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睿为什么会自动交出兵权?最终善终

梁睿为什么会自动交出兵权?最终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98 更新时间:2023/12/22 13:18:27

很多人都不了解梁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古代有这么一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一个人如果没有利用价值了,往往会被杀掉。在古代,很多大臣再为皇帝办完事后,由于功高震主,很多时候为了国家的稳定,皇帝往往会杀掉大臣。

在隋坚时期就有一个大臣深知这个道理,最后躲过了这一劫难,得以善终,他叫梁睿。梁睿是北周时的名将,当时由于谦在四川发生叛乱,朝廷便命令梁睿担任三军大元帅,去平叛这场叛乱。

梁睿的攻势势如破竹,他兵分多路攻打王谦,王谦的主力就这样被歼灭了,但是王谦逃走了,逃到了益州,梁睿便下令先攻打成都。王谦便派他的大将达奚惎坚守成都。但是达奚惎怎么会是梁睿的对手,达奚惎根本就抵挡不住梁睿的攻势,很快就投降了。

王谦一看成都守不住了,便尽带着几个亲兵又逃跑了,逃到了新都县。但是王谦被新都县的县令发现了,县令便把王谦抓住,献给了朝廷。就这样轰轰烈烈的王谦叛乱就被平叛了。

梁睿平叛成功后,朝廷便封梁睿为上柱国。而且梁睿并不是一个只会杀人的大将,他治理地方同样很在行。他在四川施展仁政,获得了老百姓的忠心拥护。当时的皇帝是北周静帝宇文阐,但是当时的大权都握在杨坚的手上。梁睿也知道杨坚已经有做皇帝的资本了,便顺应天下大势,拥立杨坚称帝,杨坚非高兴。

但是梁睿一直手握重兵,而且还得到了百姓的拥护,这让杨坚心里颇为忌惮,杨坚便要求梁睿会京城。等到梁睿回到京城时,他看见杨坚亲自来迎接自己,知道这是杨坚在暗示自己已经功高盖主了,便在第二天就辞官了,杨坚立刻就答应了。在之后的日子了,杨坚始终优待梁睿,梁睿也得到了善终。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谈论到这里了。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指正。

标签: 梁睿隋朝

更多文章

  • 王颁攻灭陈国后将陈霸掘墓食骨?为什么陈氏后代没有怨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

    王颁攻灭陈国后将陈霸掘墓食骨?为什么陈氏后代没有怨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中国历史上,不共戴天的仇怨最多也就是将对方灭族,如果仇人已经去世,大不了就像伍子胥惩罚楚平王一样,开馆鞭尸,算是报仇洗恨的极点了。但是在南北朝时期,隋朝大将军王颁攻灭陈国后,竟然将陈国开国皇帝陈霸

  • 王颁是如何报复陈霸先的?比掘坟挖尸更过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霸先,陈朝

    陈霸先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589年,陈国灭亡,王颁直接率领一群人来到陈霸先坟前,掘坟挖尸(不得不感概,古人泄愤的方式就是这么暴力,李自成的起义军挖了明朝祖先的坟,顺治又挖了多尔衮的坟,可见古人视死如视生),只是王颁做的更过分:人们在给自己儿女取名字的

  • 赵绰文言文原文翻译,赵绰,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

    赵绰,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稍以明干见知,累转内史中士。父艰去职,哀毁骨立,世称其孝。既免丧,又为掌教中士。高祖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寻迁掌朝大夫,从行军总管是云晖击叛蛮,以功拜仪同,赐物千段。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

  • 赵绰被称为隋朝时期的“包青天”,不惜以死维护公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绰,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谈论起历史上的清官,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宋朝丞相包青天。包青天原则性非常强,秉公执法,在法律正义面前包青天连驸马都敢杀。不过在我国历史上,同样还有一个人和包青天一样的斌公执法、公正不阿,那就是赵绰。赵绰是隋朝时期的执法大臣,赵绰十分注重司

  • 赵绰:他是隋朝版的“魏征”,一生正直刚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绰,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绰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赵绰南北朝末期生人,担任隋朝大理寺的大理正,相当于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赵绰在主事期间,因为其办事公允、执法刚直不阿,隋朝全国上下的司法工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清正廉明。而且,赵绰更让人佩服的,是对隋文帝杨坚也敢直言不讳,有时为了原

  • 宇文承趾是什么人?宇文承趾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承趾

    宇文承趾(?—619年),隋朝历史人物。宇文化及第二子。因为其父宇文化及和其叔宇文智及都是隋炀帝杨广的心腹,宇文承趾和其兄宇文承基被破格任命为禁卫军将领。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发动江都兵变,弑杀隋炀帝,引得天下共怒,受到李密、李神通、窦建德等的不断进攻。公元619年,宇文化及率残部逃到了齐

  • 王世充奉隋炀帝命率兵讨伐,击杀了格谦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到了江都,接见前来拜谒的江淮地方官,专问献礼多少,献礼多的超升郡丞、郡守,献礼少的一律给予停职的处分。江都郡丞王世充献上铜镜屏风,便提升他为江都郡通守。历阳郡丞赵元楷献上美味食品,从此郡县地方官竞相搜刮百姓的财物来充实贡献。平民百姓外遭盗贼掠夺,内受郡县逼赋,生计全部断绝,再加上饥荒断粮,开始

  • 格谦是什么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格谦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朝,农民起义

    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隋末厌次(今山东省惠民县东南)人。自称燕王十二年,为王世充所败。格谦(?-616)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隋末厌次(今山东省惠民县东南)人。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起兵反隋,以豆子冈(今山东惠民县境)为根据地展开斗争,众至十余万人。自称燕王,为王世充所败。他牺牲后,余部由高开道率领

  • 《偈七首其一》隋朝 释法泰,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释法泰

    古代很多诗人喜欢钻研禅理,王维就是半官半隐,他的很多诗都有禅意,比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一生多次被贬,也逐渐地喜欢参禅论道,他曾说,“以文章接才子,以禅理说高人,风仪甚雅,谈笑多味。”苏东坡更是愿意与佛家高僧交流,自己也写过一些感想,比如“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

  • 隋文帝之次弟杨整生平简介,杨整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整

    蔡景王杨整,汉族。文帝四弟,隋炀帝叔叔。周明帝时以武元军功,赐爵陈留郡公。位开府、车骑大将军。人物介绍蔡景王杨整,隋文帝之次弟也。文帝四弟,唯整及滕穆王瓒与帝同生,次道宣王嵩,次卫昭王爽并异母。整,周明帝时以武元军功,赐爵陈留郡公。位开府、车骑大将军。从武帝平齐。力战而死。文帝初居武元之忧,率诸弟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