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羊斟惭羹的故事,因为一杯羊羹,灭掉一个国家

羊斟惭羹的故事,因为一杯羊羹,灭掉一个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09 更新时间:2024/1/17 4:00:42

《左传》中记载着一个羊斟惭羹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公元前607年,郑国攻打国。有个叫羊斟的人,是宋军主帅华元所坐战车的车夫。大战之前,华元为了鼓舞士气,熬了不少的羊羹给部下吃,可是偏偏羊斟没有分到。华元因为军务繁忙,也没有顾及此事。

羊斟见身边的人都吃得津津有味,不禁怒火中烧:“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跟着统帅好处多,可我为什么这么倒霉!这不是诚心作践我吗?有仇不报非君子!”

第二天,华元乘着羊斟驾的战车出征。宋郑两军相遇,双方摆开阵势,厮杀起来。就在两军激战之时,羊斟猛甩马鞭,驾着战车风驰电掣般郑军的营地驶去。车上的华元大惊,喊道:“你晕头了吗?那边是敌营啊!”羊斟回过头答道:“昨天给不给一杯羊羹吃,由你说了算。今天战车往哪里驾,由我说了算。我就要把你作为俘虏,交给郑军。”结果华元被俘,宋军大败。

羊斟的这件事,被史学家作为以私害公的典型写入史册。因为他把一杯羊羹看得比国家还重要,所以遗臭万年。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以其私憾,败国殄民。”

羊斟惭羹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但今人依然可以从不同角度品味它们的示:少分了一杯羊羹,得罪了一个小人;得罪了一个小人,引发了一次背叛;引发了一次背叛,输掉了一场战争;输掉了一场战争,亡掉了一个国家。

【因为一杯羊羹,灭掉一个国家,羊斟的胸怀的确够小。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明明是羊羹没均分,怎能怨羊斟太计较?古往今来,哪个团队能全是谦谦君子?谁的周围没有个把小人?要想万事顺心,办法只有一个: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严于律己,做好每一个细节;能宽以待人,管他是君子或小人。】

标签: 羊斟惭羹

更多文章

  • 孔鲤的母亲是谁 孔子的儿子孔鲤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鲤的母亲,孔鲤是怎么死的

    孔鲤的母亲是仲尼的夫人宋国的亓官氏。宋国的婚姻习俗是内婚制,所谓内婚制,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范围内结婚。所以孔子与他妻子的婚姻是包办婚姻。孔子19岁的那年,找到了份工作,是管理仓库的一名小吏。孔子的母亲认为他已经有了工作,事业已经有了开头,也是时候给自己找个儿媳妇。她就跟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期盼自己的

  • 孔子的弟子贤者72人 为何儿子孔鲤却不是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颜回,孔子,子路,孔鲤

    孔鲤是孔圣人和亓官氏的独子。伯鱼不像他父亲的学生那么有才华。纵观整个论语,伯鱼出现的次数比较少。而在相关的文献中,也几乎没有孔子对他儿子学业上的夸赞。相反,却常常向国君推荐他的优秀弟子。伯鱼是个胸襟豁达的人。作为孔丘的儿子,自己比不过他的师兄弟,从来就不会嫉妒他的师兄弟,也决不埋怨自己父亲的一视同仁

  • 谁是中国的阿Q精神鼻祖?竟是孔子的儿子孔鲤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子,孔鲤,阿Q精神,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有些“阿Q”情结的,鲁迅发现了这一“真理”,率先取得了文学上的版权,如匕首投枪,刺中了许多国民的隐藏着的心灵:“哦,原来我也曾如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确是国人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甚至比“四大发明”历史还悠久,影响还巨大,乃至于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若论阿Q鼻祖是谁,

  • 孔伋是孔子的孙子,那么孔伋的父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孔子,春秋战国

    不用我多说,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孔子这个名字,如他的思想般被很多人熟识,儒家思想名不虚传,对我们做事做人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而孔伋,是孔子的孙子,亦是嫡系正统血脉,虽不及孔子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却也是才华横溢,有大家之范,深的孔子真传,将孔子的思想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一生的成就也值得

  • 孔伋:孔子之孙,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伋,春秋战国

    孔伋(前483-前402),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尊称"子思子"、"述圣"。孔子之孙、孔鲤之子。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伋,字子思,鲁国(今属山东省)人。祖籍河南商丘,生于公元前483年(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终年八十二岁

  • 孟子和孔伋的故事详情 孔伋的儿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孟子和孔伋,孔伋的儿子介绍

    孔伋的门人是孟子的老师,孔伋是孔仲尼的孙子。孟子和孔子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但他们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差了四代。通过史书证实 ,孟子出生的时候,孔伋已经逝世30余年了,但孟子还是受到了孔伋的影响。孟子受教于孔子的门人,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孟母为了让儿子有一个读书的好环境,搬了三次家,最后一次做了

  • 音乐家师旷:为了杜绝干扰钻研音律不惜熏瞎眼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音乐,战国,晋国,

    师旷(公元前572年—532年),字子野,又称晋野。春秋时期晋国羊舌食邑(今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人,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师旷是盲人,常自称“暝臣”、“盲臣”。其为何目盲,有三种说法:第一说是他天生眼盲;第二说是他因为觉得眼睛看到的东西使他无法专心地做一件事,所以用艾草熏瞎了

  • 曲沃桓叔:晋国霸业的开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曲沃桓叔,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晋国霸业”之晋国小宗的开基——曲沃桓叔!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看过晋国结局的人都知道,晋国其实并不是被其它诸侯国消灭的,而是灭于自己的几位权臣。是什么原因导致晋国的权臣当道、公室衰微呢?一切的根源在于:晋国公室内部的互相残杀,使得大权旁落,晋国的命运和它们的

  • “晋国霸业”的开基:曲沃桓叔使晋国真正走向分裂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曲沃桓叔,春秋

    看过晋国结局的人都知道,晋国其实并不是被其它诸侯国消灭的,而是灭于自己的几位权臣。是什么原因导致晋国的权臣当道、公室衰微呢?一切的根源在于:晋国公室内部的互相残杀,使得大权旁落,晋国的命运和它们的宗主国周朝的命运惊人的相似,都是活活的被自己人蚕食而亡的。晋殇叔是引起晋国分裂的第一个公室成员,而使晋国

  • 春秋时期晋国曲沃封君:曲沃桓叔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曲沃桓叔,春秋

    曲沃桓叔(公元前802年─公元前731年),姬姓,名成师,谥号桓,排行为叔。晋穆侯之子,晋文侯之弟,春秋时期晋国曲沃封君。公元前745年,受封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时年五十八岁。曲沃桓叔有德行和才能,在百姓心中威望很高,所以多许有志之士纷纷投奔他。公元前739年,晋国大臣潘父弑杀晋昭侯,迎立曲沃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