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轼与辛弃疾的异同是什么 苏轼的画有什么特色

苏轼与辛弃疾的异同是什么 苏轼的画有什么特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1 更新时间:2024/1/16 18:12:09

辛弃疾,我国南宋时期的豪放派诗人,生于金国,他的词中有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因为国家常年征战,战斗的精神也随处可见。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辛弃疾画像

苏轼的词,被誉为“为词立法”突破了以往词的传统作法,扩大的词的意境,而辛弃疾继承了苏轼在词上的改革,并将他继续发展,将词功能发挥到最大。而且苏轼与辛弃疾都属于豪放派的诗人,且都是性情中人,在词的创作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苏轼的词与传统的词作有很大的差异,词多表现的自由旷达。他在题材、风格上都做了重大的突破,将语言演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在词的创作中,加入了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日常生活、人生哲理的描写,宣泄自己的情感。而且苏轼受到儒家和道家的熏陶。

辛弃疾的词多显豪健悲愤,辛弃疾满腹爱国的热性,却壮志难酬,让他产生了矛盾,内心痛苦不堪。他的词已经不限于苏轼时期的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日常生活、人生哲理的描写,内容扩大了很多,题材也宽阔了很多,凡是能写入学的东西,辛弃疾都将其写入其中,书写他难酬的壮志之志。

辛弃疾在言语技巧方面也有突破,他的词形式松散,句意连贯,在注重节奏和语气的基础上,句子写的比较长,不拘泥于套路。有人评价他们,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

苏轼送别词有哪些

大家也都知道,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一波三折,多有不顺。而离别又是人这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情。离别,无法决定,无法选择。有生有死,就会有离别。这样一件具有浓重悲伤色彩的事情,对于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的苏轼来说,更是增添了一种忧思,是人生中的一大憾事,难免会生出许多的感慨。那么苏轼送别词又是什么样的呢?

苏轼像

历史上,苏轼送别词,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有三首:

1、《临江仙送钱穆父》

2、《蝶恋花·雨後春容清更丽》

3、《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也非常著名的送别诗。

其实,仔细品读苏轼送别词,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点以及苏轼的写作技艺。比如,在苏轼的送别词中,出现过很多意象。很典型的是花木,例如:柳絮,茱萸和竹。在《满庭芳》和《菩萨蛮》中,苏轼就用到了柳树和柳絮,而在《浣溪沙》和《西江月》中,又很自然地用了茱萸,而竹子,作为当时文人墨客所追捧的,自然少不了。另外,在苏轼的送别诗中,也经常出现鸟兽,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构造意境。马、鸿雁、鹤都曾被作为过意象,表达作者的感情。比较常见的是气象,雨、雪、甚至是风都作为意象。例如,在《菩萨蛮》、《浣溪沙》和《青玉案》中都多次出现与,雪,和风这气象类的作为意象。

苏轼的送别词每一首都是经典之作,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轼的画有什么特色

苏轼,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别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豪,其诗、词、赋、散文成就都非常的高,而且擅长书画,苏东坡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虽然苏轼的画作流传至今的不多,但是也足以奠定苏轼在绘画上的地位,可以说苏轼的画作堪称豪放派的经典作品。

苏轼的《枯木怪石图》

苏轼的画作流传至今的只有《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在抗日战争期间流失到了日本,现在被日本的私人收藏,《潇湘竹石图》一开始并不知道是苏轼所做,后来经过鉴定一般都认为这幅画也是苏轼的作品,经过几番波折现在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苏轼的画作大胆创新,强调神韵相似,而不拘泥于形似,可以说能够很好的抒发心中的感情与想法,苏轼倡导“文人画”,批评院体之匠气,所以受到了现代美术界的推崇。可以说苏轼的画作成为了一个新画派形成的标志。

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中一棵枯木从一个怪石之下挣扎伸展而出,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可以说是苏轼内心的写照,虽然整幅画作之中构图简单,但是却呈现出一种孤傲险怪的气息,让人觉得生活中纵使有那么多的不如意,但是终究抵挡不住生命的伸展坚毅。

苏轼的《潇湘竹石图》构图也非常的简洁,但是意蕴却非常的雄厚,让人觉得意味无穷,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丛竹子和几块怪石,但是让人有一种如阅千里江山的感觉,展现了苏轼广阔的胸襟。

苏轼的诗有哪些

苏轼,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艺术家。一生所作的诗词无数,因所处时代的不同,宋朝这个时期最为有名的还当属宋词。当宋词出名并不代表宋诗的没落,在介绍苏轼的诗之前,先来普及一下诗和词的区别。

题西林壁

首先,诗、词的区别主要针对的是古代文学创作,如果不是古代文学创作,两者便没有什么区别。

其次,诗、词出现、兴起的时间段并不是相同,诗词,既然诗在前,词在后,很明显诗的出现早于词,在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便是唐诗和宋词,通过这个便可以清晰的分出诗的兴起在唐朝,而词的出现却是在唐朝末期,兴起于宋朝。

最后,从格式上来说,诗的格式较为整齐,可分为五言和七言,形式又分为绝句和律诗。词比起诗的要求便显得宽松的多,在格式上没有过多的要求,字数上也没有绝对的限制。

那么大文人苏轼所创作的名诗都有哪些呢?我们根据上述的描述的不同,细细参阅他的作品,发现他的诗的确不多,《题西林壁》便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歌描述了作者苏轼站在庐山中,从不同的方向观其形状,眼中的庐山形象却大不相同。通过这首词,苏轼想借这首诗表达出人们看待一件事,不要刻意带有自己的情感去看待分析,而应该尽量跳脱抽离出来,作为第三人的身份去看待,这样才能辨识清楚事物的真实面貌,不会因为自己的局限而进行了误解。

苏轼小妾有哪些

苏轼一首追悼亡妻的《江城子》让人不禁潸然泪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妻子去世多年,苏轼仍作诗哀悼,表达相思,与对待亡妻相比,他对姬妾的态度,实在是大相径庭。

苏轼与小妾画像

北宋时期,阶级地位矛盾突出,作为官宦之家的地位低下的女子,结局更是不想而知,苏轼作为一名官大夫,对待姬妾的态度,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苏轼为人豪放,对待姬妾的态度也不过如此,姬妾对于苏轼来说,不过是私人的物品。

在苏轼多次政治仕途不顺,被贬南下的时,他都将身边的姬妾送人,甚至已经怀有身孕的也不能逃脱被送人的命运,结局可想而知,他们的反抗并没有引起士大夫们的反省,苏轼的一位朋友蒋某前来探望,无意间发现苏轼一名姬妾,名叫春娘,十分喜欢,想要用一匹马与苏轼交换,苏轼却还不犹豫的答应了,最后春娘撞树而死。类似事件不胜枚举,可见,苏轼对于当时的姬妾们无情无义。

常伴苏轼身边的一名姬妾—朝云,深得苏轼心,陪伴苏轼流放,过穷苦的生活,为苏轼生儿育女,却并未被扶正,死后仍以姬妾之名下葬。

可见,当时士大夫们虽然风流倜傥,但是对姬妾们却并不尊重的,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着积极密切的关系,阶级间的冲突,封建思想的束缚,都造成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标签: 苏轼辛弃疾

更多文章

  • 辛弃疾杀人如麻,二十岁便以五十人勇闯五万人大营取首级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说到辛弃疾我们都知道他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辛弃疾一生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豪放诗词,其恢弘气势不减北宋时的苏东坡,并与东坡并称为“苏辛”。辛弃疾在文坛上创造了南宋无以伦比的高峰,但这并不是辛弃疾的初心。如果我们走进早年的辛弃疾可能会发现他与文人毫不贴边的另一面:一个杀人如麻,刀头舐血的铁血战将

  •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壮词,字字血泪,句句断肠,可悲可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辛弃疾

    南宋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的美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

  • 一代豪放派爱国词人辛弃疾郁郁不得志的政治生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辛弃疾

    “层楼风雨暗伤春,烟柳斜阳独怆神;多少江湖忧乐意,漫呼青兕作词人。”这首七言绝句,道尽了辛弃疾一生的悲歌、忧愤、抑郁和哀乐。爱国词人辛弃疾,是继北宋苏轼之后,又一豪放派大家,与苏轼并称“苏辛”。宋高宗绍兴十年,辛弃疾出生于山东历城,当时北方已沦陷,他自小饱读诗书表现杰出,在祖父辛赞教以“不忘故国”的

  • 辛弃疾为什么被称为“词中之龙”?25首诗词中见真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辛弃疾

    辛弃疾为什么被称为“词中之龙”?25首诗词中见真情!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他是词人,也是将领;他文能横槊赋诗,武能上马斩贼;他被称为“词中之龙”,他与苏轼合称“苏辛”,和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他致力于收复故土,恢复山河,一生未休,他是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他的作品

  • 大宋诗人辛弃疾,无论是用剑还是用笔他一直在战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辛弃疾

    大宋诗人辛弃疾,无论是用剑还是用笔他一直在战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词有婉约之美,有豪迈之壮。他以词赋闻名于世,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精忠大义,与岳飞齐名。论文采词作,与苏东坡不相上下。他写杀敌报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男儿到死心如铁,看

  • 岳飞和辛弃疾: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符合“儒将”形象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岳飞,宋朝

    你真的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符合“儒将”形象的人,舍此两位,更有其谁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提起"儒将"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想起诸葛亮,觉得他文采飞扬,而且还能出谋划策,率兵打仗,但是严格的来说诸葛亮只能叫做文臣或是谋士,儒则儒之,没有将的成分,毕竟整天摇鹅扇的诸葛亮不会武功,虽

  •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曾率50人怒闯金军5万人大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辛弃疾,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辛弃疾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对于“战狼”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两年来由于电影《战狼》的火热,我国军人英勇无畏,敢于只身深入虎穴拯救同胞的举动,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震撼,为之倾倒,实乃当之无愧的“战狼”。然而,像这样的“战狼”,我国的历史上也有这非

  • 临终时大呼“杀贼!杀贼!”,爱国诗人辛弃疾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辛弃疾

    辛弃疾是与苏东坡双峰并峙的豪放派词人,被人称为“词中之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他不仅词写得好,还练就一身好武艺,而且谋略过人,胆识惊人,在万马军中来去自如,与“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的李白一样,都是能文能武、尚义任侠、快意恩仇的人。若单论武功谋略,辛弃疾是要强过李白的,毕竟

  • 历史上文武双全的辛弃疾,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辛弃疾,南宋

    在历史长河中,辛弃疾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有很多,每个时期都有指定的代表人物。比如说汉朝初年的萧何,张良,唐朝初期的魏征,房玄龄等。著名的武将也有很多,我们熟悉汉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卫青,霍去病能力在中国古代名将里面都可以排进前

  • 重用辛弃疾的权相韩侂胄,历史上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侂胄,南宋

    关于韩侂胄究竟是善是恶,其实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在这里也不敢妄下论断。《宋史》中将他与蔡京、黄潜善等人同挂名于奸臣之列,批判他大权独揽、打压道学、燃起战火导致民不聊生等等一堆罪状。然而,当我们平静下来审视他这一生所为,却又发现他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是个胸有大才的政治高手,也是个给大宋背锅的可怜人。韩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