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秘闻:唐肃宗欲想密除史思明被识破

安史之乱秘闻:唐肃宗欲想密除史思明被识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20 更新时间:2024/1/23 6:55:31

安史之乱迫使唐朝逐渐式微,为日后消亡埋下伏笔。今天,小编想为大家介绍一下安史之乱中,不太引人瞩目的史思明

关于安史之乱,我们一般对安禄山了解的比较多,知道其阴险狡诈,凶狠残忍,还知道他是个二三百斤的大胖子。但是关于史思明,一般人就不太了解了。史思明其实原来并不姓史,而是姓阿史那,名干,是阔面碧眼的突厥人,史思明是唐玄宗赐给他的姓名。史思明与安禄山为同乡兼好友,虽其貌不扬,但十分聪明,懂六种少数民族的语言,通晓各族习惯秉性,为其后来能顺利控制蕃将、镇抚边疆提供了条件。

网络配图

史思明不仅生性残暴,骁勇善战,而且反复无常,为人十分狡诈。他第一次展露头角并成为唐朝的将军,就是靠着他出色的骗术和胆量。

公元736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还叫做阿史那干的史思明因欠债走投无路,逃亡到北边的奚族控制地区。奚族人一向排外,他们捉住史思明后,奚王本来想杀死他,可史思明却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说:"我是大唐王朝派来和亲的使者,你们杀了我,将惹下大祸!"奚王看他一副镇定自若的神态,竟然真的被他唬住了,竟然以贵宾礼节接待他。

奚王畏惧唐王朝的势力,决定派300人跟随史思明去朝拜大唐皇帝。史思明对奚王提出,要表示诚意就要派出最有名的奚族琐高(一种将领的称谓)去。奚王不敢违抗,便让琐高同往。当他们快到平卢时,史思明先秘密派人告诉平卢守将裴休子说:"奚族人派琐高和精锐将士一起来了,他们嘴上说是去朝拜皇帝,实际是来偷袭平卢的。"

裴休子信以为真,在奚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行突袭,将琐高俘虏,押送到幽州节度使那里。节度使非常高兴,当即上表称赞史思明。此后史思明官运亨通,不久就升任将军。

史思明反复无常,后来跟随安禄山反叛,安禄山死后,他与安庆绪产生矛盾,于是又宣布投降朝廷。唐肃宗大喜,立即封史思明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驻节幽州。但史思明并不是真心投诚,他"外示顺命,内实通贼",不断招兵买马,引起唐肃宗警觉。乾元元年(公元758年)5月,经过李光弼推荐,皇帝派乌承恩为特使,以宣谕慰问为借口,伺机杀掉这个居心叵测的反贼。

网络配图

乌承恩是史思明老上司的儿子,还曾投降过史思明,二人颇有些交情,他还是力劝史思明归附朝廷的人之一,连他的儿子都在史思明手下任职。758年六月的一天,乌承恩一行抵达幽州,史思明特意安排乌承恩住进了自己的官邸。

乌承恩还挺敬业,多次在晚上打扮成妇人,进入诸将家里进行"策反"。没想到这些蕃将对史思明很忠心,转头就向史思明告发。由于没有实证,史思明也下不了手。

一天晚上,史思明很有人情味地吩咐乌承恩的儿子去看望一下父亲。父子二人畅谈多时,眼看已经深夜,乌承恩四顾无人,用一种激动而低沉的嗓音告诉儿子:“吾承上命除此逆胡!事成后我就是节度使!”

话刚刚说完,没等到他的儿子表达激动的心情,只听床下传出了一阵冷笑,随后两个人从床底下窜了出来。原来,这是史思明安排的两个人,已经在黑乎乎的床底下埋伏了大半夜了。两人随着打开房门,招呼伏兵一拥而入。随后在乌承恩的行李中搜出了许多东西,有李光弼让乌承恩邀同大将阿史那承庆一起刺杀史思明的信;还有一本小册子,上面列满了要杀的史思明心腹党羽的名单。

网络配图

史思明等贼将大怒,大呼:“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陛下,而想要杀死我?”乌承恩是个怂包,咕咚跪下,不停磕头,说这些都是李光弼的指使。史思明大怒,于第二天召集将士百姓集会,当众用棒子打死了乌承恩和他儿子以及从属两百多人,重新反叛。

史思明还派人上表质问朝廷为何要这样做,为再次招抚他,唐肃宗赶紧推卸责任,遣使宣慰说:“此非朝廷与光弼之意,皆乌承恩所为。杀之,甚善!”但这样已经招抚不了史思明了,759年5月他自称应天皇帝,国号大燕,改称范阳为燕京。

史思明虽然狡诈,但他的残暴却最终要了他自己的命。史思明部是安史叛军中最残暴的队伍,每攻陷郡城,都杀光老弱男丁,以壮丁为挑夫,把妇女奸淫殆遍,凶淫无比。761年春,史思明因儿子史朝义筑成稍微慢了一些,就极其愤怒,扬言要杀死史朝义及其部将。结果史朝义先下手为强,与部将一起将史思明谋杀。只过了两年皇帝瘾,这个乱世枭雄终于死于非命!

标签: 史思明

更多文章

  • 史思明有几个儿子?他的妻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思明

    史思明(703年-761年),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干。史思明是唐朝安史之乱的首领之一,他和安禄山一起发动了这场叛变。安史之乱使唐朝后期开始走下坡路,一向繁盛的局面也逐渐消失。史思明是突厥人,会六蕃语,和安禄山是从小长到大的玩伴,一直跟随在安禄山左右,是安禄山的心腹之一。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后

  • 史思明作为安史之乱的二号人物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史思明

    还不知道:史思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安史之乱是唐朝玄宗时期有名的重大兵变事件,这场兵变的发生,直接将唐朝从兴盛转到了衰亡,兵变平息之后,唐朝的经济渐渐的下滑,到了后来唐朝和周朝各占一般的疆土。而且唐朝的疆土也被各个藩王分封,变成了一个

  • 安史之乱的中,安禄山集团的二号人物,史思明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安史之乱的中,安禄山集团的二号人物,史思明是什么样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安史之乱是唐朝玄宗时期有名的重大兵变事件,这场兵变的发生,直接将唐朝从兴盛转到了衰亡,兵变平息之后,唐朝的经济渐渐的下滑,到了后来唐朝和周朝各占一般的疆土。而且唐朝的疆土也被各个藩王分封,变成了

  • 李光弼是什么出身?他是怎么“诱骗”史思明上千良驹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光弼,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光弼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孙子兵法·势篇》有言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意思是,凡是擅长作战的人,都会以正兵御敌,以奇兵制胜。善于用奇兵的人,其方法变化莫测,如江水一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在敌众我寡的时候,

  • 李光弼真的是史思明的天敌吗?一物降一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光弼,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光弼真的是史思明的天敌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759年,史思明杀掉安庆绪,成为伪燕第三位皇帝,开始了安史之乱的下半部分。安禄山很强悍,独领三镇节度使,也是叛乱的发起者,但他身后的史思明才是叛军的核心力量,也是李唐朝廷最难缠的对手。宇宙万物,相生相克,不

  • 为什么安禄山的名气比史思明的大?史思明不也是主要人物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史思明,唐朝

    你真的了解史思明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想起安史之乱,人们最先想起的就是安禄山,至于另外一个主角史思明,人们提起的次数并不多。安禄山与史思明同样在755年起兵叛乱,两人也都在叛乱中自称皇帝,最后都是因为儿子谋权篡位所杀。甚至对比战绩,史思明打仗方面要更甚安禄山一筹。那为什么安

  • 杜甫《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过宋员外之问旧庄,杜甫

    古诗《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年代:唐作者: 杜甫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作品赏析【注解】:原注:员外季弟执金吾见知于代,故有下句。《唐书》:来之问,字延清,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公故居在偃师,故过之间旧庄。【朱注】本集:开元二十九年,

  • 仙宗十友之一的宋之问,在历史上人品真的很差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之问,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之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初唐诗歌大咖宋之问的口碑历来很差,这是因为他做人太不讲究,基本上是谁有权有势就依附谁,哪怕是张易之、张昌宗这样的奸臣也无所谓,不爱惜自己的羽毛。这一点,是没什么争议的,但是笔者想说的是,加在他身上的有些劣迹,其实也有莫须有的嫌

  • 为什么说宋之问是唐朝最无耻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之问,唐朝

    你们知道宋之问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唐朝时期,国力强大,文化强盛,盛况空前,无论经济、文化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内政安稳、对外开放,思想也是空前的开放,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篇、名流千古的诗人,在初高中语文课本上居于首要地位,是孩子们最头疼之处。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称帝后,

  • 才气卓然的诗人宋之问,为何被称为文中败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宋之问

    唐朝诗人宋之问在后世名气不大,但在其生活的初唐时期却是盛名远播的大诗人,与沈佺期合称“沈宋”。他虽然才气卓然,但人品极其低下,是典型的文人中的败类。宋之问是山西汾阳人,家里兄弟三个,他是老大。哥仨分别继承了父亲宋令文的三样绝活:二弟宋之悌勇力过人,三弟宋之逊精于书法,宋之问则继承了父亲的文采,写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