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隋朝李静训的墓开者即死是因为什么?

解密:隋朝李静训的墓开者即死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79 更新时间:2023/12/31 13:44:08

隋朝李静训

李静训,字小孩,是隋朝开国功臣李崇的孙女,她是隋朝周皇太后的外孙女,自幼养在周皇太后的身边,在宫庭之中长大,很受太后的溺爱。于大业四年殁于宫中,时年九岁。

李静训陪葬品

她的家世十分的显赫,世代在朝中为官,屡建军功,是当朝的中流砥柱。他的曾祖父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李贤;祖父李崇也是一代名将,李贤年少的时候就跟随周武帝平定了齐国,之后又跟随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为隋朝的开国创下了不斐的功绩。后来,在与突厥对战之中,以身殉国。隋文帝念着他的军功,对他的儿子李敏照顾有佳,倍加宠爱,后还将自己的外女儿许配于他。他在朝廷中有着很大的权势,官至光禄大夫。李静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集万千宠受于一身出生的。她的母亲是当朝长公主,父亲是朝中重臣,皇帝是他的外祖父,而他的祖父是开国功臣,所以她一出身就注定了她的不平凡。

李静训从小就跟随周皇太后生活在宫庭之内,教养甚好,为人谨尊柔顺之德,是一个典型的高贵小公主,太后十分疼爱她。她离开人世的那年才九岁,殁于宫庭之中。她的死亡,给她的外祖母周皇太后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为了让她死后也能得享尊荣,不必深受苦难。周皇太后给李静训用了极高规格的葬礼,凡是在人间生活所需的东西,周皇太后均一件不漏的给李静训做了陪葬。

李静训墓

李静训墓位于陕西西安的梁家庄附近,经中国社科院的考古专家们鉴定,这座墓是到目前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等级规格最高的隋代墓葬。

李静训墓的墓室是长方形的竖井坑,深度达2.9米。李静训的石棺就被安置在墓室之中,该石棺的造型像是一个真实的宫殿,石棺之前刻有墓志铭。石棺之内是一个微缩型的繁华宫殿,里面有着许多令人大为惊叹的随葬品。有数目繁多的陶俑,自从魏晋以来陶俑虽说已经成为了葬常见的随葬品,但在这个九岁小女孩的墓葬中,却出土了84件陶俑,其中还分为人物俑和兽俑两大类。它的人物俑几乎涵盖了正常宫庭生活中所需要的所有人,如武士,执箕者,文官,男侍和女侍,在这些陶俑之上还涂有各种颜色,以此显得这些陶俑更加明亮生动,而这也恰恰符合了一名九岁小女孩的审美需求。兽俑相对于人俑来说要相对小,但是它也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小动物。

或许是出于女性的需要,李静训的外祖母周皇太后想要给予她最疼爱的外孙女最好的一切,所以在李静训的随葬品中,有许多贵重而精美的首饰,如各种金饰,玉饰,还有琥珀、玛瑙、水晶、玉石等种种不同原料做成的饰品。其中令人叹为观止的一件饰品是挂在李静训脖子上的项链,几百年过去了,在阴暗的地底,这条项链仍是通体华光,颜色亮丽,极有光泽。

李静训 开者即死

李静训是周皇太后杨丽华最宠爱的外孙女,自幼就养在杨丽华的身边,杨丽华对李静训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但是李静训却在九岁的时候就意外死亡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杨丽华内心悲痛异常,于是便给李静训修了一个宫殿一般豪华的墓葬,希望她的孙女儿在地下也能享受和生前一样的生活待遇。

李静训的墓应当是杨丽华一手操办的,她一生浸淫佛法,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为了给她的外孙女儿有个安稳的栖息之所,她将李静训的墓置在当时的万善尼寺中,并仿照舍利的埋葬方式,将舍利放置在石棺之中,并且在石椁和石棺的殿脊之处刻上了“开者即死”的诅咒文字。

“开者即死”,让现在的我们听着感觉毛骨悚然,还会觉得这个诅咒也太狠了吧。但是在当时,这四个字则是体现了周皇太后对李静训的绝对宠爱,隋朝是古代中国王朝中比较信奉佛教的朝代,文帝杨坚在位时更是大兴佛事。人们出于对佛的敬谓,神鬼之说是深入人心的,所以即使有人觊觎李静训墓葬中的东西,但出于内心深处的畏惧也不敢妄动李静训的墓。在五十年代,考古学者们去李静训的墓葬中考察的时候,在发现“开者即死”四个字的同时,还在石棺正面发现了斑斑血迹,这些已经凝固的血迹令人对这四字诅咒更是惶恐,而这些血迹究竟是周皇太后当时的刻意之作?还是真的有后人开棺而死留下的呢?这些问题只能交给历史来回答了。

标签: 李静训

更多文章

  • 隋朝9岁公主墓为何能如此豪华?隋代小公主李静训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李静训

    李静训,九岁的女童,字小孩,陇西成纪人。曾祖父李贤,祖父李崇,父亲李敏。外祖母为周皇太后杨丽华。李静训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大业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静训殁于宫中,年方九岁。乐平公主杨丽华十分悲痛,厚礼葬之。1957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们在西安城西的梁家

  • 李静训的墓陵为什么会是石制宫殿?3000妃子为其守陵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静训,隋朝

    此鲜卑女孩9岁,住石制宫殿,1400年无人能碰,3000妃子为其守陵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是个传说:在她的墓地总能听到女人的哭声,盗墓者因此闻风丧胆,1400年竟无人敢碰。这不是传说:她只有9岁,鲜卑族,今甘肃天水人,住在地下一座石制宫殿里,3000妃子曾为

  • 一代功臣虞庆则遭人陷害被杀 虞庆则的评价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一代功臣虞庆则

    虞庆则是北周、隋朝的大官。其家族世代都是北方的豪强,虞庆则本姓鱼,在南北朝年间,因为他的父亲,虞庆则举家迁入内地。那么,关于虞庆则简介是怎样的呢?虞庆则画像在东汉末年时,在农民大起义的打击之下,汉室朝廷开始衰败,全国局面一片混乱,而边缘之地的少数民族开始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建立自己的政权。就是在这一

  • 虞庆则:皇帝面前别抢功 不然你会死的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虞庆则

    隋文帝杨坚做了皇帝之后,内忧外患都很严重。内忧自不必说,废掉一个七岁的孩子自立为帝,搁谁都不会服气。外患呢,北有突厥,南有陈国,突厥屡屡寇边,陈国皇帝虽然没什么野心,但也时不时地有伺机偷袭搞一把的心思,所以,内乱逐渐平定之后,杨坚最想解决的就是突厥和陈国这两个外患的问题。解决陈国,实现自汉以来的第一

  • 杨素平定并州杨谅叛乱:隋炀帝登基后面对的麻烦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谅,杨素,隋炀帝,

    宣华夫人懒睡起床,重施粉泽,再画眉山,打扮得娇娇滴滴,宫人报称驾到。她含羞扑在门前:“陛下万岁,臣妾陈氏朝贺!”新皇帝搀扶到寝宫,排上宴来。这杀父奸母的杨广,史称隋炀帝。炀帝与宣华把酒欢畅,她浅挑微逗,旖旎可人。炀帝壮年,风流倜傥。他俩我瞧你看,风情全露,携手蹦床,再演高唐故事。杨约汇报,炀帝嘉奖。

  • 隋文帝死后汉王杨谅起兵为何失败?杨广是如何迅速拿下杨谅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朝,杨谅,杨广,杨素,杨坚

    我们接着说隋炀帝这个系列。隋文帝死后,杨广先是将他的大哥杨勇弄死,同时派屈突通带着隋文帝的诏书去召汉王杨谅回朝,企图将汉王骗回京都。这位汉王我们在前面也介绍过,是文帝与独孤皇后五子中最小的一位,也就是杨广的小弟。隋文帝对这个小儿子十分宠爱,封其为汉王,任并州总管。这个并州下辖52州,地域辽阔。杨谅身

  • 隋朝杨谅为何会造反?杨坚之子杨谅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朝,杨坚,杨谅,杨广

    杨谅(575年-605年),别名杨杰,字德章,小字益钱,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第五子,隋炀帝杨广同母弟,隋朝宗室。封汉王。仁寿四年(604年),因不满其兄隋炀帝杨广即位,于是起兵造反。不久被杨素率兵击败,之后被幽禁至死,享年三十岁。人物生平受父宠爱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受禅登基,建立隋朝

  • 隋朝宗室大臣杨秀简介,历史上杨秀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秀,隋朝

    杨秀(573年—618年),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隋文帝杨坚第四子,隋炀帝杨广同母弟,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开皇元年,册立为越王。出任柱国、益州总管、西南道行台尚书令,册封蜀王。入朝为官,担任检校内史令、右领

  • 洪秀全已经失去了手里的权力 洪秀全是如何扳倒杨秀强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洪秀全,杨秀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洪秀全和杨秀清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攻下永安城,洪秀全封王之后,他似乎就已经从权力的中心离开了,一直到后来太平军定都天京,洪秀全的权力已经快没了,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说呢?早在永安封王之前,杨秀清就曾经来了一出“天父下凡”的闹剧,而洪秀全竟然还承认了。

  • 虞世基是如何成为奸臣的 隋代文学家虞世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朝,中国,虞世基

    虞世基(?—618),隋代书法家,文学家,虞世南的哥哥。字茂世,一作懋世,会稽余姚(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父虞荔,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幼沉静,喜愠不形于色,博学有高才,能写书法,尤善草隶。拚命谄媚隋炀帝,先后任光禄大夫、内史侍郎,生活豪奢。在内史侍郎任内,与牛弘、苏威、宇文述等六人共同参与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