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采莲曲 (崔国辅诗作)原文翻译赏析

采莲曲 (崔国辅诗作)原文翻译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82 更新时间:2024/1/19 23:25:31

《采莲曲》是唐朝诗人崔国辅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的是一对恋人在采莲时相会的情景。江南水乡青年男女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唯恐失去对方,将两只采莲的小船紧紧相靠,并驾齐驱。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大胆炽热的追求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采莲曲

玉溆⑴花争发,金塘⑵水乱流。

相逢畏⑶相失,并著木兰舟⑷。

字词注释

⑴溆(xù):指水塘边。玉溆,玉光闪闪的水塘边。

⑵金塘:形容阳光照在池塘的水面上。

⑶畏:怕。

⑷木兰舟:《述异记》:“木兰舟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白话译

玉光闪闪的水塘边,绚丽芬芳的鲜花争相绽放,采莲的轻舟来来往往,塘中水波回旋荡漾。

恋人们在小河上相会,唯恐被水波分开,于是把小船紧紧靠拢。

文学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色,以“金”色补衬其他颜色,则使和谐的色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得活而有力。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这两句写了恋人的心理活动。恋人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十分珍惜这次相逢,唯恐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谁也舍不得离开谁。“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该诗所写的爱情十分纯真,也十分含蓄,一句“并着木兰舟”,十分耐人寻味。诗人不直接写人,而通过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将人物的活动融入美景之中,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标签: 采莲曲

更多文章

  • 是兄弟就一起扛,颜真卿与颜杲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颜杲卿,颜真卿

    喜爱书法的人都知道,“颜鲁公”颜真卿为我国一大书法家。他写的字雍容、端庄,人称“颜体”。然而,颜真卿非但是书法大家,而且还是唐代曾产生过一定影响的政治活动家。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同样为官清正,史书上说他“性刚直,有吏干”,在唐代历史上也有一定地位。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11月,身兼平卢、范阳

  • “断舌骂贼”流传千古!唐代忠臣颜杲卿不畏凌迟剐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颜杲卿

    历史是个大舞台,从来不缺英勇就义、不惧生死的硬汉,面对斩首前还能放声豪笑的人也有很多,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把他称为第一硬汉也不为过,他“断舌骂贼”的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代表着正义的模范。他叫颜杲卿,和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是同一辈的兄弟,初任范阳户曹参军,后来在安禄山手下办事。755年,颜杲卿升任常山

  • 纲举目张,一代忠良颜杲卿是怎么死的?颜杲卿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颜杲卿

    颜杲卿最初因父亲关系而得官,性情刚直,做官有才干。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年间,任魏州录事参军。颜杲卿能做到纲举目张,治理政事可称第一。起兵讨贼天宝十四载(755年),代理常山太守 ,当时安禄山为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郡正在安禄山的管辖中。同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十二

  • 颜师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世民

    人物评价李世民:①卿之学识,良有可称,但事亲居官,未为清论所许。②体业淹和。器用详敏。学资流略,词兼典丽,职司图书,亟经岁序。朱紫既辨,著述有成。李治:颜师古业综书林,誉高词苑,讨论经史,多所匡正。前件书发明故事,谅为博洽。白居易:①吾闻武德暨开元中,有颜师古、陈叔达、苏颋称“大手笔”,掌书王命,故

  • 颜师古做出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他的个人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颜师古

    主要成就史学汉书功臣在颜师古之前,已有多人为《汉书》作注,对此清人王先谦有个总结。他说:“颜监以前注本五种:服虔、应劭、晋灼、臣瓒、蔡谟也。”这五本中有集注本,如晋灼就在服、应二氏之外,又增伏俨、刘德等十四家,而臣瓒又增刘宝一家,总共有二十家,其中不乏像应劭、服虔、韦昭这样的名家。但颜师古《汉书注》

  • 颜师古是谁 其代表作品汉书注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颜之推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唐朝:颜师古——《汉书注》,颜师古是颜之推的孙子,在家学渊源的影响下,成为唐初著名的古文献学家。颜师古画像隋朝一代对文献购求不掇,嘉则殿的藏书达37万余卷,但在文献的校勘事业上却很少有成果,以至于揉杂错乱,无所取正。唐初以经义取士,但因儒家经典去圣已远,文字方面多所路驳,两汉以来

  • 历史上威武不屈的大丈夫南霁云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霁云,南霁云威武不屈

    历史上的南霁云是一个威武不屈的汉子,是唐朝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军队小领导,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他却把中国人所谓的节操演绎得回肠荡气,让人看了之后都忍不住想要为之拍案称绝,那么南霁云在历史上到底是怎样存在的呢?南霁云雕像其实人们认识历史上的南霁云大多是从安史之乱才开始的,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知中打得

  • 南霁云为何被人送外号“南八”?对南霁云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霁云,安史之乱,唐朝

    南霁云简介,他于公元七一二年出生于魏 州顿丘,它的别名南八,后来成为一名唐代著名将领。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追随张巡取得不少军功。死于睢阳之战,他的像悬挂在凌烟阁里。南霁云出身贫寒,张沼起兵讨安禄山,南霁云参军,后被提拔为将领。南霁云到达睢阳后认为张是真心对待他,均定为他做事。受皇帝之命,张巡、南霁云

  • 南霁云简介 唐朝玄宗肃宗时期名将南霁云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霁云,唐朝,唐朝名将

    南霁云(712年----757年10月),勇武过人,唐朝玄宗、肃宗时期名将,生于魏州顿丘(今河南省清丰县)南寨村农民家庭。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在“安史之乱”中,协助张巡镇守睢阳,屡建奇功。后睢阳陷落,南霁云宁死不降,慨然就义。南霁云青少年时代勤劳能干,喜爱学习,平时收工后总要习文练武。传说他会

  • 谁提出了“琴棋书画”的概念?张彦远还是辩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琴棋书画,辩机,张彦远

    琴棋书画,即古时所谓“四艺”(也称书房四艺、文人四艺)者也。其中,琴指古琴,代表民族传统音乐;棋,特指围棋,而非象棋或其它棋类;书,指书法,而非书籍;画即绘画,特指国画,即水墨丹青,而非油画、水彩画或其它画种。至于琴、棋、书、画四者的排列顺序,我认为从汉语语法角度讲,四者属并列关系,原则上是不分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