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蝗虫抱草而死竟是寇准拍皇帝马屁?不要冤枉他

蝗虫抱草而死竟是寇准拍皇帝马屁?不要冤枉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02 更新时间:2024/2/17 4:13:45

近日听某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的音频,内中讲到真宗朝的五个宰相。在介绍寇准时,说他是个直性子,倔脾气,使得太宗、真宗皇帝对他是又气又爱。爱他能办事啊,气他不给皇帝面子,喜欢争执啊。某次,实在无法忍受他了,将之贬到地方去做官,眼不见,心不烦,闹得个清净。

网络配图

没想到,这寇准到了地方,似乎是终于有时候静下来心来思考人生了,终于把如与皇帝相处想通了,因此,在某次蝗灾之时,报告说咱这的蝗虫,都抱草而死啊,这是天子您的福气,是祥瑞啊!主持人以此事例,来说明,直如寇准者,在遇到挫折时,也是会缩头的——当然,此事例只是为了证明,寇准再次回朝之后,又故态萌发,什么皇帝不皇帝,我认为不对的,就要跟你争个真假——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听完之后,我把抱草而死四个字记了下来。因为主持人觉得,这也算是寇准的“谄媚”之言了。为了取悦皇帝,而编造假象、制造所谓祥瑞啊!

但这真是寇准在谄媚吗?真的是要出祥瑞,所以蝗虫抱草而死?或者是蝗虫抱草而死,就是祥瑞?

网络配图

咱查了一下,发现,蝗虫还真有抱草而死的,且绝不止寇准那时有啊。

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宋州奏蝗一夕抱草而死。《旧五代史·五行志》

康熙五十六年(1716年)州邻县秋蝗入州界,不食禾皆抱草而毙。《清史稿·灾异志》

由上可见,在宋之前,蝗虫也抱草死,在宋之后,也有。而据现代人的研究,蝗虫之所以抱草,爬到草的顶端,自己屁股朝上脑袋朝下,那么紧紧地抱着,是因为其神经系统受到真菌的侵蚀——真菌为让自己的孢子在最高处从而传得最广,故有此一着——可真神奇啊。

网络配图

但寇准那时不知道啊,以他的思维,将之祥瑞,是完全正的呀。蝗虫都死了,不祥不瑞吗?

如此看来,寇准只是用了一些比较好听的词,描述了一下事实而已,并非拍皇帝马屁啊。

标签: 寇准

更多文章

  • 促成"澶渊之盟"的名相寇准,为什么沦落到归葬故乡都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寇准

    促成"澶渊之盟"的名相寇准,为什么沦落到归葬故乡都不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有不少在用人之际善于识人,善于用人。天下安定时过河拆桥,铲除功臣的皇帝,刘邦,朱元璋就非常典型。打天下时对大将宽容,得天下后翻脸无情,韩信就指责刘邦兔死狗烹。为将者是这样,而为相者也不能完全避免这样的结

  • 刚正不阿的寇准,为什么会有人说他奢侈无度?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寇准,北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寇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寇准是北宋著名得到政治家,担任北宋真宗宰相时,主张真宗亲征抗辽,在“澶渊之役”中战功卓越。为人刚正不阿,礼贤下士,不趋炎附势,敢直言进谏,因此被其他的大臣排挤陷害,最后导致他两次被罢相,后来又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在雷州时

  • 寇准逼宋真宗御驾亲征,最后的结局不言而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寇准,北宋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寇准的故事。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20万大军,进大宋境内劫掠,北宋朝臣惊恐不已,参知政事王若钦甚至提出,迁都金陵。便在这危难之际,刚刚担任宰相1年的寇准站了出来,对宋真宗道:“要是抛弃太庙太社,人心崩溃,天下

  • 寇准为北宋做出很多贡献,为何结局如此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寇准,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寇准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自古以来,新皇登基后,为了笼络人心,都要封赏天下、给大家加官晋爵。对于这个问题,刘娥没花费一钱一物,就把群臣给征服了。原来,丁谓倒台后,很多官员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丁谓大权独揽时,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很多官员都给丁谓递过表示

  • 刘娥和寇准有相同的目标,为何他们不能好好合作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刘娥,寇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太后和寇准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平乐》正在热播,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很多人对这一时期内的人物和事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下除了热衷于讨论宋仁宗的真爱以外,刘太后和寇准的不和也被人拿来讨论。刘太后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中的反派女配原型,但是在正史中,她却

  • 让苏东坡一见钟情的杭州雏妓王朝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东坡

    “欲把西湖比西子”———那么,令苏东坡为之心动的这位美人又是谁呢?《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首诗首脍炙人口,世代流传,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所作。一代文豪落笔挥洒自如,杭州西湖的秀丽风光跃然纸上,这不足为奇。但是下句笔锋一转,将西湖的风光

  • 苏轼和王朝云的故事:暮雨思卿,惟有朝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轼,王朝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苏轼和王朝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岭南惠州有一方清丽秀美的湖泊,风景极似杭州西湖,当地人也把它叫做西湖。一座小山依傍湖边,也叫孤山。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可见一片苍翠的松树林,林中寂立着一座小亭——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出自北宋著名文人苏东

  • 历史上的刘娥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娥

    正史记载刘娥为十六国时期,前汉国昭武帝刘聪那位以美丽贤德著称的武宣皇后。但是今人所称之刘娥,通常指的是北宋宋真宗皇后,宋仁宗时期的太后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刘娥虽然并不确定就是这位皇后的名字,只是民间戏曲中的称呼,但是因为流传范围极广,渐渐的也就指代章献明肃皇后刘氏了。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在历史上的评价不

  • “狸猫换太子”的事实真相 刘娥并未杀害赵祯生母李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娥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庞氏带着刘娥回到了娘家。刘娥年龄稍长时,学会了击鼗,并将击鼗作为谋生手段。刘娥长到14岁时,家人便

  • 章献皇后刘娥为何与宋真宗进行地下恋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章献皇后刘娥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庞氏带着刘娥回到了娘家。刘娥年龄稍长时,学会了击鼗,并将击鼗作为谋生手段。刘娥长到14岁时,家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