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官在宋朝是什么地位?连狄青这样的牛人都要低头做人

武官在宋朝是什么地位?连狄青这样的牛人都要低头做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56 更新时间:2024/1/27 22:04:29

宋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两宋,整个文官集团都歧视武官,这当然与太祖赵匡胤有关,太祖是从五代十国过来的,目睹一个个军事强人黄袍加身,他自己也抢了周家的江山。感触很深,每每夜阑人静,想着江山永固,只有重文抑武,于是用〝杯酒释兵权〞让武将名宿回乡养老。并给后世子孙定下重文抑武的国策。

宋朝重文抑武是有些变态的。比喻说狄青吧,狄青靠军功起家,是北宋第一猛将,在西北战场九死一生。所以他被宋仁宗任命为枢密使(相当于军事委员会主席),结果遭到全体文官的抵制。因为枢密使这官,尽管是个军职,却一向由文官担任。于是文官变着法儿弹劾他。但狭青军功太大了,这些捕风捉影的罪名,宋仁宗也不大相信。后来这些文官开始编些歌谣,让街头儿童传唱,有一首歌是这样的:

〝汉似胡人胡似汉

改头换面总一般。〞

什么意思?因为狄青是汉人,却姓狄。古代狄人不就是胡人吗?那狄青肯定是胡人的后代,现在他同胡人打仗,就等于同自己的同族打仗,那能放心吗?他会不会谋反?同时,狭青因为少时犯罪,脸上被刻了个囚字。所以狄青为了遮羞,总是戴着一个铁面具,披头散发上场,这改头换面的模样,不正和胡人一样么?

这首歌传到狄青耳朵里,把狄青气得差点背过气来。

文官们背地里都说狄青是〝狗生角〞,只因为狄青出身卑贱。宰相文彦博弹劾狄青,要把狄青赶出京城。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抢白道:〝太祖也是周世宗的忠臣〞。意思是太祖当初就是作为枢密使,抢了周世宗子孙的皇位的。

有一次韩琦要杀狄青的一个手下叫焦用,狄青求情说〝他有军功,是个好男儿。〞韩琦说〝东华门唱名的状元朗才是好男儿。〞暗讽狄青没考取功名,不算好男儿。文官们就这样三天两头在仁宗那里变着法儿玩弄狄青,最后仁宗实在没法,架不住文官集团的狂轰烂炸,就给了狄青一个虚职,把他下放到乡下去了。

类似狄青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宋朝,文官被杀的很少,顶多打打板子或者流放,武官却经常被杀,包括岳飞这样有战功的人。韩世忠为了自保,不得不离开京师,告老还乡。

从中华五千年历史来看,宋朝从来就是个领土不完整的朝代,面积在大一统王朝里最小。因为带兵打仗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所以有出息的孩子不愿当兵,愿当兵的都出身粗鄙,做兵油子混口饭吃。边疆出问题,就花钱买平安,给别国送〝岁币〞,一直想收回的故土幽云十六州,终宋一朝也没打下来。宋朝可能是当时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但经济实力并没有转化为国防力。国防羸弱不堪。皆因重文轻武所致。在整个重文轻武的氛围下,武官在朝廷日子都不好过,所以只能低调,以求自保。

标签: 武官宋朝

更多文章

  • 为北宋立下赫赫战功的狄青,为什么会被文官集团猜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狄青,北宋

    狄青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北宋仁宗景祐五年,党项首领李元昊建西夏、自立为帝。当消息从苍茫的西北传至富庶的关中后,宋仁宗当即下诏征讨西夏。于是这般,北宋的边境线上又燃起了一段新的战火。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松散的宋军一如之前数次大战那般——被敌军轻易击溃。连战

  • 为北宋立下不世战功的狄青,为什么会受到欧阳修的迫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欧阳修,宋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狄青的故事。国有城兮城四方,城有君兮仁以长。今年一部热门电视剧《清平乐》的片头曲《愿歌行》,开头便以稚气可爱的童声吟诵,很好地点出了宋代仁宗皇帝的“仁”,仁宗朝或许是北宋乃至之后每个儒家子弟都津

  • 狄青一生战功赫赫官居枢密使,怎么总是被打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狄青,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狄青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大家都知道,每个朝代都有出名的将军,在北宋时期就出了一位非常厉害的将军叫狄青。他打仗的时候喜欢挡着自己的脸,然后带着士兵,一起拼命地向了敌方军队里冲,把敌人杀得是血流成河,没有多少人可以活下来,后来敌人只要在战场上看到蒙面的人就

  • 解密:北宋文人范仲淹的推举信的威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宋,范仲淹,推举,

    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周围大多数文武官员得到过他的推荐,只有苏麟,因在外县担任巡检,没有得到提拔。苏麟有次因事到范仲淹府中汇报工作,便趁机献上一首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范仲淹笑了笑,便为他写了一封推举信,后来苏麟也得到了升迁。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

  • 名臣范仲淹的“供给侧改革”:着重开拓新兴产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范仲淹,宋朝,庆历新政,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促进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满了先贤智慧——早在北宋期间,范仲淹即成功地探索过“供给侧改革”。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

  • 范仲淹主政杭州 用经济学手段化解两次经济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范仲淹,经济学,经济危机,

    提起范仲淹,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确,在人们的心目中,范仲淹是以文学家的形象为人们所熟知的。但其实,范仲淹不但有文学才华,还很有经济头脑,他在杭州太守任上,曾运用现代经济学手段化解了两次经济危机,显示出了非凡的经济才能。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适逢浙江地区发生饥荒,谷

  • 范仲淹家族竟八百年兴盛不衰的秘诀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范仲淹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宋朝名相范仲淹的名言,也古往今来无数知识分子的座右铭。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轻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网络配图范仲淹年轻时在寺庙里念书,每一天煮一锅粥(我们现在叫稀饭),把

  • 范仲淹:竟运用经济学理念化解了两次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

  • 宋朝诗人范成大与杨万里范仲淹陆游的比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诗人范成大

    南宋时期虽然军事上不给力,但是在文化上还是有着比较高的成就,出了很多影响深远的大诗人,其中又以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为主,这里就主要介绍一下范成大和杨万里两人的生平故事。范成大雕像杨万里是北宋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从小就深受理学的影响,因此对于品德非常的关注,而且他对于当时朝廷国家的事情也非常关注,对于北宋灭

  • 范仲淹为什么无法实行“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有哪些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范仲淹

    范仲淹为什么无法实行“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有哪些内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北宋年间,范仲淹曾在西北带兵和西夏打仗。由于范仲淹军纪严明,还注意减轻边境上百姓的负担,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强了。西夏和北宋打了几年仗,没得到什么好处,到了公元1043年,西夏国主元昊愿意称臣求和,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