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蠡与韩信的悲惨命运:忠臣为何都没有好下场?

范蠡与韩信的悲惨命运:忠臣为何都没有好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85 更新时间:2024/1/14 2:42:41

范蠡韩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为勾践谋划二十余年,灭掉了吴国,报了会稽之耻,继而称霸中原。可勾践复兴越国后,因功封为上将军的范蠡却及时逃走了。他逃到齐国时写了一封信给越国的宰相文仲,劝这位与范蠡一同辅佐勾践的功臣赶快逃走。信上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文仲自觉灭吴功高,越王勾践不会亏待他,故不听范蠡劝告继续留下侍奉勾践。不久果然被勾践不容,受赐剑自刎而死。这样悲惨的下场,两百五十年后,忠于刘邦、不肯谋反的韩信与之如出一辙。据此,后人创作了一副对联纪念之:狡兔死,走狗烹,古往今来只韩信。飞鸟尽,良弓藏,激流勇退有范蠡。

这副对联也有另一种版本是:狡兔死,走狗烹,古往今来只韩信。功业成,身亦退,寻仙访道有张良。对联里的韩信,就是指帮助刘邦夺得大汉天下的一代名将韩信。据说他在被刘邦妻子吕后诱杀之前,也发出了类似“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韩信的这种感叹世人都不难理解,因为刘邦如若没有拜军事天才韩信为大将军,就不可能打败兵强马壮、实力远远大过自己的项羽,大汉政权也就无从建立。

可功高震主的韩信却被吕后、萧何骗至长乐宫悬钟室,吞下身首异处的苦果,也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经典成语。请看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详细记载: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髃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如果当初韩信听从谋士蒯通的计策,取刘邦而代之,中国的历史将会出现怎样一种全新篇章?韩信惨剧到此为止,我们回头还来说识时务的范蠡。

据民间传说,范蠡当年逃走时,携美女西施一起隐居齐国,改姓名为“鸱夷子皮”——指古代牛皮做的酒器。为安全计,范蠡又迁徙至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西北,继续经商治产,“十九年中三致千金”,终成巨富,自号“陶朱公”,高寿而善终。因为范蠡足智多谋,经商有道,广为世人知,后代许多生意人都供奉他的塑像,尊陶朱公为民间财神——中国商人的圣祖。已故作家沈从文老家凤凰古城有一户人家曾贴出一副对联总结道:

范蠡识务成巨贾悟空求佛得真经。

本来,写到这里,可以画上句号了。可是我转念一想,还有话说。严格地说,范蠡、文仲、韩信三人,文仲和韩信是铁心不二的忠臣,范蠡虽然不算叛臣,至少也不能算忠臣吧?可是作为“认死理”的忠臣的文仲、韩信,最终下场却是身首异处;而“识时务”的范蠡中途脱逃,最终结果却携得美人归,赚得是钵满盆满,千百年来受人景仰。再联想到中国历史上,似乎忠臣都没有好结果,就连忠言都感觉逆耳,有时天下的道理真是说不通。

标签: 范蠡韩信命运好下场

更多文章

  • 西施与范蠡的故事:西施曾给范蠡生了一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西施,范蠡

    西施与范蠡是什么关系?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大夫文种献灭吴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与范蠡设计:“得临浦苎萝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国勘察美女,他来到苎萝村,遇到了郑旦和西施一对姊妹花,他爱郑旦,更爱西施,一次假面舞会的误会中,

  • 西施下落之谜 美女西施曾给范蠡生了一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施,范蠡

    西施下落之谜: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大夫文种献灭吴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与范蠡设计:“得临浦苎萝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国勘察美女,他来到苎萝村,遇到了郑旦和西施一对姊妹花,他爱郑旦

  • 商圣范蠡与西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范蠡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范蠡简介,范蠡,西施,范蠡与西施

    范蠡,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范蠡简介:范蠡 ,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 帮助李世民登基的十个人,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公瑾,刘师立,独孤彦云

    李世民可以成功登基,离不开在他身边的十位能人异士。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在公元632年玄武门附近射杀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立自己为太子,后来在同年八月李渊让位,李世民成功登基。那么当时李世民的身边有哪十个人呢?这些帮助李世明成功夺取帝位的人在后来都有着怎样的待遇呢?这十个人分别是长孙无

  • 才妙绝伦的范雎怎么死的:为什么他没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雎怎么死的

    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个才妙绝伦的人,他学富五车,胆识过人,经常替秦王出使东方各国。在范雎的游说之下,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被瓦解,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范雎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名相,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不过,范雎为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妒忌。身为宰相却对有功之人妒忌,这并非什么好事。据说,秦国名将白起就死

  • 战神白起之死:秦昭襄王和范雎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起,秦昭襄王,范雎

    在战国这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年代,武将成为影响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战国后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激烈战争,诞生了白起、李牧、王翦、廉颇这四位著名军事将领。而在后世的各种评价中,白起通常被认为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公元前257年,在杜邮,也就是如今的陕西省咸阳市地区,白起被秦昭襄王赐剑命其自刎,标

  •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拜才能之士范雎为客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他是秦惠王儿子,母亲是有名的宣太后。在公元前307年的时候,秦武王,也就是秦惠王的长子,他在洛阳和大力士孟说进行比赛,两人比赛举龙文赤鼎,但是秦武王在举鼎的时候胫骨被鼎给砸断了,不幸去世。秦武王的突然死去,而且他又没有儿子,于是乎为了太子之位发生了很多政治斗争。秦昭襄王

  • 范雎与白起有什么恩怨要进谗言杀死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范雎与白起

    战国时代,不仅名将辈出,靠一张嘴折服群雄的辩士也大有人在,秦国后期的范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范雎是魏国人,自负有才,便四处游说诸侯,希望他们接纳自己的建议,但是都没有成功。只好屈居魏国一个叫须贾的大夫手下做门客。有一次,范雎跟随须谷出使齐国,齐王很赏识他的才能,便重赏于他。须谷将此事报告给了魏国权贵魏

  • 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要拜范雎为秦国客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范雎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称作为秦昭王。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为秦所做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秦昭襄王姓嬴,属于赵氏,明为则,又名为稷,稷的本意是百谷之长,又有社稷江山的意味。因此历代的君王把为稷奉为谷神,可

  • 范雎为什么进谗杀白起?范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雎

    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个才妙绝伦的人,他学富五车,胆识过人,经常替秦王出使东方各国。在范雎的游说之下,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被瓦解,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范雎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名相,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不过,范雎为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妒忌。网络配图身为宰相却对有功之人妒忌,这并非什么好事。据说,秦国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