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公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八位,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公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八位,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1 更新时间:2023/12/28 4:35:56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就是后世所熟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中排在第十八位的是郯国公张公瑾,今天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张公瑾出身敦煌张氏,原为王世充部下,武德元年(618年),他与崔枢一同献城投降唐朝,因此被任命为邹州别驾,累迁右武侯长史。张公瑾最初并未得到重用,也不在秦王李世民麾下,后来他与崔枢坚守住了虞城,这才在李世勣和尉迟恭的引荐下,被召入秦王府。此时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秦王李世民势同水火,李世民向张公瑾求取自保的办法。张公瑾的回答很合李世民的心意,便逐渐受到器重。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想要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但又犹豫不决,于是请人占卜此事吉凶。张公瑾正好从外而入,一把抢过占卜用的龟甲并扔在地上,说道:“占卜是为了决定犹豫不决的事情,现在事情并无疑难,为什么还要占卜呢!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吉,难道就能够停止行动了吗?”李世民听后深表赞同,便下定了除掉李建成的决心。六月初四(7月2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张公瑾与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外,发动突袭,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斩杀。太子府与齐王府的人得知主人被杀后,率军赶到玄武门,欲为主人报仇。张公瑾臂力惊人,独自关闭大门,死守玄武门,抵挡住了他们的进攻。

李世民继位后,张公谨升任左武侯将军,封定远郡公。贞观元年(627年),张公瑾出任代州都督。此后三年,张公瑾一直在地方上任职。贞观三年(630年),张公瑾上奏朝廷,认为可以讨伐东突厥,并列举六条理由。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十分可行,并诏命兵分六路出兵剿灭东突厥。兵部尚书李靖被任命为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总管。

贞观四年(630年),张公谨随李靖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自此东突厥灭亡,漠北之地尽皆归属大唐。李世民大喜,亲自派人慰劳,封张公谨为邹国公,改任襄州都督。

贞观六年(632年),张公瑾在任上病逝,享年三十九岁,李世民对此哀痛不以,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号为襄。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追思张公谨旧功,改封郯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张公谨位列第十八位。

标签: 张公瑾唐朝

更多文章

  • 张公瑾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公瑾,唐朝

    张公谨是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张公瑾,不是北京顺义人,而是河南濮阳人。张家也不是什么北京地区的豪强家族,而是世代为官。张公瑾的曾祖,在北魏的时候还做过侍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宰相。但是后来,因为时代变迁,中间经过了好几次改朝换代,所以张

  • 历史上真实的张公瑾是怎样的?与演义小说中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公瑾,唐朝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隋唐演义当中,张公瑾是单雄信的结义兄弟,祖上是北京顺义那边的一个豪强。后来到了张公瑾这一代,张公瑾去了幽州王罗艺手底下做将军,后来跟着罗成一起投降了唐

  • 唐朝将领张公瑾和李世民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公瑾,唐朝

    大家好,说起唐朝将领张公瑾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621年,李世民率领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等人在谷水打败王世充,然后挥兵围困洛阳。王世充坚守城池,李世民围城十日,没有丝毫突破。这时,李勣和尉迟恭向李世民推荐一人,此人名叫张公瑾,早年曾在王世充麾下效力,四年前投奔李渊。张公瑾力大无穷,和王世

  • 张公瑾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他有哪些传奇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张公瑾

    张公瑾的名字我们听来可能会比较陌生,他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之一,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被称为大唐第一奇才,这是为什么呢?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人(今河北魏县边马一带)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接下来是张公谨简介。张公谨是唐初的政治和军事将领,开始在王世充的唐代皇帝李

  • 百济裔名将黑齿常之:被酷吏逼死的绝世军神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黑齿常之

    他器宇轩昂,英勇善战,先以大唐为敌,后为大唐将军;他是初唐史上杰出的名将,战绩辉煌。由于武后的猜忌和酷吏的逼供,他用“自缢”的方式“抗争”,令人悲叹。他就是生于百济的大唐名将--黑齿常之。网络配图当时朝鲜半岛上百济、新罗、高句丽三足鼎立。据载,黑齿氏,属于高丽族,出自百济(今朝鲜半岛西南部),百济建

  • 大唐百济裔名将黑齿常之:被酷吏逼死的绝世军神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黑齿常之,百济,名将,

    他英姿飒爽,勇冠三军,他先是大唐的敌人,后为大唐的将军,他战功赫赫,是初唐史上翻云覆雨的人物,由于武则天的猜忌和酷吏的逼供,他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结局惨烈,令人扼腕叹息。黑齿常之,这位生于百济的大唐名将,他的一生都是波澜壮阔的铁血传奇。黑齿常之并非唐朝人,他出生于唐朝的属国——百济国。

  • 黑齿常之简介 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黑齿常之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黑齿常之,唐朝,唐朝名将

    黑齿常之(630—689年11月26日),百济(位朝鲜半岛西南部)西部人,黑齿氏,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黑齿常之并非唐朝人,他是出生在唐朝的属国——百济国。黑齿常之的早年事迹不详,长大以后,身高七尺有余,善于用兵,史称其“骁勇有谋略”(《旧唐书·黑齿常之列传》)。后来黑齿常之在百济国任达率(百济官名)兼

  • 大唐名将之契苾何力: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名将,契苾何力

    他是唐朝最著名的蕃将,生为大唐人,死为大唐鬼,其忠贞不渝,令人荡气回肠,“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他精通汉文,让饱学之士发出“礼失求之于野”的感慨,他以德报怨,让朋友和对手都为之动容,他勇猛绝伦,让敌人闻风丧胆,望风而逃,他就是契苾何力,他就是大唐高大伟岸的男人。契苾何力大约生于唐高祖武德三年(公

  • 铁勒族大将契苾何力:希望为唐太宗殉葬的义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契苾何力,契丹,薛延陀,

    契苾何力(?--677年),铁勒族人,祖与父都为可汗。“契苾”是他所属部落的名称,而“何力”则是他的名字。契苾部落在迁入内地之前,主要活动在阿尔泰山及天山一带。契苾何力九岁那年父亲去世,632年?贞观六年,他与母亲率领本部一千余众内属,唐太宗将他们安置在甘凉二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并任命契苾何

  • 契苾何力简介 唐朝名将辽东道大总管契苾何力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契苾何力,唐朝,唐朝名将

    契苾何力(?-677年)甘肃张掖人,铁勒族契苾部人,契苾氏,唐朝名将。出身铁勒可汗世家,后率部归唐。在对吐谷浑的战争中,力俘吐谷浑王,以功尚宗室女。贞观六年(632年),何力与母率领一千多帐人畜迁徙沙州归顺唐朝,被安置于甘州境内驻牧,建铁勒城(今民乐南丰乡铁城村)。后进京朝见太宗,被任为左领军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