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安史之乱祸首之一的史思明称过帝吗?

解密:安史之乱祸首之一的史思明称过帝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20 更新时间:2024/1/10 12:21:23

史思明,703年出生于营州柳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史思明的样貌不扬,但是他懂六蕃语。他与安禄山为同乡人。史思明的职位是军阀、叛军的首领,他建立了燕国形成割据,是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号称大圣燕王、燕帝,年号为应天、顺天。史思明是宁夷州人,原名叫阿史那,名崒干,因为有战功给,所以唐宣宗赐名为“思明”。史思明年少时和安禄山是一起在营州柳城长大的,在成年之后,两人还是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不久之后,两人同时被唐政府封为捉生将。后来史思明又在一次得到了提升。史思明骁勇善战,胸怀才略,因此受到唐宣宗的赏识,大为赞扬他。史思明能到得到唐宣宗的重用,一跃而成唐朝的将军,这都是凭借他的骗术了得,才有了这样的职位。

在安史之乱后,安庆绪杀了安禄山称帝后,他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感到不满。于是想要找机会除掉史思明。而同时史思明也想将范阳占为己有,不想再被安庆绪控制。之后史思明就向唐廷奉上归降书,降顺归唐了。但这其实是他故意假装归降的,为了就是能够再起,并复叛称帝。在乾元二年五月,史思明更改国号大燕,并自称应天皇帝,年号顺天,立妻子辛氏为皇后,封儿子史朝义为怀王。史思明最后的死是被他的儿子谋杀而死的,死于761年,时年58岁。

史思明,宁夷突厥人,居住子啊营州柳城,他的外貌不扬,但他懂得六蕃语。天宝初年,他战功累累,被唐宣宗封为将军。之后安禄山反叛,略定河北,史思明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八万人的兵队。之后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在魏州自称大圣燕王。那么史思明怎么死的呢?他是被谋杀还是病逝的呢?在上元二年,也就是761年,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与他的部将谋杀,所以史思明是死于谋杀的,只是这个人是他的儿子,最亲的人。

史思明的军队是在安史之乱中最残暴的队伍,每次攻陷,都将杀光所有人。在史思明称帝之后,他乘胜攻陕州,但被唐军抵挡在姜子坂一代,使史思明的军队出战不利,于是史思明大怒。这使他的儿子史朝义畏惧,骆悦等人也因兵败感到惧诛,于是力劝史朝义先下手。史朝义起先不敢答应,骆悦等人就威胁说要投降唐军。于是史朝义思虑再三便点头示诺。当夜,骆悦等人就持刀进入史思明宿营中,正当这时,史思明做梦惊醒,就起身上厕所,听到有声音,便翻墙逃走,但还是没兵将射中坠马。于是骆悦挥手,兵士把史思明捆个结实,幽禁在柳泉驿。史朝义见到骆悦后,就忙问有没有伤着圣人,骆悦回答没有后,一行人便伪造史思明诏书,让史朝义继位。为了扫除后患,骆悦用绳子勒死了史思明。

史思明,初名崒干,是宁夷突厥人,史思明的外貌不扬,但懂得六蕃语,所以他是一个人才,然而他在军事方面确实是相当厉害,被唐宣宗重用,并担任了将军。之后在安史之乱后,他自己称帝,成为了燕帝。最后史思明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和部下骆悦等人谋害而死。史思明墓位于丰台区王佐乡林家坟村西约100米处,1981年春进行发掘,挖出之后发现墓当时已被破坏了。地面有高大的封土堆,被当地百姓称之为“大疙瘩”。农民长年在此取土,封土取尽后露出汉白玉石块和石条。史思明的墓室带双耳室,由汉白玉砌成,东西长有5.54米,南北宽有5.05米。耳室仅西侧保存着有痕迹,长3.1米,宽2米,缺残部分高2.4米。墓道为斜坡的样式,长20.6米,宽3米。墓道相对约100米处有双阙。墓道的末端有相对的壁龛4个,并有壁画残片。

在挖掘史思明墓中的出土器物有鎏金铁马镫、鎏金铜坐龙、铜铺首、玉册等等,象牙化石的带饰等珍贵物品有数十件。其中的玉册是由汉白玉磨制而成,长有28.4到28.6厘米,宽2.8到3.2厘米,厚1.2到2.1厘米。玉册每枚都满刻字有11个,共计252字。根据史料的记载,史朝义在洛阳宫玉芝殿中将史思明杀死后,用骆驼将他尸体从洛阳驮回范阳,根据出土玉册的记载来看,宝应元年五月十八日丙申,史朝义才宣布史思明遗诏,并为他发丧下葬,谥号为“昭武皇帝”。

标签: 史思明安史之乱安禄山

更多文章

  • 古代战争:“安史之乱”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史之乱,李光弼

    唐王朝收复两京以后,安庆绪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唐肃宗决定派大军 进剿安庆绪。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归谁 统率呢,论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 权力太大,故意不设主帅,却派了一个完全不懂打仗的宦官鱼朝恩

  • 解析安禄山史思明的关系 对史思明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禄山,史思明

    安禄山、史思明两人有什么联系呢?史思明703年出生,宁夷州人,居住在营州柳城。是唐朝的军阀,后成为叛军。安禄山,703年,营州人,他的职位是军阀,后成为叛军。从这里可以看出,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人是同乡人。史思明像史思明年少的时候,与安禄山一起在营州柳城长大,在两人成年以后,还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不久两人

  • 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是被儿子谋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思明

    史思明,703年出生于营州柳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史思明的样貌不扬,但是他懂六蕃语。他与安禄山为同乡人。史思明的职位是军阀、叛军的首领,他建立了燕国形成割据,是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号称大圣燕王、燕帝,年号为应天、顺天。史思明是宁夷州人,原名叫阿史那,名崒干,因为有战功给,所以唐宣宗赐名为“

  • 安史之乱秘闻:唐肃宗欲想密除史思明被识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思明

    安史之乱迫使唐朝逐渐式微,为日后消亡埋下伏笔。今天,小编想为大家介绍一下安史之乱中,不太引人瞩目的史思明。关于安史之乱,我们一般对安禄山了解的比较多,知道其阴险狡诈,凶狠残忍,还知道他是个二三百斤的大胖子。但是关于史思明,一般人就不太了解了。史思明其实原来并不姓史,而是姓阿史那,名干,是阔面碧眼的突

  • 史思明有几个儿子?他的妻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思明

    史思明(703年-761年),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干。史思明是唐朝安史之乱的首领之一,他和安禄山一起发动了这场叛变。安史之乱使唐朝后期开始走下坡路,一向繁盛的局面也逐渐消失。史思明是突厥人,会六蕃语,和安禄山是从小长到大的玩伴,一直跟随在安禄山左右,是安禄山的心腹之一。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后

  • 史思明作为安史之乱的二号人物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史思明

    还不知道:史思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安史之乱是唐朝玄宗时期有名的重大兵变事件,这场兵变的发生,直接将唐朝从兴盛转到了衰亡,兵变平息之后,唐朝的经济渐渐的下滑,到了后来唐朝和周朝各占一般的疆土。而且唐朝的疆土也被各个藩王分封,变成了一个

  • 安史之乱的中,安禄山集团的二号人物,史思明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安史之乱的中,安禄山集团的二号人物,史思明是什么样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安史之乱是唐朝玄宗时期有名的重大兵变事件,这场兵变的发生,直接将唐朝从兴盛转到了衰亡,兵变平息之后,唐朝的经济渐渐的下滑,到了后来唐朝和周朝各占一般的疆土。而且唐朝的疆土也被各个藩王分封,变成了

  • 李光弼是什么出身?他是怎么“诱骗”史思明上千良驹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光弼,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光弼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孙子兵法·势篇》有言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意思是,凡是擅长作战的人,都会以正兵御敌,以奇兵制胜。善于用奇兵的人,其方法变化莫测,如江水一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在敌众我寡的时候,

  • 李光弼真的是史思明的天敌吗?一物降一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光弼,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光弼真的是史思明的天敌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759年,史思明杀掉安庆绪,成为伪燕第三位皇帝,开始了安史之乱的下半部分。安禄山很强悍,独领三镇节度使,也是叛乱的发起者,但他身后的史思明才是叛军的核心力量,也是李唐朝廷最难缠的对手。宇宙万物,相生相克,不

  • 为什么安禄山的名气比史思明的大?史思明不也是主要人物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史思明,唐朝

    你真的了解史思明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想起安史之乱,人们最先想起的就是安禄山,至于另外一个主角史思明,人们提起的次数并不多。安禄山与史思明同样在755年起兵叛乱,两人也都在叛乱中自称皇帝,最后都是因为儿子谋权篡位所杀。甚至对比战绩,史思明打仗方面要更甚安禄山一筹。那为什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