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敬晖在神龙政变后为什么被凌迟处死

敬晖在神龙政变后为什么被凌迟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7 更新时间:2024/1/11 9:45:49

敬晖(?-706年),字仲晔,绛州太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唐朝宰相,澄城县令敬山松之子。

敬晖早年曾历任卫州刺史、夏官侍郎、泰州刺史、洛州长史台御史右丞,后与桓彦范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侍中。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平阳郡王。

神龙二年(706年),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将五王流放边疆。敬晖被流放琼州,后被周利贞虐杀。唐睿宗继位后,赐谥肃愍。

公元704年(长安四年)十二月,武则天病重,避居迎仙宫。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左右,把持宫门,不许大臣探视。敬晖与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决定趁机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张柬之利用职权安排桓彦范、敬晖为羽林军将军,让他们掌握禁军。不久,敬晖暗中拜谒皇太子李显,密陈政变计划,得到李显的赞同。

705年(神龙元年)正月,敬晖与张柬之等人闯入玄武门,直达迎仙宫集仙殿,并诛杀张易之兄弟。次日,武则天禅位于李显,是为唐中宗。敬晖被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升任侍中,赐爵平阳郡公,不久又进封齐国公。

五月,敬晖上表道:“现在唐室中兴,武氏诸王理应降爵。”唐中宗于是将武氏诸王降为公爵。[5]武三思非常恼怒,在唐中宗面前不断进谗,称敬晖等人恃功专权,并提出明升暗降的计策。不久,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暐五人被罢去宰相之职,加封郡王,只能在每月初一十五上朝面君。其中,敬晖被封为平阳郡王。

贬官遇害

敬晖等人被罢相后,虽被封为郡王,但却大权旁落,从此受制于武三思。敬晖非常后悔,经常拍床嗟叹,有时甚至激愤吐血。

公元706年(神龙二年),敬晖被贬出朝廷,外放为滑州刺史,后又贬为朗州刺史。[8]不久,驸马都尉王同皎谋诛武三思,事泄被杀。武三思趁机诬陷敬晖等人与王同皎同谋,暗中指使许州司功参军郑愔向朝廷告发。唐中宗于是将敬晖贬为崖州司马,并剥夺封爵。

七月,武三思暗中命人将韦皇后淫乱之事大肆宣扬,请求废黜皇后。唐中宗震怒,命御史大夫李承嘉调查。李承嘉上奏道:“此事是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暐派人所为。他们托言废黜皇后,实际上是要谋反。”唐中宗便命法司议罪,将敬晖流放琼州,禁锢终身。

后来,武三思又怂恿太子李重俊上表,请求夷灭敬晖三族,唐中宗不肯。武三思担心敬晖等人会复起,便采用崔湜的计策,命周利贞假传圣旨,将其杀死。周利贞追上敬晖,将他凌迟处死。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崔玄暐在神龙政变后为什么被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崔玄暐(639年~706年),本名崔晔,字玄暐,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唐朝宰相,前燕秘书监、博陵崔懿后裔,胡苏县令崔慎之子。出身博陵崔氏大房。早年历任库部员外郎、天官郎中、凤阁舍人、天官侍郎等职。武周长安三年(703年),拜相,授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崔玄暐联

  • 张柬之在神龙政变后为什么被贬官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朝名相、诗人。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通过贤良方正科考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蜀二州刺史、荆州长史。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迁洛州司马,拜刑部侍郎。再得姚崇推荐,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神龙元

  • 袁恕己在神龙政变后为什么被害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袁恕己(?-706年),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唐朝宰相。袁恕己出身汝南袁氏后裔。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通

  • 神龙政变之后的武则天是怎么度过晚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705年对于武则天和她的大周朝来说终将不再是平静的一年。这一年已是81岁高龄的大周女皇帝武则天终于还是倒下了,不过此时的武则天虽已知自己命不久矣,但还是幻想着希望做些事情来让自己能多活几年,继续统治着这万里河山。她先是在正月初一宣布改元神龙,后大赦天下,规定凡不是非扬、豫、博三州谋反案以及各种叛

  • 张柬之为什么要发动神龙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一个杰出地女性,也是一个铁腕政治家,很多知名的权臣都败在了她的手上,比如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但是武则天最终被张柬之击败,无奈退位。张柬之在亲手发动了“神龙政变”之后,将一代女皇武则天逼的退位,那么对于历史来说,逼迫皇帝退位的张柬之是一个忠臣吗?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小编就为大家讲述这个比武

  • 武则天在神龙政变之后到底是太上皇还是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是太上皇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和宰相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由于继任者是武则天的儿子——太子李显,而且武则天并没有被清算。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次正常的皇位交替。那么在神龙政变以后

  • 李显本来就是太子为何要发动神龙政变上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神龙政变并不是李显主导的。神龙政变的实质就是大臣们为了自保而发动的一场政变,而且最开始的目标也只是武力解决掉武则天的男宠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只是政变的副产物,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当时的太子李显。对于这场政变,李显虽然是太子,但并没有什么话语权,大家要的不过是李显在场,好做一

  • 《风起洛阳》高秉烛有历史原型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百里弘毅和高秉烛的历史原型,有人认为是少年时期的狄仁杰,身上有少年狄仁杰的影子,但细究起来年纪上有对不太上,因为在武周年时,狄仁杰已经中年。所以,应该人设有狄仁杰的影子吧。《风起洛阳》的男主高秉烛出身于唐朝洛阳的贫民窟(不良井)。他少年时候,对贫民窟着一群鼻涕吸溜的小屁孩,吹比说我将来总有一天带着你

  • 《风起洛阳》韩冬青是谁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风起洛阳》剧情进展的很快,观众们也大致知道发生了些什么事,因此代入感还是不错的。表扬一下剧中烧脑的剧情,我们常常看到突然出现的一幕一幕,其实都有隐藏含义,只是有的没有明说而已。最新剧情中,韩冬青被杀,当时武思月、高秉烛和百里二郎都在现场,武思月更是敏锐的知道了贼人逃跑的方向,但是我们都知道百里二郎

  • 《风起洛阳》武攸决为什么一定要杀高秉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风起洛阳》最新的剧情预告说,高秉烛被抓了,而且还落在了武思月的哥哥武攸决手上。按理说洛阳查案小分队里面武思月是主要成员,和高秉烛、百里二郎关系都非同一般,现在高秉烛即使被抓住了,也应该是不用怎么担心的,但是我们发现,武攸决似乎是很想让他死的,这是为什么呢?武攸决很直接地说想让高秉烛死,我们分析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