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亨利·麦克马洪生平简介

亨利·麦克马洪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88 更新时间:2024/1/8 22:41:49

亨利·麦克马洪爵士Henry McMahon(1862年11月28日-1949年12月29日)英国原外交官,陆军上校,英国驻印度专员。

不被中国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的提出者。麦克马洪线是1935年起伪造的:1914年西姆拉会议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麦克马洪线”。麦线的降生是1936年首次公开提及此词,由一批英国英属印度政府官员采用编造历史、销毁证据、出版伪书等不光彩手段伪造出来的,1938年伪装成旧书,孰料仍有两册真书劫后生,真相昭然。

麦克马洪人物生平

亨利·麦克马洪是陆军中将的儿子,在1880年被任命为印度陆军中尉,他早期的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印度西北部边境。

在1894年6月,作为英国的专员,他划定的阿富汗和俾路支省的边界,并在1904年5他月是在波斯和阿富汗之间的边界仲裁员。

1906年被封为爵士,晋升为中校,1913年,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会谈,签订了“西姆拉条约”,炮制了“麦克马洪线”。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元帅的建议下,他被任命为英国保护下的埃及高级专员,成为圣约翰骑士。他不欢迎犹太人到巴勒斯坦,因为他正努力煽动阿拉伯人反抗德国的盟友—奥斯曼土耳其人。

1915年和1916年之间,没有英国政府密切协商,他自作主的在致麦加的阿拉伯领导人谢里夫·侯赛因的一封信中承诺,如果他们起来反抗土耳其人,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省份内的阿拉伯人即可独立。他还委派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阿拉伯的劳伦斯)去帮助组织起义。但他未能精确地规定他准备把哪些土耳其的领土转交给阿拉伯人。他的含混不清的许诺几乎立即引起阿拉伯人和对其不同的解释,特别是有关是否包括巴勒斯坦。

一战后他从印度陆军退休。他是在1919年的中东问题国际委员会在巴黎和平会议的英国专员。

1920年被授予汉至第一国勋章。

在1920年至1925年,他主持了在伦敦的管理委员会。

麦克马洪线人物事件

1913年—1914年,由英国策划、在印度西姆拉召开的中、英、藏三方代表参加的“西姆拉会议”上,英国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英国人亨利·麦克马洪背着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威胁利诱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的代表夏扎,以秘密换的方式,将英印单方面划定的所谓“印藏分界线”插入到换文地图中,私自签订了“西姆拉条约”,同时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

此线把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英属印度,依此线划定后的英属印度东北边界,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山地平原交接处(即传统习惯线)北推进到了喜马拉雅山山脊(甚至以北),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管理权的地区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

参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因中央政府的反对而拒绝在条约上正式签字,会议破裂,非法的“西姆拉条约”不具备任法律效力。后中国政府又多次发表声明,不承认“西姆拉条约”和“麦克马洪线”。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阿萨·坎德勒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可口可乐”之父——阿萨·坎德勒凭着商人的敏感和超人的胆识,他把一种普普通通的饮料变成了无数美国人喜欢的饮料,并把它推向了全世界每一个地方;他使可口可乐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软饮料公司,可口可乐成为软饮料的象征;最终也使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历史的画卷之上。阿萨·坎德勒家庭背景1851年12月30日,阿萨出生

  • 伍德罗·威尔逊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英语: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在佐治亚和南卡长大,博士、文学家、政治家、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少年时代就醉心于政治,四度出任英国首相的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是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威尔逊1

  • 伊贺流忍术创始人百地丹波守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百地丹波守,日文假名:ももちさんだゆう(1512-1581?)伊贺豪族,百地家领主,本名正西,又名百地丹波、百地三太夫,乃伊贺流忍术创始人。被称为伊贺“三上忍”之一的百地家忍者的领导者,因其受朝廷官位丹波守而名。百地丹波守基本信息百地丹波守名正西,也有说是世袭之称号,不能确定。伊贺竜口的伊贺上忍三家

  • 哥白尼的成长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尼古拉·哥白尼(波兰语:Mikoł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享年70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

  • 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

  • 帖木儿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帖木儿(波斯-阿拉伯文:تیمور,拉丁转写:Tēmōr,1336.4.9—1405.2.18),帖木儿帝国创建者(1370.4.10—1405.2.18在位)。绰号“帖木儿兰”(跛足帖木儿)。帖木儿出身突厥化的蒙古贵族。早年臣属于河中统治者合札罕及东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1362年,与内兄忽辛起兵

  • 哥白尼发表日心说的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之前,“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的结构不断地进行着思考,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哲学家提出了地球在运动的主张,只是当时缺乏依据,因此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的星体都围着地球这一宇

  • 阿利斯塔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生于公元前315年,死于公元前230年,萨摩斯人(爱琴海萨摩斯岛)。古希腊第一个著名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曾就学于雅典学院。他曾经提出了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最有独创性的科学假说。他是历史上最早提出日心说的人,也是最早测定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近似比值的人。阿利斯塔克

  • 哥白尼建立日心说的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6世纪以前,关于地球的结构,地心说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而且它成为了基督教的支柱,然而历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却敢于冲破神学的束缚,大胆提出自己的主张。他就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哥白尼出生于波兰一个商人家庭,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在他10岁时便去世了,从此舅父便承担起了抚养他的责任。哥白尼18岁时进入克拉科夫大学

  • 乔尔丹诺·布鲁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年—1600年2月17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作为思想自由的象征,他鼓舞了16世纪欧洲的自由运动,成为西方思想史上重要人物之一。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