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华元为什么会被俘?羊斟为什么要报复他?

华元为什么会被俘?羊斟为什么要报复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9 更新时间:2023/12/31 23:12:48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羊斟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什么是小人,你得罪了他一点儿,就不顾大局疯狂报复的人就是小人。春秋时期有这样一个人,主帅只不过没有给他羊肉,他就把主帅送给敌国。这个人就是国的车夫羊斟。

公元前607年,楚国联合宋国要来攻打郑国,大战前夜,主帅华元为了鼓舞士气,决定改善一下将士们的伙食。他下令厨师宰羊,熬成鲜美滋补的羊肉汤。给每位将士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让他们补养一下身体,养足精神,准备第二天的战斗。

到了晚饭的时间,美味的羊肉汤端上来了,每位将士都分到了一碗。羊肉汤刚被盛到碗里,香浓的滋味就扑鼻而来。尝一口奶白色的羊汤,滋味浓郁,从嘴里一直香到胃里。吃一块儿羊肉,吸饱了汤汁和调料的羊肉鲜嫩味美。一碗羊肉汤下肚,只觉得胃里暖乎乎的,全身的孔都打开了,酣畅淋漓。

全军上下都在品尝着美味的羊肉汤,不过除了一个人,他就是华元的车夫羊斟。所有人都分到了汤,不知为什么,唯独少了羊斟的。羊斟闻着羊肉汤扑鼻的香气,看着别人喝的津津有味儿,心里不是滋味儿。心想:“我虽然是个车夫,不用拿着兵器在两军阵前厮杀。可要是没有我给你赶马车,你怎么打仗啊?现如今上至大将,下至小卒都美美地喝着羊肉汤,唯独不给我喝。华元你什么意思,难道我给你驾车那么多年,任劳任怨,到头来连一碗羊肉汤都没得喝吗?”

当天夜里,羊斟越想越生气,心说:“好你个华元,明天我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第二天郑宋两军在棘这个地方展开交锋。隆隆的战鼓敲响了,华元在战车上指挥将士厮杀。就在这时候,羊斟突然将车调转方,郑国的军营赶。华元大吃一惊,连忙高呼:“羊斟,你这是怎么了,打晕了头了吗?前面是敌军的军营,你吃错药了吗,赶快往回返!”这时羊斟冷地回答:“昨天分汤是您说了算,今天车往哪边开是我说了算。既然您昨天能不给我汤喝,今天我也可以让您尝尝当俘虏的滋味儿。”

华元这才明白了一切,心中又是愤怒,又是委屈。但已经无能为力了,自己不管怎么让羊斟停下,羊斟就是一个劲儿地赶着车往敌营跑。华元被带到了敌营里,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了。最终大将华元窝窝囊囊地做了郑国的俘虏。主帅被俘了,这场仗自然就没法打了。就这样,因为一碗微不足道羊肉汤,宋国大败而归。

大将华元倒也幸运,没有被杀。毕竟他是大将军,有的是钱,他拿出大量金钱贿赂看管他的人,努力寻找逃脱的机会,终于得以平安脱身。宋国当然不会让这样的大将身陷敌国,国君派人送来一百辆兵车和四百匹毛色鲜亮的良马,想从郑国赎回华元。还没等礼物送完,华元就自己逃回国了。

华元单人独骑逃回了宋国,回国之后他马上找来羊斟。问他:“当时之所以那样是因为你的马不听指挥了吗?”羊斟回答:“不是我的马不听话,我是不听话了”。羊斟连夜逃到了鲁国,之后音信全无。

华元这回败得真窝囊,吃了个哑巴亏。他也得到了教训:以后分吃的一定要每人一份儿。不管华元是因为轻视羊斟不给他喝汤,还是一时疏忽忘了他的那份儿。羊斟都不应该因为这微不足道的小事出卖国家。华元是全军主帅,怎么会管分汤这种小事儿?羊斟要找也应该找分汤的人,怎么能怪罪到华元身上?像羊斟这种睚眦必报的小人,本应得到重重的惩罚,可气的是他竟然溜之大吉,这结局真是叫人难以接受 。

标签: 羊斟宋国

更多文章

  • 羊斟惭羹的故事,因为一杯羊羹,灭掉一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羊斟惭羹

    《左传》中记载着一个羊斟惭羹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公元前607年,郑国攻打宋国。有个叫羊斟的人,是宋军主帅华元所坐战车的车夫。大战之前,华元为了鼓舞士气,熬了不少的羊羹给部下吃,可是偏偏羊斟没有分到。华元因为军务繁忙,也没有顾及此事。羊斟见身边的人都吃得津津有味,不禁怒火中烧:“都

  • 孔鲤的母亲是谁 孔子的儿子孔鲤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鲤的母亲,孔鲤是怎么死的

    孔鲤的母亲是仲尼的夫人宋国的亓官氏。宋国的婚姻习俗是内婚制,所谓内婚制,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范围内结婚。所以孔子与他妻子的婚姻是包办婚姻。孔子19岁的那年,找到了份工作,是管理仓库的一名小吏。孔子的母亲认为他已经有了工作,事业已经有了开头,也是时候给自己找个儿媳妇。她就跟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期盼自己的

  • 孔子的弟子贤者72人 为何儿子孔鲤却不是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颜回,孔子,子路,孔鲤

    孔鲤是孔圣人和亓官氏的独子。伯鱼不像他父亲的学生那么有才华。纵观整个论语,伯鱼出现的次数比较少。而在相关的文献中,也几乎没有孔子对他儿子学业上的夸赞。相反,却常常向国君推荐他的优秀弟子。伯鱼是个胸襟豁达的人。作为孔丘的儿子,自己比不过他的师兄弟,从来就不会嫉妒他的师兄弟,也决不埋怨自己父亲的一视同仁

  • 谁是中国的阿Q精神鼻祖?竟是孔子的儿子孔鲤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子,孔鲤,阿Q精神,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有些“阿Q”情结的,鲁迅发现了这一“真理”,率先取得了文学上的版权,如匕首投枪,刺中了许多国民的隐藏着的心灵:“哦,原来我也曾如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确是国人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甚至比“四大发明”历史还悠久,影响还巨大,乃至于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若论阿Q鼻祖是谁,

  • 孔伋是孔子的孙子,那么孔伋的父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孔子,春秋战国

    不用我多说,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孔子这个名字,如他的思想般被很多人熟识,儒家思想名不虚传,对我们做事做人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而孔伋,是孔子的孙子,亦是嫡系正统血脉,虽不及孔子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却也是才华横溢,有大家之范,深的孔子真传,将孔子的思想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一生的成就也值得

  • 孔伋:孔子之孙,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伋,春秋战国

    孔伋(前483-前402),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尊称"子思子"、"述圣"。孔子之孙、孔鲤之子。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伋,字子思,鲁国(今属山东省)人。祖籍河南商丘,生于公元前483年(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终年八十二岁

  • 孟子和孔伋的故事详情 孔伋的儿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孟子和孔伋,孔伋的儿子介绍

    孔伋的门人是孟子的老师,孔伋是孔仲尼的孙子。孟子和孔子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但他们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差了四代。通过史书证实 ,孟子出生的时候,孔伋已经逝世30余年了,但孟子还是受到了孔伋的影响。孟子受教于孔子的门人,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孟母为了让儿子有一个读书的好环境,搬了三次家,最后一次做了

  • 音乐家师旷:为了杜绝干扰钻研音律不惜熏瞎眼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音乐,战国,晋国,

    师旷(公元前572年—532年),字子野,又称晋野。春秋时期晋国羊舌食邑(今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人,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师旷是盲人,常自称“暝臣”、“盲臣”。其为何目盲,有三种说法:第一说是他天生眼盲;第二说是他因为觉得眼睛看到的东西使他无法专心地做一件事,所以用艾草熏瞎了

  • 曲沃桓叔:晋国霸业的开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曲沃桓叔,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晋国霸业”之晋国小宗的开基——曲沃桓叔!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看过晋国结局的人都知道,晋国其实并不是被其它诸侯国消灭的,而是灭于自己的几位权臣。是什么原因导致晋国的权臣当道、公室衰微呢?一切的根源在于:晋国公室内部的互相残杀,使得大权旁落,晋国的命运和它们的

  • “晋国霸业”的开基:曲沃桓叔使晋国真正走向分裂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曲沃桓叔,春秋

    看过晋国结局的人都知道,晋国其实并不是被其它诸侯国消灭的,而是灭于自己的几位权臣。是什么原因导致晋国的权臣当道、公室衰微呢?一切的根源在于:晋国公室内部的互相残杀,使得大权旁落,晋国的命运和它们的宗主国周朝的命运惊人的相似,都是活活的被自己人蚕食而亡的。晋殇叔是引起晋国分裂的第一个公室成员,而使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