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陆判

陆判——换心换头陆之道

陆判

陆判的资料

作品名称:陆判

作品别名:陆判官

创作年代:清代

作品出处:《聊斋志异》卷二第五篇

文学体裁:短篇小说

作 者:蒲松龄

陆判的介绍

内容简介

《陆判》选自清代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卷二第五篇,详细的描述了朱尔旦和陆判之间的友谊故事。朱尔旦平时因为比较迟钝,众人就哄他去背谁见到都害怕的陆判,没想到这一背,就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和他成为好朋友后,他们经常聚在一起。陆判不仅酒量豪爽,而且谈吐不凡,他认为朱尔旦心窍堵塞,作文不快,就为他挑选了一颗好的心脏,果然就得了两个第一。朱尔旦因为灰心仕途,就对判官请求,让为妻子换一个美人首。陆判二话没说,找了一个机会就帮朱尔旦妻子换了一个漂亮的头颅。这个是吴侍御女儿的头,因为被贼人所害,因为这场变故,朱尔旦和他家反而成了翁婿关系。朱尔旦死后在阴间当了官,经常来到家里教养儿子。后来他赠送了儿子一把佩刀,嘱咐他当个好官,并将这把佩刀世代相传。

作品原文

陵阳朱尔旦,字小明。性豪放,然素钝,学虽笃,尚未知名。一日,文社众饮。或戏之云:“君有豪名,能深夜赴十王殿,负得左廊判官来,众当醵作筵。”盖陵阳有十王殿,

神鬼皆以木雕,妆饰如生。东庑有立判,绿面赤须,貌尤狞恶。或夜闻两廊拷讯声,入者毛皆森竖,故众以此难朱。朱笑起,径去。居无何,门外大呼曰:“我请髯宗师至矣!”众皆起。俄负判入,置几上,奉觞,

酹之三。众睹之,瑟缩不安于座,仍请负去。朱又把酒灌地,祝曰:“门生狂率不文,大宗师谅不为怪。荒舍匪遥,合乘兴来觅饮,幸勿为畛畦。”乃负之去。

次日,众果招饮。抵暮,半醉而归,兴未阑,挑灯独酌。忽有人搴帘入, 视之,则判官也。朱起曰:“意吾殆将死矣!前夕冒渎,今来加斧锧耶?”

判启浓髯,微笑曰:“非也。昨蒙高义相订,夜偶暇,敬践达人之约。” 朱大悦,牵衣促坐,自起涤器爇火。判曰:“天道温和,可以冷饮。”朱如命,

置瓶案上,奔告家人治肴果。妻闻,大骇,戒勿出。朱不听,立俟治具以出。易盏交酬,始询姓氏。曰:“我陆姓,无名字。”与谈古典,应答如响。问:“知制艺否?”曰:“妍媸亦颇辨之。阴司诵读,与阳世略同。”陆豪饮,一举十觥。朱因竟日饮,遂不觉玉山倾颓,伏几醺睡。

比醒,则残烛昏黄,鬼客已去。

自是三两日辄一来,情益洽,时抵足卧。朱献窗稿,陆辄红勒之,

都言不佳。一夜,朱醉,先寝,陆犹自酌。忽醉梦中,觉脏腹微痛;醒而视之,则陆危坐床前,破腔出肠胃,条条整理。愕曰,“夙无仇怨,何以见杀?”

陆笑云:“勿惧,我为君易慧心耳。”从容纳肠已,复合之,末以裹足布束朱腰。作用毕,视榻上亦无血迹。腹间觉少麻木。见陆置肉块几上。问之,曰:“此君心也。作文不快,知君之毛窍塞耳。适在冥间,于千万心中,

拣得佳者一枚,为君易之,留此以补阙数。”乃起,掩扉去。天明解视,则创缝已合,有线而赤者存焉。自是文思大进,过眼不忘。数日,又出文示陆。

陆曰:“可矣。但君福薄,不能大显贵,乡、科而已。”问:“何时?”

曰:“今岁必魁。”未几,科试冠军,秋闱果中经元。同社生素揶揄之;及见闱墨,相视而惊,细询始知其异。共求朱先容,愿纳交陆。陆诺之。众大设以待之。更初,陆至,赤髯生动,目炯炯如电。众茫乎

无色,齿欲相击,渐引去。

朱乃携陆归饮,既醺,朱曰:“湔肠伐胃,受赐已多。尚有一事欲相烦,不知可否?”陆便请命。朱曰:“心肠可易,面目想亦可更。山荆,予结发人,下体颇亦不恶,但头面不甚佳丽。尚欲烦君刀斧,如何?”

陆笑曰:“诺,容徐图之。”过数日,半夜来叩关。朱急起延入。烛之,见襟裹一物。诘之,曰:“君曩所嘱,向艰物色。适得一美人首,敬报君命。”

朱拨视,颈血犹湿。陆立促急入,勿惊禽犬。朱虑门户夜扃。陆至,一手推扉,扉自辟。引至卧室,见夫人侧身眠。陆以头授朱抱之;自于靴中出白刃如匕首,按夫人项,着力如切腐状,迎刃而解,首落枕畔;急于生怀取美人首合项上,详审端正,而后按捺。已而移枕塞肩际,命朱瘗首静所,乃去。

朱妻醒,觉颈间微麻,面颊甲错;搓之,得血片,甚骇。呼婢汲盥;婢见面血狼藉,惊绝。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夫人引镜自照,错愕不能自解。朱入告之;因反覆细视,则长眉掩鬓,笑靥承颧,

画中人也。解领验之,有红线一周,上下肉色,判然而异。先是,吴侍御有女甚美,未嫁而丧二夫,故十九犹未醮也。上元游十王殿,时游人甚杂,内有无赖贼,窥而艳之,遂阴访居里,乘夜梯入,穴寝门,杀一婢于床下,逼女与淫;女力拒声喊,贼怒,亦杀之。吴夫人微闻闹声,呼婢往视,见尸骇绝。举家尽起,停尸堂上,置首项侧,一门啼号,纷腾终夜。诘旦启衾,则身在而失其首。遍挞侍女,谓所守不恪,致葬犬腹。侍御告郡。郡严限捕贼,三月而罪人弗得。渐有以朱家换头之异闻吴公者。吴疑之,遣媪探诸其家;入见夫人,骇走以告吴公。

公视女尸故存,惊疑无以自决。猜朱以左道杀女,往诘朱。朱曰:“室人梦易其首,实不解其何故;谓仆杀之,则冤也。”吴不信,讼之。收家人

鞠之,一如朱言。郡守不能决。朱归,求计于陆。陆曰:“不难,

当使伊女自言之。”吴夜梦女曰:“儿为苏溪杨大年所贼,无与朱孝廉。彼不艳于其妻,陆判官取儿头与之易之,是儿身死而头生也。愿勿相仇。”醒告夫人,所梦同。乃言于官。问之,果有杨大年;执而械之,

遂伏其罪。吴乃诣朱,请见夫人,由此为翁婿。乃以朱妻首合女尸而葬焉。

朱三入礼闱,皆以场规被放。于是灰心仕进,积三十年。一夕,陆告曰:“君寿不永矣。”问其期,对以五日。“能相救否?”曰:“惟天所命,人何能私?且自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

朱以为然。即治衣衾棺椁;既竟,盛服而没。

翌日,夫人方扶柩哭,朱忽冉冉自外至。夫人惧。朱曰:“我诚鬼,不异生时。虑尔寡母孤儿,殊恋恋耳。”夫人大恸,涕垂膺;朱依依慰解之。夫人曰:“古有还魂之说,君既有灵,何不再生?”朱曰:“天数不可违也。”问:“在阴司作何务?”曰:“陆判荐我督案务,授有官爵,亦无所苦。”夫人欲再语,朱曰:“陆公与我同来,可设酒馔。”趋而出。夫人依言营备。但闻室中笑饮,亮气高声,宛若生前。半夜窥之,窅然已逝。自是三数日辄一来,时而留宿缱绻,家中事就便经纪。子玮,方五岁,来辄捉抱;至七八岁,则灯下教读。子亦慧,九岁能文,十五入邑庠,竟不知无父也。从此来渐疏,日月至焉而已。又一夕来,谓夫人

曰:“今与卿永诀矣。”问:“何往?”曰:“承帝命为太华卿,行将远赴,事烦途隔,故不能来。”母子持之哭,曰:“勿尔!儿已成立,家计尚可存活,岂有百岁不拆之鸾凤耶!”顾子曰:“好为人,勿堕父业。十年后一相见耳。”径出门去,于是遂绝。

后玮二十五举进士,官行人。奉命祭西岳,道经华阴,忽有舆从羽葆,驰冲卤簿。讶之。审视车中人,其父也。下车哭伏道左。

父停舆曰:“官声好,我目瞑矣。”玮伏不起;朱促舆行,火驰不顾。

去数步,回望,解佩刀遣人持赠。遥语曰:“佩之当贵。”玮欲追从,见舆马人从,飘忽若风,瞬息不见。痛恨良久;抽刀视之,制极精工,镌字一行,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玮后官至司马。

生五子,曰沉,曰潜,曰沕,曰浑,曰深。一夕,梦父曰:“佩刀宜赠浑也。” 从之。浑仕为总宪,有政声。

异史氏曰:“断鹤续凫,矫作者妄;移花接木,创始者奇;而况加凿削于肝肠,施刀锥于颈项者哉!陆公者,可谓媸皮裹妍骨矣。明季至今,为岁不远,陵阳陆公犹存乎?尚有灵焉否也?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有关“陆判”的历史故事

  • 陆判

    《陆判》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主要写了主人公朱尔旦奇遇陆判官的幻异故事,其中陆判官为朱尔旦换心和为朱妻子换头的情节奇特诡谲、扣人心弦。朱尔旦死后来到家里生活的场面及路上教诲儿子赠送佩刀的情景,也寄托了作者对人间美好的希望之情。这本书是我国文学历史上的一朵璀璨文书,值得细细品味。作品名

  • 《送陆判官归杭州》原文、译文及注释

    芳草潜州路,乘轺忆再旋。馀花故林下,残月旧池边。峰色云端寺,潮声海上天。明朝富春渚,应见谢公船。

  • 《送陆判官防秋(一作送防秋人)》原文、译文及注释

    匹马无穷地,三年逐大军。算程淮邑远,起帐夕阳曛。瀑浪行时漱,边笳语次闻。要传书札去,应到碛东云。

  •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原文、译文及注释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译文秋风吹过水乡的夜晚,这样的时辰绝不适合远离。远隔长安恍如梦里,什么时候才是归去的日期?注释陆判官:生平不详。判官,官名,唐时节度使等的下属官吏,多掌文书之事。琵琶峡:在巫山,形同琵琶,故名。水国:水乡。我国南方多河泽,故称水国。殊非:绝非。盛唐时期

  • 陆判官叫什么名字,阴曹地府里有陆判吗?

    阎罗王殿里文武四大判官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有人把阴律司视为催命判官崔畔,是把原来在阴阳界的崔畔搬到这里来了。这四大判官,最有名的也就是崔判官。所以并没有陆判此人。网络配图崔判官,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崔判官是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

  • 《陆判》:一个失败的批判故事,一个秀才的幻想,一个作者的自传

    一个失败的批判故事《陆判》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系列”中较为经典的一个故事情节,但可惜我没有看懂。之所谓“不懂”,也许是我带着这样一种期待去读这个故事的,我以为蒲松龄会在这个故事中继续沿袭他“以阴照阳”的手法批判现实世界。但通篇读下来发现《陆判》的故事情节非但没有丝毫的批判色彩,反而有一种“黑白颠倒”的

  • 聊斋故事:陆判

    陵阳有个朱尔旦,字小明,他性情豪放,但生性迟钝,读书虽然很用功,却一直没有成名。一天,朱尔旦跟几个朋友一块喝酒。有人跟他开玩笑说:“你凭借豪放闻名,如果你能在深夜去十王殿,把左廊下那个判官背了来,我们大家就做东请你喝酒。”原来,陵阳有座十王殿,殿里供奉着的鬼神像都是木头雕成的,栩栩如生。在大殿东廊里

  • “换头术”在中国古籍多次出现:陆判换美人头

    导读:近日,中国医生和意大利医生将联手实施全球首例“换头手术”的消息,成为舆论焦点: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赛吉尔·卡纳维罗今年4月份宣布实施的世界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各项准备工作目前有了新的进展。他表示,准备与中国医生任晓平率领的团队携手合作,乐观估计,该项具争议性的手术将于2017年12月在哈尔滨医

  • 聊斋志异陆判是谁?阴曹地府里真有陆判吗

    古装神话剧《聊斋新编》根据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改编,剧中帮助朱景兰和朱绮婷交换灵魂是阴曹地府里的陆判。那么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陆判是谁?阴曹地府里真的有陆判吗?陆判是谁?阴曹地府里并没有陆判此人,只有崔判官,陆判官是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只是他将人给改了姓。阎罗王殿里文武四

  • 李白《送陆判官往琵琶峡》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古诗《送陆判官往琵琶峡》年代:唐作者:李白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作品赏析【韵译】:在南国水乡的夜里,此时真是不堪离别的时候。长安夜夜入梦,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到故乡?

  • 阴曹地府里有陆判吗?真正的判官竟是何人?

    陆判是谁?阎罗王殿里文武四大判官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有人把阴律司视为催命判官崔畔,是把原来在阴阳界的崔畔搬到这里来了。这四大判官,最有名的也就是崔判官。所以并没有陆判此人。网络配图崔判官,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崔判官是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身着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