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都是怎样保护尉迟敬德这些手下大臣的?

李世民都是怎样保护尉迟敬德这些手下大臣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45 更新时间:2024/1/8 5:38:03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因为对大臣比较恩宠、对老百姓比较仁爱,美德流传后世。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喜欢擅杀大臣,他们往往找他们的过错,让大臣猝不及防,以致死无葬身之地。李世民和旁人不同,对大臣很是照顾,表面上有时很严厉,骨子里却对大臣好。却说李世民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唤尉迟敬德,此人武艺高强,而且有一股子蛮力。因为在玄武门政变立下大功,因此一直很高傲。曾多次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争执,不就被这些文人联合排挤到地方任职。按理说你就消停一下不好吗,可尉迟敬德还是这么霸气。一次大臣们与皇帝同宴庆善宫,有人坐在尉迟敬德上列,尉迟敬德从外地回来,一肚子怒火,趁着酒劲大骂:你有什么功劳,居然敢坐在我上面?若不是老子拼死拼活打下江山,哪有你等如此休闲的喝酒取乐?

那人一见是李世民的爱将,不好言语。哪知道尉迟敬德,仍然不依不饶,嘴里非常不干净。当时坐在尉迟敬德下列的是皇叔李道宗,此人是李渊的弟弟,就是李世民见了他也格外尊敬。当时官拜任城王,此刻连忙起来劝解。居然一抬手,把这位王爷打的东倒西歪,两个眼睛瞬间变成熊猫眼。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叔父,如此他便向皇帝告状,说尉迟敬德目无法纪,殴打皇室成员,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李世民当然不想杀尉迟敬德,此人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不过也不能如此居功自傲,无法无天。于是找到尉迟敬德。说:我看大汉朝的历史,刘邦杀了好多功臣,有一个叫韩信的,曾经帮助刘邦平定了大半个天下。可此人过于狂傲,不仅侮辱刘邦的连襟樊哙是小人,还有造反的嫌疑。另外彭越英布等人,都是仗着自己的功劳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以至于身败名裂,让人唏嘘。读历史的人只骂刘邦,其实不知道韩信等人也有取死之道。现在爱卿为大唐立下大功,但未必达到韩信的地步,可是脾气却比韩信大得多,居然敢殴打朕的皇叔。我担心我一旦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有可能作出不利于爱卿的事情。一席话说的尉迟敬德点头称是,从此变得谦恭起来,不再招摇过市。晚年经常和道士们在一起,修身养性,炼丹吃药,又闭门谢客,自娱自乐。一直活到七十四岁,死后被皇帝废朝三日,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临吊,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陪葬昭陵。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与秦叔宝是“门神”的原型。

标签: 李世民尉迟恭大臣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唐太宗以“刘邦为何杀功臣”惊醒尉迟敬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刘邦,功臣,尉迟恭

    导读: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的阴历9月29日,唐太宗李世民来到庆善宫举行宴会,而且还在宴会上吟诗作赋,有娱乐节目,参与宴会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庆善宫是李世民出生的地方,选择这样的宅子举办宴会,也可以说是比较随和的私人宴会。当然,气氛随和不等于随便,排座次就有讲究。当时参与宴会的有同

  • 揭秘:唐朝大将尉迟敬德亲手干掉李世民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弟弟

    尉迟敬德:迟敬德出身贫素,年轻时以锻铁维持生活。隋朝末年,兵车屡动,土木不息,征税百端,官吏侵渔,人不堪命。尉迟敬德以打铁更维持不了正常的生括,于是在高阳应募入伍,跟从隋炀帝伐高丽,官至朝散大夫。之后,海内骚然,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如猬毛并起,地主武装似春笋而出,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于大业十三年(61

  • 孟郊连出两上联被小乞丐答出,一身冷汗把小乞丐赶出城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孟郊

    相信很多人都会背《游子吟》这首千古名诗,诗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人听了想落泪,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此诗出自唐代诗人孟郊之手。孟郊出生于唐代湖州武康,尽管父亲在官府当差,由于官职低微,俸禄也不高,家境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贫寒。孟郊性格比较内向,不愿与人交流,纵然有满身的才华,却一直默默无

  • 唐诗《游子吟》作者孟郊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孟郊

    在1203年前的今天,0814年9月12日 (农历八月廿五),唐诗《游子吟》作者孟郊逝世。 孟郊(751年-814年9月12日(距今已1203多年)),字东野,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代表作有《游子吟》。网络配图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

  • 孟浩然《示孟郊①》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示孟郊,孟浩然

    古诗《示孟郊》年代:唐作者:孟浩然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 娄师德是怎样的人 娄师德唾面自干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娄师德

    娄师德,生于公元前630年,卒于公元前699年,是郑州原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原阳人,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将军,曾经官至宰相,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大臣。因为他为唐朝所作出的突出事迹和贡献,而被唐德宗列入三十七个宰臣上等之一,与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名臣齐名。娄师德纪念馆娄师德在二十岁的年纪便考取了进士,

  • 郑仁泰是李世民的心腹将领,为何李治却不愿重用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郑仁泰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以来每个成功的武将都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奋勇杀敌而来,而每次战役即便大获全胜,己方也免不了大量士兵的伤亡。但是对很多士兵来说马革裹尸就是他们的宿命,为了保家卫国死在战场上也算死得其所。李世民有一心腹爱将,在一次出征征战的时候带领了一万多人去追击敌人,结果敌人没找到,一万多士兵

  • 张公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八位,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公瑾,唐朝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就是后世所熟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中排在第十八位的是郯国公张公瑾,今天就来说说他的故事。张公瑾出身敦煌张氏,原为王世充部下,武德元年(618年),他与崔枢一同献城投降唐朝,因此被任命

  • 张公瑾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公瑾,唐朝

    张公谨是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张公瑾,不是北京顺义人,而是河南濮阳人。张家也不是什么北京地区的豪强家族,而是世代为官。张公瑾的曾祖,在北魏的时候还做过侍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宰相。但是后来,因为时代变迁,中间经过了好几次改朝换代,所以张

  • 历史上真实的张公瑾是怎样的?与演义小说中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公瑾,唐朝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隋唐演义当中,张公瑾是单雄信的结义兄弟,祖上是北京顺义那边的一个豪强。后来到了张公瑾这一代,张公瑾去了幽州王罗艺手底下做将军,后来跟着罗成一起投降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