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克·韦恩·克拉克生平简介

马克·韦恩·克拉克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47 更新时间:2024/3/22 8:22:40

马克·韦恩·克拉克(英语:Mark Wayne Clark,1896年5月1日—1984年4月17日),美国四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第五集团军司令与朝鲜战争时的联合国军指挥官。

早年生活

马克·克拉克于1896年5月1日出生在纽约沙克次港的麦迪逊军营,父亲查理斯·克拉克(Charles C.Clark)也是美国陆军军官,最后以上校官阶退伍。克拉克于1917年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全班139人中排名第111。当克拉克刚进西点军校时,他的指导学长正是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克拉克毕业后即前往法国,加入美国第5步兵师,在孚日山脉(Vosges Mountains)的战役中负伤。在圣米榭尔(St.Mihiel)与谬斯-尔贡(Meuse-Argonne)攻势中,克拉克上尉则在美国第一军团司令部的补给组服务,休战后则在美国第三军团服役。

克拉克于1919年返国,先任职于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1925年进入步兵学校受训,1929年至1933年担任印第安纳州国民兵部队的教官,1935年进入陆军指参学校受训,结训后担任过一年的内布拉斯加州公共资源保护队的副指挥官。1937年进入陆军战争学院受训,并成为著名的两栖作战专家。

朝鲜战争

在1945年5月8日欧洲战争结束后,克拉克任美国驻奥地利的高级专员,并为美、英、苏、法等四国占领军的代表。1947年任美国国务卿的代表,与英、苏两国的外长会议协商对奥条约。1947年6月返美,先任司令部设于旧金山的第六集团军司令,两年后出任美国地面部队司令。1952年4月,克拉克任美国远东地区总司令,并在5月接任联合国部队指挥官。当时战线已经固定,他也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1953年7月27日,克拉克将军代表联合国部队,与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

退休生活

克拉克将军于1953年10月31日退休,接任查尔斯顿的堡垒军校校长,并接受前总统赫伯特·胡佛的委托,进行对中央情报局以及美国政府其它情报机构的研究工作。克拉克将军在堡垒军校任职12年,直1965年才退休。

克拉克在1924年与莫琳·多兰(Maurine Doran)结婚,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威廉·克拉克(William D.Clark)也是美国陆军军官,以少校官阶退伍。克拉克夫人于1966年10月过世后,将军于1967年与玛丽·艾波盖特(Mary M.Applegate)夫人结婚。克拉克将军于1984年4月17日病逝于查尔斯顿,并葬于堡垒军校的校园。

人物评价

马克·克拉克给人的印象负面的居多,许多人一提及美军无能将领的典范,想起的都是他,比如说颇具盛名的卡西诺战役,克拉克指挥的第五集团军伤亡占据了整个战役盟军伤亡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至于克拉克被下面的官兵称之为“杀人犯”,突破古斯塔夫防线后,他为了抢占进入罗马的荣誉,居然不去追击后撤的德军,当他在罗马城记者招待会大出风头的时候,阿尔贝特·凯塞林元帅已经布置好下一条防线等他去碰。

战后他依仗着和马歇尔的私下关系,调至政治战场同对手周旋,本来一切都挺好挺顺利的,但后来朝鲜战争爆发,他重上战场,但没有任表现,作为最后一任战时司令,在最后谈判留下颇为经典的一句话“我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谈判件上签字的美军将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亨利·麦克马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亨利·麦克马洪爵士Henry McMahon(1862年11月28日-1949年12月29日)英国原外交官,陆军上校,英国驻印度专员。不被中国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的提出者。麦克马洪线是1935年起伪造的:1914年西姆拉会议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麦克马洪线”。麦线的降生是1936年首次公开提及此词,由一批

  • 阿萨·坎德勒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可口可乐”之父——阿萨·坎德勒凭着商人的敏感和超人的胆识,他把一种普普通通的饮料变成了无数美国人喜欢的饮料,并把它推向了全世界每一个地方;他使可口可乐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软饮料公司,可口可乐成为软饮料的象征;最终也使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历史的画卷之上。阿萨·坎德勒家庭背景1851年12月30日,阿萨出生

  • 伍德罗·威尔逊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英语: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在佐治亚和南卡长大,博士、文学家、政治家、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少年时代就醉心于政治,四度出任英国首相的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是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威尔逊1

  • 伊贺流忍术创始人百地丹波守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百地丹波守,日文假名:ももちさんだゆう(1512-1581?)伊贺豪族,百地家领主,本名正西,又名百地丹波、百地三太夫,乃伊贺流忍术创始人。被称为伊贺“三上忍”之一的百地家忍者的领导者,因其受朝廷官位丹波守而名。百地丹波守基本信息百地丹波守名正西,也有说是世袭之称号,不能确定。伊贺竜口的伊贺上忍三家

  • 哥白尼的成长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尼古拉·哥白尼(波兰语:Mikoł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享年70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

  • 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

  • 帖木儿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帖木儿(波斯-阿拉伯文:تیمور,拉丁转写:Tēmōr,1336.4.9—1405.2.18),帖木儿帝国创建者(1370.4.10—1405.2.18在位)。绰号“帖木儿兰”(跛足帖木儿)。帖木儿出身突厥化的蒙古贵族。早年臣属于河中统治者合札罕及东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1362年,与内兄忽辛起兵

  • 哥白尼发表日心说的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之前,“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的结构不断地进行着思考,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哲学家提出了地球在运动的主张,只是当时缺乏依据,因此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的星体都围着地球这一宇

  • 阿利斯塔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生于公元前315年,死于公元前230年,萨摩斯人(爱琴海萨摩斯岛)。古希腊第一个著名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曾就学于雅典学院。他曾经提出了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最有独创性的科学假说。他是历史上最早提出日心说的人,也是最早测定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近似比值的人。阿利斯塔克

  • 哥白尼建立日心说的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6世纪以前,关于地球的结构,地心说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而且它成为了基督教的支柱,然而历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却敢于冲破神学的束缚,大胆提出自己的主张。他就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哥白尼出生于波兰一个商人家庭,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在他10岁时便去世了,从此舅父便承担起了抚养他的责任。哥白尼18岁时进入克拉科夫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