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邕和杜甫关系:英雄惜英雄般的忘年之交

李邕和杜甫关系:英雄惜英雄般的忘年之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318 更新时间:2023/12/7 21:30:07

李邕(yong,第四声),出生于公元675年,死于公元747年。字太和,祖籍光陵江都人,别名李北海或者李括州。可以说,李邕生活在一个最精彩的年岁中,因为,在唐王朝这一有着“流金岁月”之称的时代中,李邕因为其自身的书法魅力,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精彩。但是为什么会说,李邕是“心存善意,贪得无厌”呢?

李邕雕像及作品

首先来看,为什么是“心存善意”。因为李邕从小的性格原因,导致其在政治生涯中没有取得很好地成就,但是正是因为李邕的为人善良,带人温和,并且本身有才华,在书画上有很高的造诣,所以,李邕才有很好的人脉。也正是如此,在唐太宗之后,李邕才能在杜甫的大力推荐下,成为“碑版照四裔”的行书行家,使其自身在艺术上达到无人能及的境界。提及于此,我们不得不感慨一下李邕的书法魅力,既有二王的典型书风,又在其中加入峻拔劲俏的金石碑文的感觉,笔锋之下,柔中带刚,刚中寓柔,很是精彩。

另一个方面,为什么说李邕是“贪得无厌”呢,其实,这是李邕性格中自带的,也是他最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李邕在当时取得的成就是无人能及的,并且,这也影响他在政界中的地位,司马迁能够在朝堂上有着独特的权利,李邕则能够比肩司马,并且与张说并据当朝第一。但是,尽管他在政治上,事业上如此精彩,也挡不住在生活中的缺陷——贪财,换句话说就是,喜欢钱财,广收贿赂。最后,有记载成,李邕就是因为性格中的豪放奢侈,肆意妄为,被人抓住把柄,得以严惩。

李邕和杜甫

李邕,字泰和,又名李北海、李括州,汉族人。他生于公元678年,卒于公元747年,唐代书法家。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他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那么,李邕和杜甫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杜甫画像

唐天宝四年,李白与杜甫游踪齐鲁,留下了很多诗篇。当时,北海太守李邕,连日赶往齐州与杜甫会面。会见的宴席安排在新建的历下亭上,齐州的很多文人雅士都前来作陪。李邕与杜甫把酒长谈,论诗论史,更是提到了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提及家人,这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让杜甫十分感动。就在这次欢宴中,杜甫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佳句。当时,李邕68岁,名满天下,杜甫33岁,初出茅庐。但是李邕慧眼识珠,对杜甫可以说是有知遇之恩。

李邕不仅能诗擅文而且在书法上也造诣颇深。他的书法初学右军,又参以北碑及唐初诸家楷书及行书笔意,变法图新,形成了他自己鲜明的风格特征。他擅长行楷书,留下了很多作品。杜甫作歌:“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来赞美李邕奕奕有神的书法。公元747年,李邕受到奸相李林甫的政治迫害,被酷吏活活打死。对于李邕的死,杜甫悲痛欲绝,他写下:“坡陀青州血,羌没汶阳瘗”缅怀李邕。李邕和杜甫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般的忘年之交。

李邕的故事

传说,东晋以来,书法家都是以“二王书风”为首位的,所以,当时的各种书法家都遵循并致力于真行和楷法,李邕的故事同样也是由“二王之风”讲起。

李邕照片

李邕从小便出名,他的成名也是因为李邕从小便开始学习书法,会读书,能写“书”。李邕在书写的时候,也是将“二王”之风发扬光大,不仅雄浑飘逸,更多的还是苍劲有力。能够巧妙的利用字体本身的特点,潇洒的落在自己的笔锋之下。

李邕因为书法的成功,带动了他在政治上的权威。有人曾经说过,在当时,李邕的文能和司马一战,“权”上,又能和张说并居。不仅如此,李邕刚烈,不畏强权的性格,也在他的书法以及人生中奠定了更加深厚的基础。一方面,李邕因为其性格上的棱角,影响到作品上,所以,李邕在书法上除却“二王之风”,更多的便是刚劲有力的笔锋;另一方面,李邕不畏强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朝廷削减大臣的势力,防止出现一家独秀的场景,所以,李邕在官场上也是越走越远。

但是,为什么最后李邕是以一个比较悲催的死法离开人世的呢?这就提到李邕的另外的故事了。也就是李邕在性格上的故事。李邕可以说在事业上已经到达很高的地位,但是,在性格上、在生活中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豪放奢侈,喜欢纵求财货。简单点说,就是太爱钱了,所以,也就导致李邕贪赃枉法,贪污受贿,最终也是奸赃事发,落得一个不好的下场。

李邕的成就

于盛唐之时挥洒行云流水,处流金之世雕刻刚劲方遒。李邕的一生精彩无比,那么李邕的成就有哪些呢?

李邕《麓山寺碑》

首先,李邕出生在一个无比幸运的年代——大唐时期,这个时期,继唐太宗之后,世人都比较追崇“二王”之风,而李邕凭借自身在书法上的造诣,继承了二王的文风,并且,在此基础上,更有自己独特的韵味,所以,李邕最初凭借自己的《出师表》,成功的受到杜甫的喜爱,然后果断的被选为当时的书法行业的领军人士。

除此之外,李邕也的确是有其成为“行业领头人”的原因。因为,最初李邕的书法秉承“二王”之风,和二王的书风不分上下。但是,经过不断的学习,李邕并不仅限于二王之风,在他的书法中,有了自己的神韵。不仅仅是擅长行楷,更多的是在行云流水的同时,兼备抑扬顿挫,并且棱角分明,创新出“北海如象”的独特书风。

那为什么说李邕“处流金之世雕刻刚劲方遒”呢?其实更多的是对李邕在石碑雕刻上取得的成就的概括。在《旧唐书》中有过记载,李邕从小便“以才出名”,这里面的“才”更多的便是指碑文颂赞。和李邕的人格一样,他的雕刻也是一笔一划,不会矫揉造作。整体是善于李邕字形的方折险劲,在书写的过程中遒劲舒展,仿佛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奕奕有神。

就目前为止,李邕都算的上是书法中的大师,特别是李邕书写的各种碑文,不管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首屈一指。对我们后人来说,最为出名的便是《出师表》与《麓山寺碑》。另外他的《李思训碑》、《叶有道碑》、《李秀碑》、等都是值得大家认真研究的好书法。

标签: 李邕和杜甫关系

更多文章

  • 柳公权简介 解析柳公权练字有什么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柳公权

    柳公权是唐代人,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在书法界享有很高的声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等是柳公权的经典代表作。柳公权画像柳公权出生于公元778年,卒于公元865年,共享年88岁,是陕西铜川人。柳公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柳子温曾经担任刺史一职,哥哥柳公绰是唐

  • 柳公权:历事七帝 八十岁仍不肯退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柳公权,唐懿宗

    从汉代开始,官员的退休年龄基本固定在七十岁。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数,上下会有浮动,疾病缠身的可以提前告老还乡,身体硬朗的也可以申请多干几年。唐代时,依然遵循七十岁退休的旧制,但是老人为官的现象比较突出。翻阅唐史,年过七旬仍在效力的官员大有人在,如虞世南干到八十一岁,令狐德棻干到八十岁,苏良嗣干到八十五

  • 柳公权简介 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柳公权,唐朝,唐朝书法家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

  • 苏味道是谁?“模棱两可”一词是来源于苏味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味道,唐高宗,唐朝

    苏味道,生于公元648年,卒于705年,赵州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石家庄栾城区南赵村人,是唐代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小的时候便显露出了诗词方面的天赋,曾经和同为赵州的唐代诗人李峤一文辞而远近闻名,被人们称为“苏李”。他曾经做到过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丞相的职位。但是因为他为了避免得罪权贵而遭到祸

  • 德高无为苏味道 为何唐朝人称他是“三陪”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味道,唐朝

    唐玄宗开元元年为宰相的卢怀慎,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他当官以后,尽管身份高贵,衣服、器物上都没有用金玉做的豪华装饰,妻子儿女仍然寒冷饥饿。得到的俸禄赐物,他毫不吝惜地给予朋友亲戚,随给随无,很快散尽,是个公认的好官、清官。虽品行端正,廉洁无私,但卢怀慎政务上却毫无

  • 唐代武则天的宰相苏味道:为何绰号“模棱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代,诗人,文人,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楼莫相催。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正月十五的花灯非常有名。唐睿宗先天二年(713年)的正月十五、十六及十七日夜,在长安安福门外搭起二十丈高的巨大灯轮,用绸缎包裹,装饰以金玉,上面点了五万盏灯,灿

  • 李峤有哪些诗词?李峤有什么文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峤,文学成就

    李峤有哪些诗词?李峤取得哪些文学成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峤诗词。李峤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

  • 诗人李峤最出名的诗是什么 李峤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诗人李峤

    李峤,唐太宗时期出生,武后、中宗时期成名,成为了唐朝历史上著名的一位诗人。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唐代诗人李峤。唐代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他出生的那个年代,刚好是承接初唐四杰等人的诗风,然后过渡到李白等中唐时期诗歌鼎盛。李峤雕像李峤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等三人一起并称为“

  • 李峤简介 唐代时期诗人监察御史赵国公李峤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峤,唐朝,唐朝诗人

    李峤,男,生卒:(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新唐书《李峤传》解析: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早孤,事母孝。为儿时,梦人遗双笔,自是有文辞,十五通《五经》,薛元超称之。二十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迁长安

  • 唐睿宗女霍国公主简介 霍国公主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睿宗,霍国公主,唐朝公主

    唐睿宗女霍国公主简介 霍国公主驸马是谁?霍国公主(?—756年),唐睿宗李旦女,母不详。公主下嫁裴虚己。裴虚己官做到光禄少卿、驸马都尉,但老裴很不懂政治,私下搞谶纬之术,还经常与玄宗弟岐王李范交往,这就违反了玄宗不许王公与大臣交往的规定。于是,裴虚己被迫与霍国离婚,并于开元八年(720年)十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