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远征高句丽时唯一一次败给了哪个韩国人

李世民远征高句丽时唯一一次败给了哪个韩国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22 更新时间:2024/2/15 16:32:36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打过的唯一一次败仗是在高句丽,一个叫安市的小地方。

唐太宗败给了谁

当时唐太宗带十万精兵亲征,以摧枯拉朽的局势连克几个阵地,俘虏高句丽军十几万人,高句丽主力基本全被摧毁。只要拿下安市,就可以直下平壤。但没想到竟被拦在了那里。

网络配图

李世民的画像

唐军每日猛烈进攻安市,连续月余,唐军在城墙边兴筑土山进逼城池,安市守军也增加城墙高度抗拒。远征军士卒轮流出阵,每天六七次会战,冲锋战车发射出的石炮击碎城楼,城中守军立即筑起木栅塞住缺口。土山不断增高,六十天日夜不停,山顶距安市城墙数丈,下眺望城中一览无余。眼看破城在望,忽然土山崩塌,压到城墙上,城墙跟着崩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唐军没能抢到机会,高句丽守军却反应迅速,从缺口杀出,夺取土山,挖掘壕沟,反过来抵抗唐军。李世民下令夺取土山,但连续三日不能攻取。

此时冬季已至,唐军没有御寒装备,粮食也快吃完。李世民只好下令班师。撤兵的时候,安市城防司令登上城墙送别,李世民对他的英勇和胆识由衷赞赏,特别赠送他一百匹绸缎作为礼物。相信李如果有机会攻破城俘虏该城防司令的话,一定会对其特别优待并且重用的。

杨万春为何不被记载的原因

这位堪称高句丽民族英雄的城防司令叫什么名字呢?我国史书中没载。让人惊讶的是,高句丽的历史竟然也没载。很多年后,韩国人还是凭借中国民间小说,才终于挖掘出这个很中国风的名字——杨万春。

网络配图

杨万春剧照

是他的功勋不够卓著、行为不够伟大么?显然不是,因为到现在,他已经是韩国民族英雄之一,写入朝韩历史课本,并出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战舰。这证明,他的成就是被认可的。

没有载入历史的原因,是历史记录的掌握者有意抹掉了他。这个掌握者是当时发动政变杀掉旧另立新王,独揽高句丽军政大权的渊盖渊盖苏文政变时,满朝文武都赶快投效,只有杨万春拒不承认。渊盖苏文带兵攻击,却不能攻克,只好任他驻防安市,成为治下的一块飞地。

网络配图

安市战役后杨万春发生过什么,现在已经无从知道了。他默默地消失在浩瀚的历史当中,就像没存在过一样。自己人下手比敌人狠多了,敌人只是和你较量力量与智力,发现势均力敌或是你优于他时会赞赏,自己人却无视你,让你蒸发——不仅在历史上,也会在现实中。

更多文章

  • 薛仁贵救驾李世民 薛仁贵救驾于淤泥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仁贵救驾李世民

    薛仁贵救驾李世民,看过电视剧《薛仁贵传奇》的人肯定知道有一个薛仁贵救李世民的桥段,那么在史书中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薛仁贵又是怎么救李世民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其中经过,对此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网络配图薛仁贵救驾李世民据清代道光年间《修武县志》记载,在修武县王村东有一座薛将军庙,庙中供奉唐代名

  • 因为一个预言 李世民不敢杀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她的传奇故事,在历史的画卷中,算得上是比较重彩的一笔。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网络配图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

  • 狭隘虚伪爱耍阴谋:有德明君李世民的真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

    公元618年,大唐武德元年六月七日,唐高祖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一个人被立为太子,就注定了他是未来的皇帝!这就要求他必须学习如何治国、如何理政,注定了他将不再如创业之初那样东征西杀,也注定了他不会再立战功。网络配图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后,常要按照李渊的指示学习治国之道。

  • 乾隆点评李世民偷看国史:何必与天下人辩是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点评李世民偷看国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是乾隆亲自抓的一项文化重点工程。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卷,记事上自伏羲氏,下至明亡,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史书。因为亲自抓,于是抓得细,据说,书每成一卷都要抄好进呈御览,乾隆极负责任,沙里披金,留下了一千九百多条批注,十五万字之多,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乾隆江山

  • 三千五百对十万: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为什么能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虎牢关之战

    我不喜欢分析成功的经验,我讲过,一切成功的经验都是扭曲的。所以,不能够说你按照这种方式去做,你也能成功。谁也没有把握一定能赢。就连李世民也一样。打不赢怎么办?跑。跑不掉怎么办?死掉。死掉怎么办?死掉就死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向死而生,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再来看为什么能够打赢。一、是不是一点胜算都没

  • 李世民的权术:去世前贬谪重臣让儿子来召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的权术

    李世民虽然对李治进行了全面的太子教育,但由于李治忠厚温良的品质已形成,李治是否能面对严酷的政治斗争,是否能让跟随自己的大臣心甘情愿地辅助李治把“贞观之治”进行下去,这一切,使他对李氏王朝的未来忧心忡忡。所以,李世民不得不尽己所能为太子李治尽可能扫平前进途中的障碍,而这些障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问

  • 揭秘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

    核心提示: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以善于知人用人,勇于纳谏改过,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名垂后世,同时他为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突厥关系的大局意识和他12年来不惜向胡狄之国称臣纳贡的忍耐能力,也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网络配图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

  • 揭秘与唐僧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 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麴文泰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在去“取经”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唐僧也因之一路被称为“御弟”。然而,真实的玄奘与之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而是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国王麴文泰。网络配图据历史记载,高昌国王麴文泰听说玄奘到来,遣使迎候,并与玄奘结拜为兄弟。他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得力助手们的后人命运沉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侯君集,长孙无忌

    贞观名臣与唐太宗李世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政绩,当唐太宗的子孙沿着贞观的路走下去,走向开元盛世的时候,那些名臣的子孙在干什么?网络配图贞观名臣里下场最惨的,当然要数侯君集和长孙无忌。侯君集被列为太子李承乾谋反案的主要罪犯,贞观十七年(643)处斩。临刑前侯君集以个人战功名义乞求保留一个儿子以传香火。太宗

  • 玄武门之变的诱因:李世民是怎么把老爸拉下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玄武门之变

    唐王朝是李氏父子兄弟们一起打拼,成功置下的巨大产业。家族企业,先天的弊端谁家都绕不过去,基业越大,利益和话语权的争夺越发厉害。玄武门之变,排行老二的李世民痛下杀手,一举要了他亲哥哥、亲弟弟的性命。这是这场皇权之争大戏的最高潮部分。尔后,连老爷子李渊也被二儿子的阵势吓蔫了,乖乖地交出国政、让出龙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