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笑里藏刀”的发明人,李义府为何敢如此的嚣张跋扈呢?

“笑里藏刀”的发明人,李义府为何敢如此的嚣张跋扈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833 更新时间:2023/12/6 7:53:07

李义府,唐高宗的宠臣,成语“笑里藏刀”的发明人,《旧唐书》称其“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着于心,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称为人猫”。

别看这个李先生人品不强、笑里藏刀,文章却写得超有文采,算是个有才无德的典范。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剑南道巡察大使出巡途中偶然发现了这个“人才”,便推荐到朝中,从此李义府为官之路高奏凯歌,到贞观末年,一直做到了监察御史。后来,他凭借文学才华,又做了太子李治手下的一支金笔,起草各种政治文件,深得李治的赏识。

李治做了皇帝后,想立武媚娘为皇后,眼见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老臣顽固反对,高宗很是恼火,善于揣摩圣意的李义府马上站出来带头拥护,最终硬是通过了把武媚娘立为皇后的政治决议。李义府如此卖力,自然让唐高宗和武则天十分欢喜。试想一个国家的两个最高领导都喜欢的人,仕途怎能不顺?于是李不久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赐广平县男爵,俨然成了朝中大红大紫的政治人物。眼见有最高领导给自己撑腰,李猫也就更加肆意骄横。

洛州有一个妇人淳于氏,因通奸被判刑入狱。有一次,李义府到监狱视察工作,偶然见此女姿色过人,就把当时大理寺的厅级干部毕正义找了来,要求其想办法把淳于氏的罪名尽快洗刷掉,然后从监狱弄出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后来被人捅到皇帝那儿,高宗听后要求严查大理寺官员。李义府知道后,心想,若是毕正义把自己吐出来,那还得了?于是马上派人到毕府,告诉毕正义,为领导尽忠的时候到了,只要他能够把嘴永远地闭上,李义府保证会善待毕家老小。为了保全一家人,毕正义这个马前卒只得选择上吊自杀。死人嘴里无招对,毕正义一死,李义府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御史王义方实在看不下去,给高宗上了道折子,指控李义府杀人灭口,要求严肃处理李义府。控告皇帝身边的红人,能有什么好下场?唐高宗把王义方贬到了莱州。

不久李义府升任中书令,进封河间郡公,官势更加火热。为了来钱更快些,李义府召开了全家内部会议,在会议上,李义府做出了重大决定—全家总动员,一起卖官。于是其母亲、妻子、儿子、女婿齐上阵,大张旗鼓明码标价地卖起了官,其府第门庭若市,每天往来送礼掏钱的络绎不绝,都想攀上李义府这棵大树,讨个一官半职。

这让另一位中书令杜正伦心里很是不爽,眼见自己原来的下属不仅和自己平起平坐,还盖过了自己的势头,这还了得!于是便暗地里与自己的心腹中书侍郎李友益商量,要给李义府整些材料,搞掉他。可消息不慎走漏,李义府就来了个先发制人,跑到高宗面前打了个小报告,说杜正伦造谣中伤自己。高宗找来杜正伦和李义府当面理论,双方互不相让。唐高宗本想偏袒李义府,但眼见朝中大臣多支持杜正伦,于是做了个样子,各打五十大板,两人都被贬为刺史。李义府虽然被贬,但不到一年,这位被“问责”官员又堂而皇之地杀回京城,做了吏部尚书,不久就又官复原职了。

官复原职后,他又突发奇想,打算改葬祖父,墓地选在永康陵的旁边。永康陵是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墓地。李义府把祖父墓地选在此,无疑是想炫耀一下自己在皇帝面前多么有权势。

李义府示意附近各县调派丁夫、牛车为他祖父修建陵墓。当地的县令们闻风而动,纷纷征集大批丁夫,昼夜不停地劳作。更有甚者,高陵县令张敬业由于长期奔波于工地之上,积劳成疾,最后倒在了工地上,因“公”殉职。这次声势浩大的迁葬活动,有出力的,也有出钱的。自王公以下的各级官员,争先恐后地向他赠送迁葬所需物品。一时间,从灞桥到三原七十多里的道路上,赶来迁葬的车马,浩浩荡荡,人欢马叫,络绎不绝,“武德已来,王公葬送之盛,未始有也”。

面对“入则谄言自媚,出则肆其奸宄”的李义府,百官很是忌惮,高宗也感到这个属下做得实在有些过分,总给自己闯祸。于是高宗对李义府耳提面命说:“听说你儿子、女婿都不谨慎,罪过很多,我都替你压下来了,没有拿到朝堂上公开。你回去教育教育他们,不要老这样干。”李义府一听这个,马上变了脸色,脖子上的青筋都鼓了起来,反问高宗:“是谁和您说了这些?”高宗说:“这也是我的意见,你又何必问我怎么知道的呢?”这段对话,足见高宗是如何包庇纵容这位宠臣的,可是这位宠臣就是不领皇帝的情,不仅一口咬定自己是如何如何廉洁,还想追查告密者,不过高宗还算不错,没有把告密者供出来,要不告密者肯定会被李义府报复了。

后来,在李义府母丧期间,有一个风水先生说李义府宅第有“狱气”,需要花掉两千万钱,才可以消灾辟邪,除晦气。李义府信以为真,为了免除牢狱之灾,更加急切地收敛钱财,中饱私囊。当时,高宗对其恩宠,准他初一、十五休假在家哭丧。于是李义府利用这个机会与风水先生悄悄溜到东城,登上古冢瞭望风水。此事被人发现,告发他“窥觇灾眚,阴怀异图”。

高宗听说后,终于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包养情人、卖官这些“小事”,皇帝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不能给臣子搞“禁欲”;但臣子就是不能搞谋逆,这可是皇帝最为忌讳的,向皇帝的权力挑战纯粹就是找死。高宗命司空和司刑太常伯查办此事,经核查,李义府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于是高宗下旨,称其“蓄邪黩货,实玷衣冠;捻恶嫉贤,载弓政道”,把他“遐弃”了。

集卖官、渎职、结交阴阳师、轻慢哀礼等罪名于一身的李义府,被长期流放到巂(guī)州(今四川西昌),其子女也受到了不同惩处。消息传出后,朝野上下敲锣打鼓,一片欢呼之声。

过了两年,唐高宗改元乾封,要大赦天下,但赦令规定:长期流放的人不许赦免。李义府气急败坏,忧愤而死。当时朝廷自“义府流放后,朝士常忧惧,恐其复来,及闻其死,于是始安”,可见这位李义府的威势是如何让人忌惮了。不过,如果没有高宗的支持,李义府怎能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呢?

标签: 唐朝李义府

更多文章

  • 本是奸邪之人的李义府如何靠着“拍马屁”当上宰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义府

    隋文帝时,太史令袁充上奏说:“隋朝开国以来,白昼渐长、夜晚渐短,一定是朝廷的功业感动了上天,才出现这种前所未有的吉兆。”隋文帝听后很高兴,下令改年号“开皇”为“仁寿”。袁充为讨好隋文帝不惜篡改、捏造天文观测结果,全国工匠可就倒霉了,因“白昼渐长”,他们的工时也不断加长。隋炀帝非常喜欢大臣裴矩,因为裴

  • 神一样的存在!传说中的茶圣陆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陆羽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唐代着名的茶学专家,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

  • 你不知道的茶圣:从陆羽开始茶与文化结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陆羽

    相传陆羽南下,一路考察了各地的茶叶,并且品鉴了很多泡茶泉水,曾著《水品》一文。一天,陆羽正在扬子江河畔考察,刺史李季卿碰巧遇见了陆羽,便邀请他同船而行。李季卿告诉陆羽说,听闻用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泡茶非常好,便派遣了随身小吏驾船前往取水。陆羽画像小吏取水回来时候不小心将打满的江水洒了一半,为了掩人耳目

  • 茶经中一共记载了茶圣陆羽设计的几种茶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茶经中一共记载了茶圣陆羽设计的几种茶器

    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之后,得到了世人推崇,唐代年间名声大噪。皇帝认可陆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封陆羽为官,陆羽拒绝了。据说,积公和尚擅长品茶,他不仅能品尝出茶的种类,也能品尝出沏茶用的水。陆羽画像当时,积公和尚品茶的本领世人皆知,并称他为“茶仙”。唐代宗听闻后,对积公和尚品茶技巧十分好奇,碰巧代宗嗜

  • 明治陆军三羽乌之一:日军参谋总长川上操六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川上操六,日本,参谋长

    川上操六(1848.12.6-1899.5.11),子爵。萨摩藩藩士出身。 鹿儿岛县人,陆军大将。毕业于藩校造士馆。早年参加鸟羽、伏见之战。甲午战争时期的日军参谋次长,对华谍报的总负责人。与桂太郎、儿玉源太郎并称明治陆军三羽乌。历任藩兵分队长、近卫营长、少校、步兵团团长、仙台镇台参谋长、大校、参谋本

  • 陆羽之前没有“茶”字?谜一样的陆羽和唐朝喝茶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陆羽

    陆羽之前没有“茶”字?谜一样的陆羽和唐朝喝茶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爱喝茶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陆羽的大名,他的代表作《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的专著。陆羽在自传中写道:字鸿渐,相貌和仲宣、孟阳一样丑陋;说话结巴就像相如和子云一样。这里的仲宣是“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孟阳是张载,

  • 史上最伟大的弃婴!茶圣陆羽的传奇人生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陆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茶圣陆羽。中国人常说平常生活不过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然是一种饮品,但是他们算在中国人家常生活之中,足以见得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几千年以来,中国也是最早发现茶、烹食茶的国家,这种源于上古时代的古老饮品,早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

  • 揭秘茶圣陆羽的悲惨人生 陆羽后来是怎么走向开挂之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陆羽,茶圣

    很多人都不了解茶圣陆羽的人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要说人生悲惨,没有人比茶圣陆羽的出生更糟糕了。陆羽被尊称为“茶圣”,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的专著“茶经”,成为盛唐著名隐士,连皇帝都想找他品茶聊天谈人生,那是后来的事情了。陆羽本是个无名无姓的弃儿,成为陆羽,也是他成年后给自

  • 李渊为什么赐徐茂公李姓 历史中记载的他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渊,徐茂公

    电视剧《隋唐演义》中,那个牛鼻子老道徐茂公用兵如神,先是瓦岗寨的军师,后是大唐军师的徐茂公,是一个出神入化的人物,是一个就和诸葛亮、吴用一样羽扇纶巾,掐指运算的军师人物。徐茂公指的就是著名的李勣,其实这也不是他原来的名字,他本来名为徐世勣,但是后来李渊赐他李姓,就改名叫做李世勣,但与唐太宗李世民有避

  • 隋唐传奇人物徐茂公:被武则天掘墓砍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徐茂公

    隋末唐初,涌现了很多名将,比如秦叔宝,程咬金等,还有一个人也很厉害,那就是《隋唐演义》里的徐茂公,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徐茂公这位传奇人物。李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演义小说中一般称之为徐茂公,是一位诸葛亮一类的半仙级人物。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