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统:乱世中的一朵白莲,他为何没当上皇帝?

萧统:乱世中的一朵白莲,他为何没当上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6 更新时间:2024/1/24 1:49:38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萧统,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在历史上博学多才的君有很多,他们舞弄墨,笔走龙蛇,却很少有像萧统这样的。萧统是浮生乱世的一朵白莲,盛开于奢靡之中,不妖冶不张

扬,活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过自己的自在生活。他潜心著述,其《文选》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至后世形成“文选学‘,萧统的出现,为乌烟瘴

气的南朝梁注入了徐清风。

《梁书》:太子生而聪睿,三岁 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五年五月庚戌,始出居东宫。太子性仁孝,自出宫,恒思恋

不乐。我们展示了一个多愁善感又聪慧的梁太子,萧统是个聪颖过人,酷爱读书,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记忆力极强,读书时经常一目数行

,久而久之便能出口成章。

他与其父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他不像他父亲梁武帝一样纵横疆场,一生戎马,铁血男儿,这位太子却多愁善感,喜好文史丝竹,贵而不骄,面静

而内明,一般文人多与风流二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为太子却是洁身自好,近乎不近女色。不仅如此,萧统还是个孝子,”性仁孝,自出宫

,恒思恋不乐“,史书里记载到他还是个恋家的人,天生感性的他,竟然在母亲病重时衣不解带日夜陪伴,可以在母亲去世时悲痛绝食,这样一位

柔情百般,德才兼备的太子,为时人多称赞。

稍长一些,萧统驾驭文学的能力愈来愈强,他渐渐沉溺在文学的世界里,便一发不可收拾。他曾在寿安殿为众人讲解《孝经》,其胆识和见识卓越

,受到众人称赞,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也曾召集高僧,一起研讨佛学,见识卓远颇有见地。

在崇尚奢靡的朝代,只有他不为世俗影响,追求节俭,服御朴素,一心在文学园地耕耘。他宛若浮生乱世的一朵白莲,出淤泥而不染,品质高洁又

充满诗意。《南史》本传称”当时东宫有书籍三万卷,著名的才子都云集在这里,文学风气之鼎盛,晋朝、朝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因此,他在文

学上的成就极大,编有或著有《文集》二十卷,典诰类的《正序》十卷,五言诗精华《英华集》二十卷,历代诗文而成的总集《文选》三十卷。萧

统笃信佛教,著名的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其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都为他所作。

这么位诗情画意的太子,还有一段关于他的爱情故事。据说,为了完成他的文学创作,他不惜太子的身份只身来到江南,来寻找创作灵感,来寻找

文学的美。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令他心动的女子,二人借茶吟诗,在云雾缭绕的山间茶园,二人一唱一和,相见恨晚。从此,萧统不再是只身一人

纵情于青山碧水,楼榭歌台总有这个叫惠娘的女子相伴,置身山水之间的萧统竟无一丝回府的欲望,但萧统的文选以完成定稿,得回京了,他知道

回去以后,要面临的是无止境的争斗和宫廷抑郁沉闷的生活,但是身为国家的未来,他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于是,二人挥泪告别,此地一别,竟 不知日能再见了。

普通七年(公元526年),无心政治的皇太子萧统因为蜡鹅厌祷事件与父亲有嫌隙。他将他在政治上的失败归咎于读书,他命人将这十四万卷的图书

焚烧个一干二净,说”读书太多,以致有今日之祸“,引发中国历史上续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最大的文化破坏事件,他一手缔造了一个文学奇

迹,又亲手摧毁了它,给中国文化带来极大的损失。

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游后池,乘船摘芙蓉,姬人荡舟,落水后被救出,伤到大腿,还没有登基即位就英年早逝了,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 。

标签: 萧统南北朝

更多文章

  • 萧统为什么要编纂《昭明文选》?他编写《文选》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萧统,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昭明文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骈文中一般都大量使用典故,而「用典」是由内外双重因素造成的。内在因素是骈文的「四六」精简句法,迫使许多内容必须精炼、浓缩后才放得进来。短句构成的文章没有可以详细描述、充分发挥的空间,于是只能简写其代表性的梗概,需要读者凭借自身

  • 梁武帝萧衍是怎么吓死自己的儿子萧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萧衍,南北朝

    梁武帝萧衍是怎么吓死自己的儿子萧统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梁武帝萧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创立者,可以说是一位有大才能的皇帝。但是萧衍晚年昏庸无道,肆意的听信谗言,甚至把自己的儿子皇太子活活的吓死。梁武帝萧衍的儿子叫做萧统,萧统是一个有才华的太子,其文学造诣和曹植不差上下

  • 朝鲜肃宗爱宠妃张禧嫔吗?张禧嫔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宠妃

    一直以来,张禧嫔和朝鲜肃宗的故事都是朝鲜民间一个有趣的宫廷故事,张禧嫔和当时的皇后仁显王后为了获得皇帝的宠爱,而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但是朝鲜肃宗皇帝一直非常偏爱张禧嫔,对于她的谗言总是听得进去,最后还为了张禧嫔把仁显王后赶出后宫,这样一来朝鲜肃宗爱张禧嫔吗这个问题就成为了很多人热议的话题。在朝鲜王朝历

  • 生性阴险暴躁的宗爱当宰相一年内竟连杀两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宗爱

    咱们今天说的这个人简直比赵高、阎乐还让人不可思议,因为他竟然设计害死了当时的太子,然后又害怕当时的皇帝怪罪于自己,就杀了皇帝,之后呢拥护一位幼帝上位,还被他给杀了,而且在这期间,他的权力简直大到不行!生性阴险暴躁的宗爱这个人叫做宗爱,是北魏时期的,是因为犯罪而成为阉人,后来历任办理杂务的职位直至任中

  • 北齐第一杀手刘桃枝,他一生杀过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桃枝,南北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桃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桃枝,南北朝东魏、北齐人士,曾侍奉高欢,高澄,高洋,高演,高湛,高纬等北齐历代君王,被誉为“北齐第一御用杀手”,北齐灭亡后不知所踪。“文襄时,有吴士,双盲,妙于声。文襄历试之,闻刘桃枝声曰:“有所系属,然当大富贵。王侯将相,

  • 刘桃枝一生杀了多少风云人物?他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桃枝,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桃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此人名叫刘桃枝,听起来像是人畜无害的名字。古人敬畏鬼神,在他们看来,桃木有着辟邪的功效,所以刘桃枝的名字就有着这样很好的寓意。不过,刘桃枝的父母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儿子一生是顺风顺水了,却给许多人带去了灾难,而且那些

  • 刘桃枝: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一御用刺客,历经了七位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桃枝,南北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桃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刺客是一种古今中外都存在的神秘职业,说神秘,是因为刺客接到的任务一般人不敢想也不敢做。比如荆轲刺秦王,秦王是一国之君,普通人哪敢把刀横在他的脖子上?但荆轲为了报答太子丹的礼遇之恩,毅然踏上一条回不了头的路。在春秋战国时

  • 另类“官二代”祖暅,坐牢十几年,科学成就辉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祖暅,南北朝

    “老子英雄儿好汉”,大名鼎鼎的数学家祖冲之,儿子有出息不?1、另类“官二代”约公元502年夏季的一天,在中岳嵩山(今河南登封县北)山巅,一位满脸沧桑却精神饱满的中年人正在仔细做一个实验。他先立了一根8尺长的铜棍(学名铜表),棍底部有一个带槽的石圭,圭里放满水(主要是测水平)。每隔半个时辰,他就用规尺

  • 陶弘景:茅山道士的始祖,遥控天下的预言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陶弘景,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陶弘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讲到南梁的时候,我总爱用《琅琊榜》这部与其有着不少联系的电视剧来作比喻。比如在之前,我们就比较过赤焰军少帅林殊和白袍军主帅陈庆之的异同;而今天,我们则要说说江左盟盟主梅长苏和梁朝另一位名人的相似点了。在《琅琊榜》里,江左盟的势力几

  • 明明是道士却被奉为宰相,陶弘景的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陶弘景,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陶弘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的宗教与很多国家不同,佛教和道教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一种温和的竞争关系。即便就算冲突比较激烈的时期,相比西方的血流成河还是不过如此。然而,在这其中,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放弃了尊严,选择了妥协,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