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诗人卢藏用为何被称为“多能之士”?

唐代诗人卢藏用为何被称为“多能之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66 更新时间:2023/12/30 7:47:49

卢藏用简介上提到卢藏用大约出生在664年,字子潜,是唐代诗人,家在幽州范阳,也就是当今的河北涿州。卢藏用出身于名门贵族,他的爷爷曾经官至财政部长,而他自己又是天下最有名的文学青年之一,擅长琴,棋,书法等,被世人称为“多能之士”。

卢藏用画像

年纪轻轻就因为文采过人而被人熟知。他也是陈子昂的好朋友,他曾经编辑了《陈伯玉文集》,赞扬陈子昂。他也是陈子昂诗文变革的大力支持者。擅长写文章,大小篆书。晚年时候,拜王羲之为师。他有文集三十卷,《全唐诗》里收录了他八首诗。

卢藏用考中进士后,先是去了长安以南的终南山隐居,也是在等待朝廷的征召。虽然他跟着道士们学习了些道术,也练就了一身的好本事,可以很多天不吃饭。做隐士和道士根本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呆在终南山的那些日子里,他一直寻思着怎么找个官做做。最终卢藏用选择隐居,以此作为自己走上仕途的路径。而至于他为什么选择在终南山隐居,是因为终南山靠近当时的都城长安。当皇帝来到了洛阳之后,他就跑到了嵩山隐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得到了“随驾隐士”这样的称号。之后,武则天也知道了他,就将他请出山,授予了他左拾遗之职,没有经过几年,卢藏用就升到了吏部侍郎。

他在仕途道路上是个忠厚没用的人,做吏部侍郎的时候,面对着各路权贵大官,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出卖自己的良心。再后来,唐玄宗因为他以前拍过太平公主的马屁,还把他流放到了广东。晚节不保,只能道一声可惜。

卢藏用的事迹

卢藏用的事迹中最出名的就是终南捷径这个故事。卢藏用出身于名门贵族,他的爷爷曾经当过财政部长,而他自己又是天下有名的文学青年之一,尤其擅长琴、棋、书法,因此世人多称他"多能之士"。也因为聪颖,所以很轻松的就考上了进士。不过,考上进士后的卢藏用却并没有得到人事部主管官员的赏识与重用,很久都没有安排他职务。在这样极度郁闷的情况之下,他写了一篇《芳草赋》,发了一大堆牢骚后,跑去了终南山当隐士了。

卢藏用画像

卢藏用是胸怀大志的人,当个隐士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呆在终南山的那段日子里,他一直寻思着怎么才能下山找个官做做。最终,卢藏用选择隐居作为自己步入仕途的途径。在古代,如果一个人下定决心做隐士,世人都会觉得他淡泊名利,是个品德高洁的人。不管本质上是不是高洁的人,但是面子上的工作还是要做做的。他就是摸清楚了当时人们的这种心理状态,才去了终南山当隐士。为什么选择终南山,因为终南山离唐朝的都城很近。在终南山中隐居,一旦有了名声,便可以立刻被皇帝知道,之后就可以顺利地进入官场了。

皇帝在长安,他就呆在终南山。皇帝去洛阳,他就跟着跑到嵩山隐居。之后大家都知道他的真正目的了,也因此赠给了他一个"随驾隐士"的外号。不过,之后武则天知道了他的存在后,把他请出山去了授予了他左拾遗之职位。当然,也因为在天子身边担任官职,很容易升职。果然,卢藏没用几年就升到了吏部侍郎。

标签: 唐代诗人卢藏用

更多文章

  • 李正己:安史降将和藩镇之淄青节度使,割据齐鲁六十余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正己,唐朝

    李正己(733年~781年),本名怀玉,营州人,高句丽(高氏高丽)人,唐朝地方割据军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参与平叛李正己,本名怀玉,骁勇强健有勇力。公元758年,平卢(今辽宁朝阳)节度使王玄志卒,李怀玉杀其子,与兵士共推侯希逸为军帅,侯希逸乃李怀玉表

  • 欧阳询简介 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欧阳询,唐朝,楷书四大家

    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欧阳询[1](557一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

  • 揭秘真实的悯农诗人李绅:李绅品行低劣生活奢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悯农诗人,李绅,唐朝,唐朝诗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以一首短短二十个字的悯农诗《锄禾》,名声响彻古今中外,然而近年来,常有文章揭发他后来品性不端,如生活奢侈糜烂、对百姓不复有悲悯之情甚至严苛以待,在官场上用非常规手法栽赃陷害打压政敌,甚至有人还爆料说连那首《悯农诗》作者都不是他。如此众说纷

  • 揭秘唐代悯农诗人李绅:实为李党骨干受皇帝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悯农诗人,李绅,唐朝诗人

    亳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产生过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家,单就文学家来说,除了标新立异、开一代诗风的曹氏父子外,还有一位蜚声诗坛的人物,他就是唐代著名的悯农诗人李绅。出身官宦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长于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市)。 李绅的曾祖父李敬玄,武则天当政时官至正一品中书

  •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燕山,楼兰,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其诗词全文如下: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译文】这是一首赠别诗,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激励出

  • 揭秘:武则天为何要把诗人陈子昂送进大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陈子昂,大牢

    导语:陈子昂本来是和天子同在一条船上的,也多次在武则天面前直言相谏,痛贬时弊,呼吁改革,可专横自负的女皇哪能听取一个知识分子的忠告呢?北京自古至今产生的最好的一首诗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后来就少有佳作了。我想北京这座古都的历史乃至现实,都是很散文化的,很戏剧性的,却不一定适宜于诗歌的生长。然而一

  • 李德裕所作的《长安秋夜》,反映了作者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段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德裕,唐代

    李德裕,字文饶,小字台郎,唐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曾二度为相,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德裕所作的《长安秋夜》吧。长安秋夜李德裕 〔唐代〕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译文及注释译文皇宫传出诏书问讯前方战机,金銮殿处理完国

  • 李德裕所作的《谪岭南道中作》,描写了作者贬官途中所见风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德裕,唐代

    李德裕,字文饶,小字台郎,唐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曾二度为相,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德裕所作的《谪岭南道中作》吧。谪岭南道中作李德裕 〔唐代〕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

  • 李德裕所作的《登崖州城作》,在舒缓宁静的语气中蕴含无限的忧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德裕,唐代

    李德裕,字文饶,小字台郎,唐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曾二度为相,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德裕所作的《登崖州城作》吧。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唐代〕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译文及注释译文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遥望帝京,这是鸟儿

  • 唐代张旭的代表作品 解析张旭书法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旭

    自晋代以后,唐代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了另一个高峰。唐代建国以来,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空前强大,文化艺术的交流也更加广泛,使得书法艺术也更加受人欢迎,也出现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书法家。张旭也正是从唐代开始出现,并最终成为了一代书法艺术名家。张旭像张旭生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此时正是唐代空前繁荣的盛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