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孝宗赵昚简介 被公认为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

宋孝宗赵昚简介 被公认为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62 更新时间:2023/12/29 0:42:17

宋孝宗赵昚(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绍熙五年六月初九),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他是宋高宗养子,原来是太祖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偁。由于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长房。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逊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年)病逝,终年68岁。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

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并且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阻击,大败。接着金军趁胜追击,南宋军队损失惨重。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次年改元“干道”,并又任用王淮理财备战。干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干淳之治”(干:干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淳熙十四年(1187年)10月,高宗病卒,孝宗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2月又禅位于太子,太子即位后,是为宋光宗。孝宗自称太上皇,闲居重华殿,继续为高宗服丧。光宗与孝宗不和,长期不去探望孝宗。为此,孝宗闷闷不乐而起病。最终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6月,孝宗逝于临安重华殿。

人物简介

建炎元年十月廿二出生。六世祖为太祖赵匡胤的四子秦王德芳。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偁。由於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後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宗室中选择继承人。《异迹略》记载,宋高宗被宋太祖托梦,称「汝祖自摄谋,据我位久,至於天下寥落,是当还我位。」故宋高宗过继了太祖八世孙作为养子,并立为太子;宋史中也有相似的记载,但为孟太后被托梦。

绍兴三年(1133年)二月为和州防御使,赐名赵瑗,改贵州防御使。十二年(1142年)正月封普安郡王。三十年(1160年)二月立为皇子,改名赵玮,进封建王。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立为皇太子,改名赵眘。六月,高宗禅位,孝宗登基,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岳飞諡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肃清秦桧馀党,并且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突袭大败。接着金军趁胜追击,南宋军队损失惨重,此後双方互有胜负,但金无法越过长江,宋亦未能渡黄河。

宋孝宗被迫於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金世宗签订「隆兴和议」,次年改元「乾道」。

乾道年间,由於没有战事的干扰,加上高宗较少干政,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於宋孝宗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乾淳之治(乾:乾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宋孝宗时有一批宠臣,如曾觌、龙大渊、张说等人,与宦官梁珂等「相与盤结」,「士大夫无耻者争附之」,被列入《佞幸传》。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高宗死於德寿宫中,孝宗听闻後失声痛哭,两天不能进食,又表示要服丧三年。孝宗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又禅让於太子,太子即位後,是为宋光宗。孝宗自称太上皇,闲居慈福宫,後改名重华殿,继续为宋高宗服丧。光宗与孝宗不和,长期不去探望孝宗。为此,孝宗闷闷不乐而起病。最终在宋光宗绍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孝宗逝於临安重华殿。

人物生平

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并且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阻击,大败。接着金军趁胜追击,南宋军队损失惨重。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次年改元“乾道”,并又任用王淮理财备战。乾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乾淳之治”(乾:乾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

淳熙十四年(1187年)10月,高宗病卒,孝宗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2月又禅位于太子,太子即位后,是为宋光宗。孝宗自称太上皇,闲居重华殿,继续为高宗服丧。光宗与孝宗不和,长期不去探望孝宗。为此,孝宗闷闷不乐而起病。最终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6月,孝宗逝于临安重华殿。宋孝宗在位二十七年,时刻不忘恢复中原,专心理政,励精图治,坚决主战,是南宋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

人物评价

宋孝宗赵昚是宋太祖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人。高宗在扬州逃跑时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而英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一网打尽,全都押往北方。最主要的是,出使金国的使臣回来后说,金太宗长得酷似宋太祖,传说太祖要回来夺皇位。于是高宗说,太祖大公无私,有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其后人衰微,朕准备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于是从太祖的后人中选拔,最后只剩下一胖一瘦两个小孩。高宗开始中意胖小孩,两个孩子在宫中站着,突然来了一只猫,瘦孩没动,胖孩子却伸脚去踢猫。这件事,让高宗对胖孩子好感顿消,让两个小孩都留了下来,胖小孩名叫赵琢,而瘦小孩,便是赵昚。

留在宫中的赵昚,从小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长大后封公,后来被进封为郡王。这位天资聪明的准皇储却和权臣秦桧关系很僵。主要是赵昚比较厌恶秦的屈辱求和。而秦也顾忌赵昚能力太强。赵昚的生父病故,秦桧于是上奏要求赵昚守制3年,因为赵昚的皇太子身份并未确定,所以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但秦是想借机免去他的皇储身份。但高宗显然不为秦所动,守孝期满,赵昚就继续回宫。后来,秦桧病重,是赵昚及时得到消息,通知了高宗,高宗亲自去相府探视,粉碎了秦和他的爪牙准备让秦桧儿子秦禧当宰相的企图。

赵昚被养在宫中将近20年,却一直未被确定太子的名份。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就是高宗还是抱有幻想,想自己争取再生个儿子出来。其次秦桧的强烈反对。再次是高宗的生母韦太后不喜欢赵昚,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赵琢。直到韦太后死去。高宗使出了最后一招,给两位准继承人每人送去美女10名,过了一阵又把她们召回。经过检查,发现给赵琢的那10个都已经不是处女,而给赵昚的那10个依旧都是完璧(赵昚是听从了史浩的意见)于是,确立了赵昚的皇太子地位。

2年后,金朝海陵王南侵,高宗又准备下海逃命,皇太子赵昚上书,要求自己率兵迎敌。事先不知情的史浩知道后大惊,知道赵昚犯了大忌,赶快让皇太子上书谢罪,并要求随皇帝一起出征。金兵退走后。高宗决定禅位给赵昚,自己退居太上皇。

标签: 宋孝宗赵昚宋朝皇帝

更多文章

  • 《卜算子》宋·王观原文及赏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卜算子》

    《卜算子》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一首送别词,感情真挚,语言浅易,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表达了送别惜春这一主题。上阕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水和山,灵动传神:“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盈盈绿水似少女眼波流动,

  • 庆清朝慢·踏青原文翻译及鉴赏,调雨为酥,催冰做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庆清朝慢

    庆清朝慢·踏青宋代:王观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译文春神东君吩咐春回大地,细雨成酥,寒冰

  • 天才的逝去是满满的遗憾,天才画家王希孟为何忽然离世而无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画家,王希孟

    说王希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仅凭一幅作品,即《千里江山图》便红遍大江南北,穿透整个中国绘画史,他来得那么突然,走得那么蹊跷,除了中国绘画史绝不能绕开的一幅画,还是众人公认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绝不能漏掉的一幅,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

  • 谁的山水画创作曾得徽宗亲自指导?《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王希孟

    王希孟,北宋(1096 -?)时人工山水作品罕见;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引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

  • 李公麟胸中有千驷,“龙眠居士”李公麟的故事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李公麟,画家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舒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

  • 白描大师李公麟其实是个骗子?李公麟《五马图》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李公麟,画家

    历史上,马作为一个特殊的绘画题材历代相传,以唐宋时期最为活跃,画马名家层出不穷。唐代著名的画马名家以曹霸、韩幹为首,而宋代的李公麟创造的独特的白描画马,更是技法一绝。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汉族,舒州(今安徽桐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

  • 大写意泼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大写意人物画开山鼻祖 梁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画家,梁楷

    在中国绘画史上,唐代始有水墨画。水墨山水画始自王维,而泼墨法则始自王墨,到了北宋时米氏父子独创大写意泼墨山水,开一代新风,而真正把泼墨人物画推向高峰的是梁楷。梁楷(生卒年未祥),他的祖先是东平(山东东平)人,南渡后流寓钱塘。曾在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2年)为画院侍诏。善画人物道释、鬼神、山水

  • 画坛“疯子”梁楷:一个不接受画院最高荣誉的画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宋,画家,梁楷

    《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减笔画的代表作,此画以酣畅的泼墨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再以简括细笔,夸张地画出带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梁楷也成为后代画家心仪手追的大写意的楷模。但是,此所谓的“泼墨”,与今天我们所见张大千创制的“泼墨泼彩”完全不同。梁楷泼墨仙人图张大千泼墨不用笔,而将墨水或颜料盛在钵内,用手

  • 宋朝大臣宇文虚中的诗词后期为何诗风大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大臣宇文虚

    宇文虚中,字叔通。原名是叫宇文黄中,后被宋徽宗赐名虚中,成都人。宋朝大臣,诗人。宇文虚中出仕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可以说是三朝元老。曾出使金国结果被扣押,金熙宗继位,加授礼部尚书,后来因为意图南奔被杀。金兵入侵汴京,宇文虚中,出谋划策,亲自到金营周旋,最后得偿所愿,金兵退走。没想到事后宋朝的官

  • 宇文虚中:一个被国家出卖的卧底的悲惨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字叔通。原名是叫宇文黄中,后被宋徽宗赐名虚中,成都人。宋朝大臣,诗人。宇文虚中出仕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可以说是三朝元老。曾出使金国结果被扣押,金熙宗继位,加授礼部尚书,后来因为意图南奔被杀。金兵入侵汴京,宇文虚中,出谋划策,亲自到金营周旋,最后得偿所愿,金兵退走。没想到事后宋朝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