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德妃是怎么死的 他们之间是否有爱情

李世民德妃是怎么死的 他们之间是否有爱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22 更新时间:2024/2/15 16:33:12

李世民德妃是怎么死的,在历史上的皇帝都有自己宠幸的妃子,那么唐太宗李世民所喜欢的妃子是谁呢,这里讲到德妃是不是李世民的所爱呢,以及在李世民的早期征战中和德妃发生了哪些故事呢,后来的德妃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与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李世民的德妃原型是燕德妃,病逝的。

唐太宗德妃燕氏(609年-671年),墓志留白其名与字,涿郡昌平人。

网络配图

唐太宗为秦王时,礼聘入府,627年(贞观元年)封贤妃,644年(贞观十八年)封德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

650年(永徽元年),拜为越国太妃;671年(咸亨二年)薨逝,享年63岁。陪葬昭陵。

617年,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幼子李智云为阴世师所害,年十四。阴世师、骨仪又令京兆郡访李渊之五庙茔域所在并发掘,与李唐可谓国仇家恨。李渊入长安后以阴世师、骨仪等拒义兵并斩之,阴世师卒年五十三。阴世师子阴弘智,因年幼得以免死。其女阴氏则成为唐太宗妃。阴氏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成为李世民的妾室,已不可考。大约在武德初年,阴氏为李世民生下第五子李祐。

网络配图

武德八年(625年),其子李祐获封宜阳王。九年(626年),政变成功后的李世民登基为帝。从“阴妃”这一称谓推测,阴氏应当在获得了正式的“妃”的封号,属于四夫人(四妃)之一。在唐朝后妃中,四夫人是仅次于皇后的等级,但她的具体封号不详,何时获得亦不可考。四夫人分别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除“贵妃”外[1],其它都有可能是阴氏的封号。贞观十七年(643年),齐王李祐和舅舅阴弘智在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叛乱,李世勣将其平定,李祐到长安赐死。对于阴氏在此后的境遇,并无史书记载。

唐太宗的昭陵陪葬墓中发现有阴嫔墓,阴是个比较少见的姓氏,推断阴妃受到株连而被贬为嫔。

李世民有没有爱过殷德妃?

阴氏的祖父阴寿是隋朝的开国名将,父亲阴世师官拜骠骑将军、张掖太守、左翊卫将军。

隋朝灭亡前夕,协助卫文升驻守大兴城(唐朝的长安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起兵,阴世师杀死了李渊第五子李智云,令京兆郡挖开了李渊祖父李虎、父亲李昞的坟墓、毁了李渊的家庙。李渊攻克大兴城后,斩杀阴世师。阴氏的兄弟阴弘智等因年幼免死。

少女阴氏由将军的小姐沦落为婢女,被分配进了天策上将李世民的府邸。

网络配图

就在嫡妃长孙氏生下她的第二个嫡子、排行第四的李泰不久,天策上将府中的婢女阴氏为李世民生下了第五子李佑。

直到此时,阴氏的情形还可以用一般人的理解方式表达:就一般的情形来说,美丽的婢女无法回避主人的任何要求,而且往往也只是主人的玩物而已,即使生下儿女也只不过是副产品,不可能为她带来任何名份利益,更何况阴氏还是阴世师的女儿,她的身上承载了太多的恩怨情仇。李佑的诞生,甚至很可能会被认为是男方强势报复的产物。

李世民,阴氏,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家族死仇,最后却怎样成就了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曾有过怎样的激烈碰撞?这永远都将是一个谜。后人可以有足够的遐想,却永远也无法还原全部的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远征高句丽时唯一一次败给了哪个韩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远征高句丽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打过的唯一一次败仗是在高句丽,一个叫安市的小地方。唐太宗败给了谁当时唐太宗带十万精兵亲征,以摧枯拉朽的局势连克几个阵地,俘虏高句丽军十几万人,高句丽主力基本全被摧毁。只要拿下安市,就可以直下平壤。但没想到竟被拦在了那里。网络配图李世民的画像唐军每日猛烈进攻安市,连

  • 薛仁贵救驾李世民 薛仁贵救驾于淤泥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仁贵救驾李世民

    薛仁贵救驾李世民,看过电视剧《薛仁贵传奇》的人肯定知道有一个薛仁贵救李世民的桥段,那么在史书中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薛仁贵又是怎么救李世民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其中经过,对此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网络配图薛仁贵救驾李世民据清代道光年间《修武县志》记载,在修武县王村东有一座薛将军庙,庙中供奉唐代名

  • 因为一个预言 李世民不敢杀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她的传奇故事,在历史的画卷中,算得上是比较重彩的一笔。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网络配图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

  • 狭隘虚伪爱耍阴谋:有德明君李世民的真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

    公元618年,大唐武德元年六月七日,唐高祖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一个人被立为太子,就注定了他是未来的皇帝!这就要求他必须学习如何治国、如何理政,注定了他将不再如创业之初那样东征西杀,也注定了他不会再立战功。网络配图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后,常要按照李渊的指示学习治国之道。

  • 乾隆点评李世民偷看国史:何必与天下人辩是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点评李世民偷看国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是乾隆亲自抓的一项文化重点工程。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卷,记事上自伏羲氏,下至明亡,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史书。因为亲自抓,于是抓得细,据说,书每成一卷都要抄好进呈御览,乾隆极负责任,沙里披金,留下了一千九百多条批注,十五万字之多,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乾隆江山

  • 三千五百对十万: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为什么能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虎牢关之战

    我不喜欢分析成功的经验,我讲过,一切成功的经验都是扭曲的。所以,不能够说你按照这种方式去做,你也能成功。谁也没有把握一定能赢。就连李世民也一样。打不赢怎么办?跑。跑不掉怎么办?死掉。死掉怎么办?死掉就死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向死而生,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再来看为什么能够打赢。一、是不是一点胜算都没

  • 李世民的权术:去世前贬谪重臣让儿子来召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的权术

    李世民虽然对李治进行了全面的太子教育,但由于李治忠厚温良的品质已形成,李治是否能面对严酷的政治斗争,是否能让跟随自己的大臣心甘情愿地辅助李治把“贞观之治”进行下去,这一切,使他对李氏王朝的未来忧心忡忡。所以,李世民不得不尽己所能为太子李治尽可能扫平前进途中的障碍,而这些障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问

  • 揭秘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

    核心提示: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以善于知人用人,勇于纳谏改过,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名垂后世,同时他为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突厥关系的大局意识和他12年来不惜向胡狄之国称臣纳贡的忍耐能力,也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网络配图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

  • 揭秘与唐僧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 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麴文泰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在去“取经”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唐僧也因之一路被称为“御弟”。然而,真实的玄奘与之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而是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国王麴文泰。网络配图据历史记载,高昌国王麴文泰听说玄奘到来,遣使迎候,并与玄奘结拜为兄弟。他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得力助手们的后人命运沉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侯君集,长孙无忌

    贞观名臣与唐太宗李世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政绩,当唐太宗的子孙沿着贞观的路走下去,走向开元盛世的时候,那些名臣的子孙在干什么?网络配图贞观名臣里下场最惨的,当然要数侯君集和长孙无忌。侯君集被列为太子李承乾谋反案的主要罪犯,贞观十七年(643)处斩。临刑前侯君集以个人战功名义乞求保留一个儿子以传香火。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