬼狐,出神入化,写出引人入胜直指社会现实的“鬼故事”,他把自己写作的茅屋命名为“聊斋”,把那些鬼故事结集成《聊斋志异》,蜗居成就中国小说史上文言短篇的巅峰之作。

标签: 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三百年来第一猛人刘裕:卖草鞋起家 不输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裕

    刘裕,字德舆,祖籍彭城县绥舆里(今安徽省萧县县城东北二十里),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三月生于东晋著名军事重地京口(今江苏镇江)。据说,他的远祖是汉高帝刘邦的亲弟楚元王刘交,而到了他父亲刘翘这一代,已经沦落为寒族了。刘翘原是丹徒郡功曹,在当时属于级别很低的小吏,所得奉禄只能维持一家温饱。母亲生刘裕

  • 盘点古代皇帝们的遗言之最:刘备的遗言最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帝,刘备,遗言,

    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是一个以皇帝为核心的家天下的历史。“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老皇帝要走了,临终时留下的或许只有简短的几句话甚至几个字,但却惊人地改变着历史,不仅决定着新王朝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到权贵们的成败与生死。下面,一起来盘点下皇帝死前都说了些啥吧:一、最广为流传

  • 曹操最害怕刘备的这件“武器” 他为什么害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你们别看刘备就是个卖草鞋的,但是就连枭雄曹操都不得不把他视为非常难对付的对手,为什么呢?相比之下,刘备是要背景没背景,要兵马没兵马,他凭什么能作为丞相的对手?既然能被丞相看中,他肯定是有超出常人的手段,而且足以弥补他没有背景和兵马的缺陷。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仁德。凭借这种特殊的手段,他先后收服了

  • 吕布为何在临死的时候破口大骂刘备“大耳贼”?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刘备,吕布

    早在刘玄德身处徐州之时,曹丞相想要将其除之而后快,而那战败之后的吕奉先却想着过来投靠他,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俩共同的敌人都是丞相大人。于是两人拜了把子,结成异姓兄弟,关系非常的要好。为了能将刘玄德铲除,丞相专门设下计谋,让其与袁术交手,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丞相将另外一大军事集团,拉入了对付刘玄

  •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到底有没有把荆州收回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刘备借荆州

    正史中,是否真的像世人流传的俗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是的,刘备不但是归还了荆州,并且是连本带利,连老本都差点赔光了。在前文中已经给大家说了借荆州的缘起,那最后的结局如何呢?正史中,是否真的像世人流传的俗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是的,刘备不但是归还了荆州,并且是连本带利,连老本都差点赔光

  • 刘备先祖刘胜精力全在酒色上:生了120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刘备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多妻妾多子女者不足为奇。后宫佳丽无数的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其子女之多,为历代皇帝之最。但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远在康熙之上,康熙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中山靖王刘胜。从正

  • 曹操和刘备谁看人更准?谁才是三国第一伯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曹操,刘备

    曹操和刘备都是三国很厉害的人物,他们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不过二人相比,谁更看人准呢?或许有人说是曹操,你看曹操那些人物都很有本事。不过有一点,曹操的人才大多是别人中途投奔而来的,因为曹操在三国里面,势力最大。曹操量才录用、唯才是举,相比一下,刘备看人最准。刘备的人才好多是自己发现的,因为刘备的实

  • 大材小用的赵云:刘备为何让赵云贴身保护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赵云,刘备

    赵云出身在河北,是河北的壮士。看看曹植《白马篇》里说了什么吧,“控弦破左的,又发摧月支;扬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踢。”这正说的是幽、并一带的健儿啊,而赵云正是这一批健儿中的佼佼者。他刚开始出仕的时候没有去侍奉当时的河北大族袁绍,而去投奔了北方的公孙瓒,为什么?我看不光是象他自己说的那样认为袁绍不如将军(

  • 揭秘:啥都不懂的刘备为什么还能建立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刘备

    在夷陵之战的相持阶段,刘备在东西七百里的线路上建立营寨,魏文帝曹丕听说了这件事情,对群臣说:刘备“不懂军事(不晓兵),哪里有七百里连营可以攻击敌人的!‘在大片低洼和险要地区驻扎军队,容易被敌人击败’”。还说刘备这是犯了兵家大忌。陆逊在给孙权上书时也说:“回顾刘备以往用兵打仗的情况,总是败多胜少”。因

  • 解密:诸葛亮到底从刘备身上抢了多少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刘备,三国,

    提起刘备恐怕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哭和跑,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之下刘备是个除了仁义得近乎虚伪之外,简直是一无是处。一生东奔西跑的到处寄人篱下,自从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诸葛亮后,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命运之神开始倾向刘备的了。赤壁曹操大败最大的得利者就是刘备了,在诸葛亮的辅助下先取荆州再得益州。终于有了自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