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析北齐高欢为什么会输给宇文泰

解析北齐高欢为什么会输给宇文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05 更新时间:2024/1/19 23:31:47

高欢,字贺六浑,东魏权臣,北齐高祖,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原籍渤海蓨县,因祖上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高欢极具军政天赋,为人内敛,善机谋,善用人,唯才是举,治军严明。

高欢画像

司马光对其评价:“欢性深密,终日俨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制驭军旅,法令严肃。听断明察,不可欺犯。擢人受任,在于得才,苟其所堪,无问厮养;有虚声无实者,皆不任用。雅尚俭素,刀剑鞍勒无金玉之饰。少能剧饮,自当大任,不过三爵。知人好士,全护勋旧;每获敌国尽节之臣,多不之罪。由是文武乐为之用。”

高欢出身于兵户之家,祖上因犯罪移居怀朔镇。其自小生长于边镇,生活环境艰苦,且周围都是鲜卑人,受此影响高欢生活习俗鲜卑化,完全成了鲜卑化的汉人。由于家道中落,高欢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郁郁不得志,直到鲜卑富家女娄昭君委身下嫁,其命运才得到转机,逐渐由社会底层走向上方。

高欢早年参加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其都督。后来叛降尔朱荣,收编其之前的六镇余部,后来协助尔朱荣战败葛荣,并收编葛荣残部,并以山东冀定相诸州为据点,进一步巩固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永安三年,尔朱荣被当时的皇帝杀死,尔朱家族借机起兵讨伐,高欢却选择保存实力没有参与这次行动。尔朱家族残暴不仁不得人心,高欢逐渐产生讨伐尔朱家族的想法。普泰二年,高欢起兵消灭尔朱氏残余势力,实质上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高欢逼走孝武帝,立位孝静帝,并迁都邺城,史称东魏。高欢身居晋阳遥控朝政,控制东魏朝政十六年。

在与西魏连年战争中,因轻敌在东西魏潼关之战、沙苑之战中战败。武定元年,其领兵在黄河北岸与西魏军作战,保河桥,渡黄河,以邙山为阵,迎战西魏军,但先胜后败,几乎全军覆没,高欢败走。武定四年,其率军围攻西魏玉壁,想尽办法,昼夜不停苦攻数十天,终未夺下玉璧,遂忧愤成疾,一病不起。

东魏武定五年,高欢于晋阳病逝。其长子高澄独担东魏大任,后被刺身亡。次子高洋袭位。东魏武定八年,高洋废黜孝静帝,建立齐国,史称北齐。高洋称帝后,追封高欢为太祖献武帝,后被改封为高祖神武帝。

高欢为什么输给宇文泰

高欢和宇文泰这对南北朝时期的枭雄,龙争虎斗了大半辈子,老哥俩到死谁都没把谁给吞并了。后世大家都说宇文泰强于高欢,现在就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说高欢不如宇文泰。

宇文泰画像

一、轻敌。二人在交手初期,高欢所在的东魏的实力是远高于宇文泰所在的西魏的,但是在潼关之战、沙苑之战中因其与部下的轻敌而战败,导致军力下降,使东西两魏实力逐渐拉平。

二、部下不如人。高欢和宇文泰都是识人之人,但是在战争中二者部下的表现却是大不相同。在邙山之战中,宇文泰败给了高欢,彭乐奉高欢命追击宇文泰,但架不住宇文泰的哀求与金钱攻势,便放其逃命去也,气的高欢要砍了彭乐,在大是大非面前拎不清轻重的部下实在是有损高欢的威名。而在河桥之战中,高欢虽然是战胜方,但也是惨胜,因为他损失大将高敖曹,军事高层的牺牲可比兵士的死亡严重多了。

三、子孙教育不如人。查看高欢的家庭成员,你会发现高家真是个大家庭啊,大小老婆一大堆,生的孩子一大堆,窝里斗忙的很,上位者能力是有一些,能斗到最后的能是平庸善类吗?那真是一个赛一个的凶残很戾,残害完自家人残害广大老百姓,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凶名的。再看看宇文泰的儿孙,博学的有,勤俭的有,能力都很强有野心有魄力。最后宇文泰的四儿子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了高欢的孙子北齐第五位皇帝高纬。可见家教是有多么的重要。

以上的分析纯属个人观点,总体来说高欢和宇文泰实力也差不多少,输就输在自己儿孙不争气让人家给灭了。

高欢之死

作为南北朝时期的一代枭雄,高欢的死其实有点憋屈,上岁数是一回事,自己上火窝囊死才是主要的。

韦孝宽画像

话说他上火的主要原因还是源于后世所命名的玉璧之战。那是东西两魏第五次大战,当时年过半百的高欢老当益壮,雄心勃勃,亲率十万大军围攻西魏汾河下游的要地玉壁。守城的是西魏名将韦孝宽,而当时玉壁城中守城兵士不过数千,双方人数差距很是巨大啊。可惜的是,高欢的十万大军,日夜不停轮番攻城,忙的韦孝宽连眨眼的时间都没有,就这样愣是没有拿下玉璧。高欢及其部下的点子也多,西魏守军从汾河取水供城内人马饮用,高欢就派人挖河改道想让城中缺水,一天功夫就完活儿了,所以说人多力量大啊。他又命人在城南堆起巨大的土堆,想人为制造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的效应,让泥土从高处冲入城众,结果人家韦孝宽也是个聪明的,他命人在原先城楼上的两个高亭之间打木柱连成木桥,使木桥一直高于高欢的土山,对高欢的部队又是投大石头又是扔火球的,军民一心,使东魏兵不能靠近城池。

高欢又故意派人对韦孝宽叫号:“你韦孝宽就是搭天那么高的楼,我也能入城取你项上人头!”其实他就是派士兵挖地道,想从城根上挖洞穿涌入城中。结果人韦孝宽在城池周围挖出一条大沟,高欢的兵只要从地道出来就一头跌入长沟中,守城军只要守在沟边,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擒杀东魏军,更损的是,他还命人在长沟内堆满木柴,只要有地道被挖通,地道口暴露出来他就派人往洞口填塞柴草并点燃,然后往地道里扇风,将洞中东魏兵烧死。本来是制敌良方却反过来让自己损失不少人马。前面的失败让高欢又生新计,高欢又用前面安有铁包巨木的攻车撞城,由于攻车无坚不摧,韦孝宽便命人缝制无数巨幔,让士兵撑在两端,随攻车移动,利用以柔克刚的原理,将攻车力量卸去。连番的失败让高欢又气又急,只能另想他法,东魏兵又把易燃物绑在长竿上,点燃,妄图烧掉大幔同时焚着城门。韦孝宽则把利刃缚在长竿上砍断对方的长竿。高欢又一次失败了,老头子明显上火了,想出了狠招,他派人在城墙四周打通了二十条地道,以粗木柱为梁支撑,再用猛火烧,地道内木柱倒塌好多段城墙也随之塌毁。韦孝宽在城墙崩塌处用大树做栅栏,在后面安置尖槊弓弩,战斗力爆棚,东魏兵还是进不去城。在这种情况下,韦孝宽不在保守守城,而是主动出击,他派人夺取了土山的制高点。

高欢见硬的攻不下玉璧,就来软的,派人劝降韦孝宽,结果人家根本不鸟他。反而在高欢允诺的赏格背面亲笔书写“能斩高欢者也按此赏。”射还城外。狠狠的打了高老爷子的脸。

东魏苦攻玉壁五十多天,穷尽办法,一直没有拿下,也该着高欢倒霉,这个时候军队中竟然爆发瘟疫,将士战死病死七万多人,十万大军所剩不到三成,只能灰头土脸的打道回府。高欢这个抑郁啊,郁闷啊,憋气啊,人一有这样的情绪吧就容易生病,果然老爷子气病了,再加上回去后,又是有大星陨落又是日蚀的,古人迷信啊,这都是死人啊不吉利的征兆的,于是老爷子自动对号入座,觉得自己要归西了,这身上的病还没好,心里的火还没退,又添心病,三折腾两折腾,人就不行了,真就是归西了,可怜一代名将就这样把自己折腾死了。

标签: 高欢

更多文章

  • 宇文泰:以成败论英雄 显然比高欢更出色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宇文泰

    宇文泰,字黑獭,武川镇人,武川在内蒙古,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个名字,历史上,武川作为地名,是从拓跋珪迁徙东部的鲜卑贵族进入边境,防范柔然开始的,而宇文泰的先祖,叫宇文陵,是武川镇的第一批居民。宇文世家,原先是南匈奴人,在漫长的岁月里,融入鲜卑族,成立宇文部落,这是个小部落,实力和慕容部、拓跋部,都不在一

  • 宇文泰为什么会选择他的侄子继承皇位?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宇文泰,南北朝

    对宇文泰为何没让他的儿子继承大业,而偏偏选了他的侄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宇文护他是宇文泰的第三个孩子,他当时出生的时候国家正在经历着灾难,所以不算繁荣朝廷中的事情也比较多,人心分散,没有得到很好的统一。因为国家有灾难,所以使当时的百姓都流连失所,很多人没有

  • 宇文泰的政治改革到底是什么样 对西魏造成了什么样的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宇文泰,南北朝

    宇文泰的政治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北齐书·儒林传》曰:诸郡俱得察孝廉,其博士、助教及游学之徒通经者推择充举。射策十条, 通八以上,听九品出身,其尤异者亦蒙抽擢。在北齐孝昭帝时期,要求负责主管北齐朝廷事务的官员,不论是五品以上

  • 宇文泰是如何在关陇地区建立稳固的统治,最终完成北方统一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泰,北周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宇文泰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北魏末年,统治者虽然镇压了各族人民的起义,但其内部矛盾也日益激化。永安元年(公元628年),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三岁的元钊为傀儡皇帝。不久,尔朱荣以此为借口,进军洛阳,立元子攸为帝(孝庄帝),

  • 宇文泰率领的西魏军是怎么打败高欢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泰,南北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宇文泰率领的西魏军是怎么打败高欢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东魏时期有一个将领叫做高欢,这个人仗着当时东魏的实力很强大,所以常常主动去攻击西魏。即便没有将西魏拿下,但是也给他们带来很多的困扰。当时西魏有个大臣宇文泰觉得如果长此以往,一定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很大的灾

  • 宇文泰高欢的关系怎么样?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泰,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魏大将宇文泰高欢是如何成为死对头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瑜曾说过:“既生瑜,何生亮。”一句话便道出了周瑜心中的不甘,他与诸葛亮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奈何生在了同一个时代,只能相互厮杀。其实,历史上这样的CP有很多,而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泰和高欢就是这样的

  • 高欢长子高澄怎么死的?高澄的死和高洋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欢,高澄,高洋,南北朝,

    高澄(521-549年),字子惠,小字阿惠,北齐神武帝高欢长子,东魏权臣。为高欢正妻娄氏所生,自幼聪明过人,具备政治天赋,深得高欢喜爱。十五岁入朝辅政,通过改革官员选举制度,惩治贪贿,整顿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在高欢去世后顺利掌控了东魏政权。高澄对高氏地位的巩固,东魏、北齐间政权的过渡贡献颇大,高欢

  • 玉璧之战的失败原因:高欢太过小看对手韦孝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欢,玉璧之战,韦孝宽,

    玉壁在南北朝时,是极为显要的军事重镇,是东魏和西魏扩展势力,向对方进发的咽喉要道。在140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术最杂、伤亡最多的封建势力争夺战,历史上称为“玉壁大战”。高欢两次折戟玉璧,最终也使得西魏的实力超过了东魏。①骄兵轻敌:作为东魏的实际统治者,3年前邙山之战的胜利

  • 玉璧之战的终结:高欢病故 东魏无力继续进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欢,玉璧之战,韦孝宽,

    五年正月朔,日蚀,神武曰:"日蚀其为我耶,死亦何恨。"丙午,陈启于魏帝。是日,崩于晋阳,时年五十二,秘不发丧。 《北齐书.神武纪》高欢(496-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

  • 北魏两大集团内讧:高欢凭借3万军队击溃尔朱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魏,高欢,尔朱荣,

    从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怀荒镇民杀镇将于景起义开始(见上篇),到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年)止,十年之间,战乱几乎遍于北方各地,其间建号称王称帝者,可稽的在十人以上。他们造成的结局是高欢掌握了魏朝实权。如果进一步查考高欢实力的来源,又可以找到一条简单明了的线索:头一个建号的破六韩拔陵失败后,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