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莎士比亚的妻子是谁

莎士比亚的妻子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03 更新时间:2024/1/7 6:34:44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和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学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在整整52年的文学生涯中,为人类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述长诗。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恩格斯盛赞其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1919年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如今已有多种版本的《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的作品广为人知,但他的婚姻故事却鲜为人知。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其父经营羊、皮革、谷物生意,曾任该镇镇长。莎士比亚少年时代在家乡文法学校读书。

18岁时,即1582年,莎士比亚结识了邻村26岁的农场主的女儿安·哈瑟维,并于当年1月27日结婚。

安妮出生农家女,比他大8岁。他们没有遵守“预告三次”的习俗(贴三次结婚预告,每次间隔一星期),没有提前告知大众,而是只在教堂婚礼现场上宣布了一次——证明他俩的结合很仓促,因为安妮的肚子越来越惹眼了。

对这段婚姻,历史上有过许多的传说。

数百年来,学者专家们笔下对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哈瑟维极尽丑化之能事,说“她是一介村妇,倒霉的莎翁不幸被她缠上,而因莎翁遗嘱未提及妻子名字,认为莎翁视哈瑟维为人生污点”;更有说法称“哈瑟维偷人产子、和小叔搞乱伦”。还有传说“26岁的哈瑟维是引诱18岁的莎翁,怀孕后逼婚;为摆脱悲惨的婚姻生活,莎翁只好逃往伦敦成为剧作家。”等等,不一而足。

此乃纯属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有幸的是,近年,著名女性主义作家葛瑞尔的新作《莎士比亚的太太》深入检索历史档案,抽丝剥茧,追踪莎翁的家庭生活,重构两人的婚姻实景,这才让安·哈瑟维以新的面目跃然纸上。

作家葛瑞尔追查:“哈瑟维出身于虔诚的新教家庭,学过认字,但不会写作。读中学的莎士比亚凭文采赢得哈瑟维芳心。”

对哈瑟维诱婚的说法,葛瑞尔指出:“当时女子平均27岁才出嫁,26岁的哈瑟维不算老姑婆,况且她有家产,犯不着勾引‘没钱的小伙子’。”葛瑞尔认为,“这是莎翁与哈瑟维共谋怀孕计划,以逼双方家长同意婚事”。

至于莎翁夫妇“婚姻生活分居两地”一说,葛瑞尔在《莎士比亚的太太》一书中说:“查不出莎翁在双胞胎受洗后迁居处。不过他们尽管分居,不一定失和,因为16世纪英国‘抛下妻子另住’是犯法行为。即使莎翁遗弃妻小,但哈瑟维并未告官,这明显是为了保护丈夫。”

对于威廉和安妮之间的关系,人们所知不多。他们经分居,莎翁在遗书里只把他“第二好的床”留给了安妮。也有说法表示次好的床代表他们很恩爱。

安妮海瑟薇是一位典型的“内助”,曾长期在家乡一人抚养莎翁的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安妮比莎士比亚长寿,莎翁死后7年,即67岁去世。

说到莎士比亚和妻子安·哈瑟维结婚登记时,还出现过一段两个“安”的小插曲,不得不提。

在斯特拉福教会主教府事务处办理莎士比亚和妻子安·哈瑟维婚姻登记的那一天,事务处的录事在结婚登记册上,记下的莎士比亚的妻子不是安·哈瑟维,而是安·韦特里。

这使莎士比亚传记作者们好生莫名其妙,并做出种种揣测,甚至还想象出一段罗曼蒂克的故事来:仿佛莎士比亚最初爱的是安·哈瑟维,后来却决定娶另外一个姑娘——安·韦特里。但是,由于安·哈瑟维有了身孕,他才不得不同她举行婚礼,而不是同另外的那个姑娘结婚。

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由于莎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两个“安”之谜终于水落石出。

有一位莎学家仔细地查阅了主教府事务处的结婚登记册,发现那一天录事在办理莎士比亚准婚手续之前,正进行一项登记,其间多次出现过一个叫“韦特里”的名字。看来,这个名字已深深地印在主教府事务处这个录事的脑海里,以至错把“哈瑟维”这一姓氏写成了“韦特里”。

莎士比亚和他的妻子安·哈瑟维结婚后于1583年5月生下一个女儿叫苏珊娜。不到两年,安又生了一对孪生子女,并于1585年2月在斯特拉福教堂,给莎士比亚的一儿一女行了洗礼。

男孩叫哈姆奈特,女孩叫裘迪丝,这是根据他们的教父、教母——面包师哈姆奈特和他妻子裘迪丝的名字而命名的。

不幸,莎士比亚爱子哈姆奈特11岁夭折。据史料记载,为了永远纪念儿子,莎翁特意用了儿名取悲剧《哈姆雷特》的剧名,仅一字之差,却寄托了莎翁对唯一爱子的无限哀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美国拜登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小约瑟夫·罗宾内特·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Jr),其昵称为乔·拜登(Joe Biden),1942年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拜登毕业于美国著名的特拉华大学及雪城大学,美国特拉华州的律师和政治家,第47任美国副总统。前任特拉华州资深联邦参议员,并于1972年当选美国参

  • 关于莎士比亚的八卦逸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

  • 莎士比亚的剧本是他自己写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了。”德国大文豪歌德,曾这样激情表白莎士比亚。英国诗人柯尔律治,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相信500位牛顿的灵魂可以构成一位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着极高的文学地位,后世甚至普遍认为他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1564-161

  • 莎士比亚的绝对主义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作家的莎士比亚是人类自由的体现。他似乎能够运用语言去言说他想象的任何事物,构思任何角色,表达任何情感,探索任何观念。虽然他生活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君主制社会中,是被束缚的对象,且在这个社会里,言论和印刷都受到监管,但他拥有哈姆雷特所说的自由灵魂。自由——这个词及其变体他用了数百次。在他的作品中,“自

  • 莎士比亚与1606年的伦敦大瘟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1606年,伦敦再次爆发瘟疫,造成大量死亡并导致剧院的关停。这场流行病也波及到了莎士比亚伦敦居所所在的街区,甚至有可能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乃至整个戏剧史。在1606年七月底,正值戏剧季的中途,许多最好的剧团的新戏正在上演,包括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和《麦克白》。莎士比亚的剧团the King’s me

  • 莎士比亚暴富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莎士比亚对拜金主义的厌恶和鄙夷,总是借笔下人物之口道出。“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雅典的泰门》但他在作品里谈钱次数之多,似乎又离不开这个“万恶之源”——38部剧作品里,

  • 大学才子派的集大成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学才子”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多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大学才子派是指16世纪80年代英国出现的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剧作家。他们多数确实是大学毕业生,至少是在伦敦最优

  • 穆罕默德是怎么创建伊斯兰教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穆罕默德(570—632年)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出身于麦加古莱西部落中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六岁时母亲也病死了。他是由祖父和伯父养大的。他的童年很苦,从小就得自谋生路。他当过放牧人,后来又跟随伯父经商,到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和许多地区。在经商期间,穆罕默德增长了见识,对阿

  • 席勒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席勒全称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在多个领域内都获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性的人物,也是德国仅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一生虽然比较短暂,但是却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1759年11月10日

  • 瓦格纳的思想主张和艺术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1813年5月22日生于萨克森王国莱比锡,德国作曲家,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1883年2月13日在意大利王国威尼斯逝世。瓦格纳(Wagner,Wilhelm Richard,1813年-1883年),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哲学家。在德国音乐界,自贝多芬后,没有一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