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对李世民说了十个字,李世民听后立即跪地痛哭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对李世民说了十个字,李世民听后立即跪地痛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84 更新时间:2024/2/14 9:46:47

唐高祖武德九年农历六月四日,即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玄武门为皇位发起了最强的冲击。李世民的这次豪赌,获胜了,以射杀太子李建成,击毙齐王李元吉,逼迫父皇李渊退位而告终。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能得以幸存,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让我们再次回顾当时的惊险经过以及唐高祖李渊面临的尴尬情形,从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玄武门之变”发生前一天,李世民向李渊告发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李渊决定让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在他面前对质。当时镇守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的禁卫总领常何本虽是李建成亲信,结果被李世民策反。

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领一百多名亲信埋伏在玄武门内,当李建成和李元吉来到此处时,李世民杀出。最终的结果是这样的,李世民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尉迟敬德则射死了李元吉,“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大唐的未来,在这一刻就被决定了,之后李世民来到父亲李渊面前,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李渊作何感想,我们不得而知,但他说的一句话在某种程度上给出了答案。李渊听了李世民的汇报后,他拍着李世民的肩膀说,“近日已来,几有投杼之惑。”大家别小看这十个字,这是一个典故,意思是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疑虑。

听了李渊的解释后,李世民跪地痛哭流涕,“乃命召太宗而抚之曰:‘近日已来,几有投杼之惑。’太宗哀号久之。”李渊跟李世民这样说,用意也非常明显,以前都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在我面前说你的谣言,结果我才被蒙蔽,误会了你。三天后,李渊下诏,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两个月后,李渊正式传位给李世民,“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赦天下。”

如今再回顾一千多年前的这起事件,李渊最终得以幸免,跟他说的这句话有很大关系。要知道,在皇位面前,父子情是不堪一击的。

标签: 玄武门之变李渊李世民

更多文章

  • 为李世民打下唐朝半壁江山, 本可以荣华富贵一生,却归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

    唐朝虽然是李渊建立的,可大家都知道,整个大唐江山其实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加上《隋唐演义》的渲染,李世民的名气更加大,然而细细看来,除了李世民之外,也有其他人打下过江山,除了后来的李靖之外,李世民还有个宗室兄弟,此人名叫李存孝,他也打下了唐朝半壁江山。李存孝跟李世民是同宗,两人的爷爷是亲兄弟,他扫平了整

  • 李世民杀了儿子后不愿杀弟弟,众大臣拒不奉诏,逼太宗杀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太宗

    晚年的李世民,早已不是玄武门之变时的秦王。他为了缓和弟弟妹妹的关系,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他先是追封元吉为巢王,并且把自己的儿子李明过继给元吉为嗣。再比如他追封弟弟李玄霸,并且把自己的儿子李泰过继给玄霸为嗣。李世民做了这么多工作,就是希望弟弟妹妹和儿子们能安安心心当王爷公主,别再搞事情了。李世民一片苦心

  • 李世民生前做了一件不果断的事,结果,害大唐基业动荡300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父亲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戎马一生,英雄气概,却在对儿子继承皇位的这件事情上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结果,却给近三百年的大唐王朝的皇位继承,留下了很多复杂的问题。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八岁时被立为太子,少年时的小太子聪明乖巧,

  • 同样是不正当手段夺位,为何李世民成明君典范,而朱棣饱受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朱棣

    其一,李世民与朱棣都是王朝开国皇帝之子,但其历史功绩以及后世知名度又都不逊色于其父。其二,李世民与朱棣在位期间都开创了盛世局面。唐高祖李渊建立大唐王朝,诸多儿子中唯有次子李世民功劳最大。后来,李世民夺位登基,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军事强大,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全方面超越了李渊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 玄武门之变前,为何李元吉比李建成更想杀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元吉,李世民

    李渊建立唐朝之后,李建成和李世民为太子之位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当时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李渊的四子李元吉似乎比李建成更着急想杀掉李世民。李元吉是李建成的铁杆粉丝,是太子党元老中的元老。李渊和窦氏共育有四个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和四子李元吉。常言道,儿不嫌母丑,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母不嫌

  • 魏征死后,为什么李世民亲手推倒了给他立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征,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和贤臣魏征,是历史上流芳千古的“明君贤臣”的佳话典范,李世民以胸怀广阔雄才大略著称,而魏征则是直言进谏忠心耿耿的形象,李世民和魏征的组合,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贞观之治”的盛世。但是这对组合,也不是一直都那么心心相印,魏征死后,李世民还愤怒地亲手推倒了自己给他立的墓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魏

  • 李世民宁可寒众将心,也要杀掉单雄信,真是用心良苦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单雄信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虽然这句话没有什么问题,那也要看人走的方向对不对,水流的方向对不对。有时候水流着流着就流进沙漠了,而人走着走着也就走偏了。都说良禽择木而栖,这其中也是有区别的,有些良禽眼光好,找了个里外都很结实的树木,而有些良禽眼神 不好,只找了个外表看着结实的树木,所以到最后,结果自然天差

  • 李渊说功臣谋反,本想饶他一命,李世民说:他没谋反,功臣却被斩首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李渊

    隋朝末年,李渊带领着自己的儿子们打下了大兴城。在这里的李渊算是扎稳了脚跟,他打下大兴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公报私仇,包括隋朝时期得罪他的人,还有一些前不久得罪他的人,比如说杀了李渊儿子的那些大臣们。被处死的人中有一个叫做李靖,后来唐朝的功臣。李靖之所以连带着被李渊处死,是因为李渊起兵之前,李靖想要去

  • 真正的李元方原来是李世民的亲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元方,李世民

    《神探狄仁杰》作为我国长篇古装推理悬疑剧的代表作,深受广大观众的喜欢,剧中的李元芳形象深入人心,元芳那文质彬彬的儒将形象,高深莫测的武功,以及对狄仁杰的忠心耿耿,深受观众喜爱。其实唐朝,特别是初唐年间,并无真正的李元芳这个人,更不会有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此人。小编查遍史料,发现除了明朝有一个大臣叫

  • 盘点隋唐最优秀的四位谋士,李世民占了三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房玄龄,唐朝

    隋唐时期,因为隋炀帝的暴政横行,最终隋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在众多诸侯中,涌现出了李渊、窦建德、薛举、李轨、萧铣、王世充等枭雄,他们倾尽天下之才,网罗谋士武将。其中就涌现出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咬金、单雄信、王伯当、罗艺等赫赫有名的将军,无独有偶,在武将手执兵戈纵横战场的幕后,一大批熟知谋略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