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独孤贵妃的葬地究竟是在何处?独孤贵妃的简介

独孤贵妃的葬地究竟是在何处?独孤贵妃的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041 更新时间:2023/12/18 9:00:52

旧唐书说独孤贵妃葬在庄陵,华阳公主随她祔葬在庄陵之园。唐代大诏令集补编采纳文苑英华的记载,说葬在藏陵。藏跟庄的发音很相同,应该有一个是错的。不管哪个名字是对的,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地点。唐代有一个庄陵,是唐敬宗李湛的皇帝陵,在长安城的北边五六十公里三原县。陵墓虽然有重名的可能性,但地点应该不是一个。独孤哀册文里多次出现“东陵”的说法,这个东陵应该是据长安来说陵墓在东边的意思,所以独孤陵墓的地点应该在长安城的东边某个地方。

唐朝没见过东陵的说法,秦朝有秦东陵,清朝有清东陵,都是在京城的东边的靠山处,所以独孤册文里出现的东陵应该也在长安东边靠山的地方。华阳公主迁葬的原因是葬在城东,地太湿,册文里说招帝子于北渚,说明华阳一开始葬在了长安东边靠河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灞桥区靠河的地方,就是下图黄色圈圈的地方。招帝子于北渚,所以独孤的墓应该在南边,就是下面蓝色圈圈的地方。

葬独孤之前,代宗想葬在母后章敬皇后庙的北边。章敬寺在通化门附近,就是说一开始想葬在长安城东离大明宫不远的地方。后来姚仲南上书反对,其实反对的最主要理由是把妃子跟先皇后葬在一起。独孤虽然封了皇后,但毕竟不是皇后,至多只是宠妃,既不是像大脚马皇后那样有开国之功,也不是像长孙皇后那样有贤明之誉,所以大臣肯定不爽。因为反对,代宗极有可能又往东移了移。如果灞桥区没有,那么就在临潼区吧。临潼区也在产案东边,北边也有河,也符合册文的说法。反正感觉不在临潼区就在灞桥区。

惠妃的墓已经出土了,在西安长安区庞留村村西头。度娘说在庞留村和庞留井村之间,两村中间不超过一公里,在庞留井村能看到那个大冢,高19米,周长56米,相当于七层楼那么高。这么一个山包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的,而且应该比较容易认出来的,毕竟是人工的山包,痕迹太明显。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没发现。

唐代诸陵及其陪葬墓分布在渭河之北,已超出了西安地区的范围。中下级官吏和一般平民的墓葬多分布在渭河以南的西安地区。西安东郊的韩森寨、郭家滩、洪庆村、高楼村和西郊的土门、客省庄、张家坡一带可能是当时的主要墓葬区。级别较高的墓葬多集中在东郊。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的演变和纪年墓志,隋唐墓葬可分为三期:第1期为隋至初唐、第2期为盛唐、第三期为中唐。

西安为隋唐两代都城所在地,遗留下大量隋唐墓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局等单位在西安地区发掘清理了近三千座隋唐墓葬。其中有墓志的达数百座。1989年7月,在西安东郊王家坟西北电力职工医院院外发现了唐安公主墓,墓在西安长缨路东段。安公主是唐德宗长女,德宗逃跑时她也跟着逃跑南下,后来病死在汉中市城固县。

还有可能王府不像皇帝选人那样严格,有大臣把关。也有可能有别的原因,只是已经被故意隐瞒,不管是册封书里的“选躬之初,奉承先命”,还是这个哀册里的“唯昔天鉴,搜求才淑”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都是常衮写的,反复强调就是在说明方法很正当

贞懿皇后独孤氏,先祖李氏,隋时改姓独孤,唐时家族曾恢复李姓,大历年间又改姓独孤。天宝九载生韩王李迥,后生华阳公主。大历三年(768年),册为贵妃,宠冠后宫。大历十年(775年)十月初六薨,追封皇后,谥曰贞懿。大历十三年(778年)十月,葬于庄陵。大历十三年十月六日,代宗下诏度独孤贵妃孙女、韩王长女出家为其追福。

标签: 独孤贵妃唐朝

更多文章

  • 唐代宗李豫最爱的皇后独孤贵妃简介 贞懿皇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代宗李豫,独孤贵妃,贞懿皇后,唐朝皇后

    贞懿皇后独孤氏(?-775年),唐代宗李豫的爱妃,左威卫录事参军独孤颖的长女。独孤氏以容貌美丽入宫,被皇帝独宠专房,所以皇后虚位,诸姬也很难侍奉皇帝。大历三年(768年)独孤氏被册封为贵妃,生韩王李迥、华阳公主。华阳公主深得唐代宗宠爱。大历十年(775年)十月初六,贵妃逝世,追谥贞懿皇后,殡于内殿。

  • 诸葛亮一生谨慎:“空城计”其实并不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英明远播,他是三国最为智慧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三国演义的读《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这个故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什么是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网络配图空城计就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

  • 先天政变中为什么薛崇简会建议唐玄宗对她下手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李隆基

    薛崇简是太平公主和第一任丈夫薛绍的次子,幼时即封郢国公拜太中大夫、司礼丞,后转赞善大夫、尚辇奉御,又拜卫尉少卿,加银青光禄大夫,徙燕国公。母亲太平公主可以说是他能够获得很高的地位的保证,但是太平公主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因为这个儿子丢了性命。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这姑侄两人在开始的时候也算得上是盟友了。当年

  •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简介 薛崇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儿子,唐朝

    导读:薛崇简(?-724年10月14日),唐代河东汾阴人,父薛绍,母太平公主,娶妻武三思之女。幼封郢国公,与临淄王李隆基相善,710年,奉母命随李隆基参与唐隆之变,杀韦皇后、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重祚,以功封立节郡王。薛崇简是太平公主与驸马薛绍的次子,其长相也酷肖乃母,宽宽的额头,大大的眼睛,浓浓的眉

  • 史朝义最后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他已经走投无路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宝应元年十一月,史朝义从模州北渡黄河。仆固怀恩进攻滑州,取得滑州后,又追击史朝义于卫州。这时,史朝义的滩阳节度使田承嗣率4万余人前来与史朝义会合,史朝义得到这一批力量,又与唐军交战,结果被仆固怀恩子仆固踢击败。史朝义退到昌乐〔今河南南乐)东,又率其在魏州的余部与唐交战,结果又被击败而走。由于史朝义屡

  • 史朝义虽然夺得大位 为什么各地武将却不买他的帐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史朝义

    西进失利之后,史思明退归永宁,下令筑造存储军粮的三角城,限期一个月内完成。史朝义负责监造,士兵们建得挺快。这一天天色将晚,墙面还没有抹泥,史朝义看士兵们疲惫不堪,下令收工,明天再干。正好史思明来了,怒道:“你只顾爱惜将士,却不顾我的命令!”史思明下令继续干,全部完成之后才收工,然后史思明恨恨地说:“

  • 曾经风光无限的史朝义最后怎么样的 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史朝义

    洛阳城外,史朝义被唐军大败,这一败就再也改变不了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史朝义在前面一个劲的跑,仆固怀恩在后面一个劲的追。史朝义撤退的路线可分为两个阶段。一路败退的史朝义部第一个阶段,一路向东:洛阳—郑州—汴州;第二个阶段,一路向北:汴州—濮州—昌乐—贝州—莫州。撤退途中史朝义经历了四种状态:

  • 西游记中的袁守诚的真实身份是谁?为何能知玉帝谕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游记,袁守诚

    这个世界上,算命先生甚多,算得准的不在少数,但算到袁守诚这个程度的,实在是没有几个,但恰恰也就是他算得实在太准了,这才引起了我的怀疑:首先,他怎么知道下雨的时间和雨量的?按照道理,下雨若是天庭的计划之内,那么龙王应该有张"本月降雨计划表"来执行,要是这个情况,他可以洞悉天机,倒也说得过去。而此次降雨

  • 西游记中泾河龙王泄露天机惨遭砍头,而袁守诚为何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西游记,袁守诚

    在西游记中,泾河龙王与算卦的袁守诚之间那个赌约算是非常出名了,一个相师能够把玉帝的旨意算的清清楚楚,最后一位司雨大龙神被砍了头,这结果可谓是惨上加惨,为什么泄露天机的袁守诚一点事都没有,反而是泾河龙王被砍头?我们今天就来解读一下这里面的秘密。常言道,天机不可泄漏。但西游中有个特例,算命先生袁守诚不仅

  • 《莺莺传》张生为何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莺莺传,张生,崔莺莺,红娘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荫藏。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这首诗称作《春词》,出自唐朝大诗人元稹的《莺莺传》,是张生给崔莺莺写的。《莺莺传》其实是元稹年轻时的亲身经历,是元稹的自传,作品中的张生就是元稹本人。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崔莺莺聪明,但再聪明的女人在感情上还是一笔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