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混世魔王樊瑞结局是什么?混世魔王樊瑞简介

水浒混世魔王樊瑞结局是什么?混世魔王樊瑞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90 更新时间:2023/12/14 17:18:07

水浒混世魔王樊瑞结局是什么?混世魔王樊瑞简介 樊瑞,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善用法术,绰号“混世魔王”。原和“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在芒砀山占山为王。后来宋江带领大军前去征讨,被公孙胜用石头阵降伏。三人一起归顺梁山,做了一名步军将校,和李逵鲍旭一起率领步兵作战。在接受招安,完成讨方腊之后,樊瑞被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

樊 瑞资料

排 名:坐第61把交椅。籍 贯:濮州(今江苏省濮县)。

绰 号:混世魔王。

星 号:地然星。

性 格:爽朗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芒砀山寨头领

上山原因:原占据芒砀山为王,与梁山军交战败后经项充、李衮劝说后归梁山。

梁山职位:魔法营步军头领,步军将校。

武器:冥界魔王剑、暗黑流星锤必杀技:天外流星,暗黑剑气波。

特殊技:五雷天心法,冈云道。

樊 瑞主要事迹:与梁山第64位好汉项充、第65位好汉李衮同在芒砀山起事。幼年在全真门下学艺,左手使锤,右手使剑,又兼一身法术,伏怪除妖,神出鬼没,斩将夺旗,人不敢近,被公孙胜收服。上梁山后,多次随宋江出征,后期意志消沉,遁入空门。

樊 瑞的结局:

征讨方腊后被招安,封为武奕郎兼都统领。后来拜入云龙公孙胜为师,学习道法,修成正果。

樊瑞在徐州沛县芒砀山当土匪头子,手下只有两员副将,一个项充,一个李衮,聚集有三千兵马,仅这点子军事实力,却声言要吞并梁山泊大寨,口气真是大得很啊!两军交战,樊瑞先胜了一阵,至第二阵,公孙胜略施小计,项充李衮即束手就擒,宋江将项李二将放回,由其回去劝降樊瑞,樊瑞立马便降,前前后后一对比,樊瑞如此之快的转变速度令人称奇!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反映了樊瑞的一种夜郎自大和反复无常心态,我却认为这可能是樊瑞用的一个计谋。芒砀山与梁山都在山东,相距不远,樊瑞对梁山泊的情形岂能一无所知,他的内心,一定是想把自已的队伍并入梁山泊的,但若直接找上门去,容易让梁山好汉看轻,找熟人托关系也是一个办法,无奈何又没得过硬的靠得住的关系可找可托,索性与你唱个对台戏,在战场上来较量一回,这既提高了自已的知名度,也展示了自已还有那么一点子实力,这么一来,局面就被扭转过来了,上梁山这事,也就由被动变为主动。

有一句“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俗话,说的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你循规蹈矩去办,总是在求爷爷告奶奶中过日子,挤出许多笑容陪出许多小心还不一定能够办好,要是突然变了脸,打破常规,拿出凶神恶煞的面孔来办事,却往往可以为所欲为,要什么有什么,传说鬼怕恶人,其实人更怕恶人,这可能是恶人总可以得逞的一个注脚。那些在各种舞台上故作惊人之语或者特爱与名人打官司的人,是否也是樊瑞的心态,那就不得而知了。

如何评价樊瑞?

樊瑞,地然星,濮州人。“一清先生”公孙胜的上首徒弟。因为家人被沛县县令与恶霸张虎合伙欺辱致死。遂杀得张虎一家三十八口;又到县衙杀了知县老少一十八口;返回县衙一把火将县衙烧为平地。在沛县城墙题写道:被逼报仇杀豺狼,混世魔王祭飞刀。杀人者樊瑞年月日。写后当夜离开沛县,闯荡江湖,结交天下豪杰去了。后来占据芒碣山招兵买马,自封大王。后来李衮、项充因抗湖捐杀死湖监司,投他入伙。樊瑞恨透了富家官府人员,只要被他遇到,一律杀死。久而久之,樊瑞"混世魔王"的绰号就传扬开了。后来又到梁山入伙投靠宋江,随宋江“替天行道”,在梁山义军头领中,也算是位英雄好汉。为此,民谣赞道:官逼民反杀豺狼,樊瑞绰号"混世魔王"。杀了恶霸除知县,树旗造反兵马强。

诗词评价

头散青丝细发,身穿绒绣皂袍。

好似北方真武,世间伏怪除妖。

连环铁甲晃寒霄,惯使铜槌更妙。

云游江海把名标,混世魔王绰号。

标签: 樊瑞水浒传

更多文章

  • 樊瑞是什么人?此梁山好汉最让宋江害怕,还被公孙胜看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樊瑞,宋朝

    宋江为什么那么害怕樊瑞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梁山上的大佬有很多,第一大佬就是宋江。当然其他大佬也非省油灯。比如柴进,最初跟宋江齐名,又是水浒第一贵族,所以一直被宋江忌惮。当然还有鲁智深,这位是最让宋江头疼的。宋江刚提出要招安,鲁智深就出来反对,一席话说得宋江都下不来台,并

  • 樊瑞在梁山是什么排名?谁都不服只服公孙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樊瑞,宋朝

    说到樊瑞,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其实最好看的就是神话版的了!书中描写到最终聚义在梁山泊的108位好汉,都是洪太尉奉皇帝命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求见天师张真人时,不顾众道士劝阻,打开伏魔之殿,放出妖魔。从此,38名天罡星和72位地煞星落入了人间,开启了他们各自不同凡响的人

  • 演义中的诸葛孔明为什么可以三气周瑜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孔明,周瑜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最精彩的故事之一,年轻气盛的周瑜被老谋深算的诸葛亮气的吐血,最后在“既生瑜何生亮”的一声长叹之后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无数叹息。小说成功将诸葛亮塑造成了智慧的化身,但却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贬低为猥琐之人,让人心里添堵。究竟演义中的诸葛孔明为什么可以

  • 孔明是司马懿的老师 揭露一个三国惊人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孔明,司马懿,曹操

    看到标题估计很多读者会觉得不可思议,诸葛孔明是司马懿的老师?那岂不是乱套了?大家别急,司马懿的老师确实是孔明,但“此孔明非彼孔明”,这个孔明姓胡,叫胡孔明。笔者曾在拙作《三国有两个孔明,刘备曹操各请一个,一个孔明坑死另一个孔明》中简单介绍了这位胡孔明,只是上篇文章没有提及,这位胡孔明还是司马懿的老师

  • 曹操最怕的人竟是他 不是刘备也不是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

    很多人看到标题就会想,曹操最害怕的人肯定是最强劲的对手刘备,要不是就是刘备的手下猛将关羽,再者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其实不然,他最害怕的人竟是他,他还不是个武艺高强的人。他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家,他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重要大臣,那么他一直是曹操的臣子,为何说曹操最害怕和觊觎他呢?首先,这司马懿就不是个

  • 三国有两个孔明 一个活到88岁一个只活54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明

    核心提示: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叫人送来一套女式衣服,想用羞辱之法激他出战。司马懿问来使,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几许米?网络配图一三国时有两个孔明,一个是诸葛亮,字孔明,54岁时去世;另一个是胡昭,字孔明,卒年88岁。同样生在群雄逐鹿的年代,两人的寿命却不同。诸葛亮于公元234年,在伐魏的前线去世。关于

  • 巧退孔明50万大军的孟获 最后被赵云俘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明,孟获,赵云

    核心提示:诸葛亮一面派人与东吴重新议和;一面加紧训练兵马。直到公元225年才率领甲兵50万前往平叛。网络配图一公元223年,益州名门大族雍闿[kǎi]借刘备夷陵大败,白帝城病逝,国力衰弱,政局动荡之机,在东吴的唆使下,还骗取深被南中彝[yí]族、土著和汉人信服的孟获支持,并让孟去游说各部族酋[qiú

  • 刘禅继位孔明如何辅佐 彼此配合得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

    刘禅继位时,才十六岁。从来没有到前线打过仗,也没有参与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由此可见,刘备原先并没有称帝的野心,否则不可能不特别加以教导和训练。父亲样样强,儿子常常自认为不如。临终时又当大家的面,要兄弟皆以父事丞相。分明是孩子不懂事,要听孔明的话。就任之后,所有事情都由丞相裁决处理。甚至于指定张飞的女儿

  • 阿斗对孔明自请免去丞相之职是如何处置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斗,刘禅

    孔明回到汉中,发现只有赵云这一军,不折一人一骑,盛赞“真将军也”,赠兴黄金五十斤,以示奖赏。赵云请寄库存,要用时再拿,令大家倍觉钦敬!网络配图马谡和王平来见,孔明先唤王平入帐,责骂他不尽劝谏的责任。王平说明马谡固执已见,坚持不听。孔明叫他出去,再唤马谡入帐。马谡把自己捆绑起来,跪于帐前。孔明说依军法

  • 刘备最初为何不看好诸葛孔明 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是帅才。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从此以后,刘备用兵打仗处处倚靠着这位神奇的军师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诸葛亮也被认为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