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安禄山的名气比史思明的大?史思明不也是主要人物吗?

为什么安禄山的名气比史思明的大?史思明不也是主要人物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3 更新时间:2024/1/20 2:53:22

你真的了解史思明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想起安史之乱,人们最先想起的就是安禄山,至于另外一个主角史思明,人们提起的次数并不多。

安禄山与史思明同样在755年起兵叛乱,两人也都在叛乱中自称皇帝,最后都是因为儿子谋权篡位所杀。甚至对比战绩,史思明打仗方面要更甚安禄山一筹。

那为什么安禄山的名气要比史思明大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相比于正史,其实人们更加的关注趣闻故事,安禄山身上的故事性比较强,但是史思明身上的故事不多

杨玉环是唐玄宗时期的故事生产主流,人们的目光更多的放在她的身上,安禄山作为杨玉环的干儿子,自然更加的吸引人们的关注。

从公元744年,成为平卢节度使的安禄山有了上朝议事的资格,通过朝中的人脉,安禄山攀上了杨家这棵“大树”。因为善于讨人欢心,安禄山成为了杨玉环的养子,但是按照年龄来算,杨玉环还要比安禄山要大上16岁。

因为攀上了这一层关系,安禄山在李隆基的心中地位更高,在朝堂中的地位也更加牢固。

当安禄山为了讨好李隆基,故意说在胡人的眼中母亲比父亲更重要,哄得李隆基当场要杨家的小辈和安禄山结拜时;史思明才刚刚因为安禄山的关系得以面见李隆基。

相比于安禄山已经站在了“娱乐制造”的前沿,此时的史思明还在安禄山的手下当差,身上也没有什么引人关注的故事。这样一对比,人们对安禄山的关注点也就低了很多。

在安禄山带着军队叛乱之时,史思明还只是安禄山的手下,再勇猛也只是手下

安禄山讨好了李隆基十几年,并且在此期间积攒了大量的叛乱资本,在公元755年,安禄山结束了他用三百多斤的“肉”跳舞哄李隆基开心的生活,正式向大唐宣战。在安禄山的带领下,“安史之乱”拉开帷幕,大唐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动荡生活。

但是“安史之乱”的头是安禄山开的,史思明这时还只是安禄山手下的一员猛将,负责帮着安禄山开疆拓土。史思明在这次的叛乱中表现的十分的勇猛,打下很多漂亮的胜仗,只是这些功劳最终都算在了安禄山的头上,毕竟他才是叛军的带头人。

至于史思明立下的功劳,自然会有安禄山去替他结算。这就是主将与手下的区别。

八年的安史之乱,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前面几年,后面几年去关注的人就少了。

安禄山在叛乱后,因为形势一片大好,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唐朝的好几块领土,在第二年就在洛阳登基称皇帝了,国号大燕。实际上安禄山起兵的第二个月就登基了,因为他起兵叛乱是在755年的十一月,安禄山登基是在756年的正月初一。

而史思明登基是在759年的正月,此时距离安史之乱的平定还有不到4年的时间,距离安禄山登基已经过了3年。而且史思明也没有登基称帝,而是称为大圣周王。等到759年的四月,安禄山才自立为大燕的皇帝。而且大燕这个国号,还是安禄山先用的。

但是在这时,安史之乱基本上已经快要结束了,人们的关注度也降下去了。就像唐朝建国289年,人们的关注都在前面的盛世一样,安史之乱的关注度也全部集中在前面。

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到公元763年结束,总共历时8年;安禄山只活跃在前面两年,在公元757年,安庆绪通过侍卫李猪儿将安禄山害死。但是因为安禄山的名气比较大,又是叛乱的领军人,人们对他的讨论热度也超过了史思明。

标签: 史思明唐朝

更多文章

  • 杜甫《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过宋员外之问旧庄,杜甫

    古诗《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年代:唐作者: 杜甫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作品赏析【注解】:原注:员外季弟执金吾见知于代,故有下句。《唐书》:来之问,字延清,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公故居在偃师,故过之间旧庄。【朱注】本集:开元二十九年,

  • 仙宗十友之一的宋之问,在历史上人品真的很差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之问,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之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初唐诗歌大咖宋之问的口碑历来很差,这是因为他做人太不讲究,基本上是谁有权有势就依附谁,哪怕是张易之、张昌宗这样的奸臣也无所谓,不爱惜自己的羽毛。这一点,是没什么争议的,但是笔者想说的是,加在他身上的有些劣迹,其实也有莫须有的嫌

  • 为什么说宋之问是唐朝最无耻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之问,唐朝

    你们知道宋之问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唐朝时期,国力强大,文化强盛,盛况空前,无论经济、文化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内政安稳、对外开放,思想也是空前的开放,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篇、名流千古的诗人,在初高中语文课本上居于首要地位,是孩子们最头疼之处。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称帝后,

  • 才气卓然的诗人宋之问,为何被称为文中败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宋之问

    唐朝诗人宋之问在后世名气不大,但在其生活的初唐时期却是盛名远播的大诗人,与沈佺期合称“沈宋”。他虽然才气卓然,但人品极其低下,是典型的文人中的败类。宋之问是山西汾阳人,家里兄弟三个,他是老大。哥仨分别继承了父亲宋令文的三样绝活:二弟宋之悌勇力过人,三弟宋之逊精于书法,宋之问则继承了父亲的文采,写得一

  • 一生都在努力讨好武则天的宋之问,后来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之问,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宋之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唐朝有个叫宋令文的人,史书记载他:“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宋令文有三个儿子,他便将“三绝”倾囊相授给儿子们,每人继承一样。其中宋之问专攻文词、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而今天要说的,就是老大宋之问。宋之问继承

  • 那位努力讨好武则天的诗人宋之问,骆宾王曾帮他改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之问,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宋之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以前的时候,有个特别有名的诗人叫宋之问,他曾经考上官了,当过员外郎,但是却因为很多的事情和意外很多次遭到了排挤,失去官职。后来有一次他又被贬了,在换地方的时候路过了途中经过江南那个地方,就到了当地很出名的一个寺庙去逛了逛。有一天

  • 骆宾王的结局是什么?宋之问在哪里巧遇骆宾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骆宾王,宋之问

    公元684年,武则天正式摄政,杀了不少李唐王朝的人,其中包括她自己的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徐敬业等人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投到其部下,并为其写了有名的声讨武则天的檄文《代李敬业讨武氏檄》,历数武则天的多项罪状。后来讨武一方兵败,徐敬业和骆宾王不知去向

  • 宋之问:大唐人品最差的诗人,揭秘他与武则天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之问,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宋之问的故事。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这两句诗,可以把每一个游子弄得泪水盈盈。可惜,宋之问算得上是大唐第一品行不端正诗人。宋之问长得挺拔英俊,偏偏又文采绚烂。有个词语叫赋诗夺袍,就出自宋之问。宋之问与一帮文人在武则天面前写应

  • 唐代宋之问之渡汉江赏析,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代,渡汉江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

  • 唐诗题大庾岭北驿如何赏析,宋之问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题大庾岭北驿

    题大庾岭北驿,唐代宋之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借景抒情,引用一则“雁过梅岭”的奇妙传说,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