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风起洛阳》武攸决是好是坏

《风起洛阳》武攸决是好是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04 更新时间:2024/1/27 8:35:33

《风起洛阳》持续更新,最新的剧情中,巽山公临川别业被查抄,高秉烛独自一人去找巽山公,想要从他口中得知春秋道的真相。然而,此时巽山公已经是一枚弃子,早就做好了自我了断的准备,话没说完,就中毒下线了。

而高秉烛经公子楚点拨,发现不良井内有问题。高秉烛和百里弘毅想到了一块儿,两人联手捣毁了兵部宋凉所隐匿的铸造兵器之地,宋凉被抓。但被抓后,他又放言大业将成,所以他也不是最大的幕后黑手。最新的预告中,高秉烛被内卫抓获,武攸决似乎故意构陷高秉烛,想要置他于死地。高秉烛深陷牢狱,武思月被登成抓住当了人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风起洛阳》剧情更新到这个地步,谁是幕后黑手,便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谁可能是幕后黑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首先了解,在《风起洛阳》这部剧中,如果巽山公和宋凉这样的大官都只是棋子之一的话,那其背后的人的身份,肯定比这两个人要高的多,所谋之处必然是无上的权力,这一点从宋凉嘴中已经知晓。

总不至于,闹出这么大动静,只是为了复仇,或者是钱财,那就有点滑稽了。那么,谁最有可能获得达到这个目标,那必然他就最有嫌疑。所以,根据目前剧中提到的几个角色,以下4人最有嫌疑。

1:圣人

提到圣人,估计大家会诧异,她怎么可能?她现在已经拥有了至上权力,怎么会是幕后黑手呢?大家不要忘了,所谋并不代表不曾拥有,圣人也可以借用春秋道之手,铲除对自己不利的人的说不定。

表面上幕后推动,实际上则是为了排除异己,这样的设定在影视剧也并不少见。

2:东川王公子楚

要说根据目前的剧情,谁最有嫌疑,我想很多观众都会将目光投东川王。

一来,他一出场就戴着面具,面目狰狞,容易引发人联想。

二来,扮演东川王的刘端端多次扮演反面角色,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而且,他所在的“联昉”,号称圣人耳目,却漏掉了太多信息,仅凭只有一个内鬼,实在让人难以信服。说是内鬼,他自己倒是有可能是最大的那一个。

不瞒大家,一开始小编也以为他有问题。

但是,从他多次和高秉烛见面,却始终没有杀掉高秉烛这点,东川王基本排除了嫌疑。

为啥?

因为,此前春秋道多次派杀手除掉高秉烛,都未曾得手,东川王有那么多机会,为不自己除掉呢?所以东川王其实应该首先排除嫌疑。

3:废太子桐阳王,

在《风起洛阳》中,废太子李顿提得不多,圣人也仅在和东川王对话的时候提到过。当年太子之所以被废,就是因为他想把天下给他的老丈人,也就是外人,这一点触碰到了圣人的逆鳞。

要说,现在谁最有动机,非废太子莫属,春秋道制造兵器是为了反抗,且宋凉嘴中也说了要推翻圣人,这也符合一些常理设定,毕竟圣人本就是从李家夺走了天下。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春秋道当年可是刺杀过桐阳王李顿一回的。当时,差点得逞,因为正好被高秉烛撞到,救了桐阳王,这才有了高秉烛找春秋道复仇的故事。

所以,废太子不可能是春秋道,更不可能利用春秋道。

而且,小编认为废太子当年已经失败了一回,不可能东山再起,想必他也没有那个本事从头再来。即便有一些大臣想要推举他,那他也不可能是幕后黑手,只是个傀儡而已。

所以,废太子李顿是幕后黑手,小编是不大相信的,我更愿意相信是内卫统领武攸决。

4:武攸决

在《风起洛阳》中,武攸决是内卫首领,是武思月的亲哥哥,也是武家的本家人。负责的是圣人的安全护卫工作,同时也有查处重大案件的责任,受圣人直接领导。

武攸决是武家人,按理说应该直接排除嫌疑。而且他这个人体质不好,经常生病,看起来弱不禁风,似乎不像是最终的幕后黑手。

但是,小编却认为武攸决并不能排除嫌疑,而且嫌疑最大,原因有三:

其一,影视剧中的最终BOSS,最喜欢扮猪吃虎的设定。武攸决身体不好,正好符合。

其二,武攸决多次阻止武思月调查高秉烛,而且他一直都认定高秉烛是通缉犯。就连武思月这样的人都能查出真相,武攸决掌管内卫,能不知道内情?这点很诡异!

其三,虽然说他是武家人,但是他也知道,将来圣人很可能要把天下还给李家。那么,到那个时候,武家也就没有了根基,必然会被排斥。他作为武家人,我想他必然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发生。

所以,武攸决原本忠于圣人,但是圣人要把天下还给李家,他就不答应了,这是他策划一切的动因。武攸决的身体不好,很有可能也是他想要争夺王位的动因。

或者,是加速他想要争夺权力的直接原因。

5:细思极恐

综上所述,武攸决成为了最大嫌疑,小编的猜测是这样的:

武攸决看似置身事外,却可能拥有三重身份,武家人,内卫统领,春秋道幕后黑手。

武攸决表面上身体孱弱,是一个好哥哥,但实际上有可能是装出来的。或者说即便不是装出来的,也是一个扮猪吃虎的角色。平时心疼妹妹,可能私下里多次利用过武思月。

而他的手段,也是细思极恐。

身为内卫,早就动过夺取王位的心思。早年间刺杀桐阳王李顿,后来刺杀失败后,桐阳王当上太子,他又挑起了太子李顿和圣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太子最终被废。

如今,圣人年老,想要把天下还给李家。武攸决自然不能接受,而且他身体孱弱,已经等不到圣人西去的那一天,所以他决定加快进程,策划行动谋害圣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敬晖在神龙政变后为什么被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敬晖(?-706年),字仲晔,绛州太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唐朝宰相,澄城县令敬山松之子。敬晖早年曾历任卫州刺史、夏官侍郎、泰州刺史、洛州长史台御史右丞,后与桓彦范、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侍中。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平阳郡王。神龙二年(

  • 崔玄暐在神龙政变后为什么被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崔玄暐(639年~706年),本名崔晔,字玄暐,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唐朝宰相,前燕秘书监、博陵崔懿后裔,胡苏县令崔慎之子。出身博陵崔氏大房。早年历任库部员外郎、天官郎中、凤阁舍人、天官侍郎等职。武周长安三年(703年),拜相,授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崔玄暐联

  • 张柬之在神龙政变后为什么被贬官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朝名相、诗人。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通过贤良方正科考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蜀二州刺史、荆州长史。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迁洛州司马,拜刑部侍郎。再得姚崇推荐,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神龙元

  • 袁恕己在神龙政变后为什么被害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袁恕己(?-706年),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唐朝宰相。袁恕己出身汝南袁氏后裔。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通

  • 神龙政变之后的武则天是怎么度过晚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705年对于武则天和她的大周朝来说终将不再是平静的一年。这一年已是81岁高龄的大周女皇帝武则天终于还是倒下了,不过此时的武则天虽已知自己命不久矣,但还是幻想着希望做些事情来让自己能多活几年,继续统治着这万里河山。她先是在正月初一宣布改元神龙,后大赦天下,规定凡不是非扬、豫、博三州谋反案以及各种叛

  • 张柬之为什么要发动神龙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一个杰出地女性,也是一个铁腕政治家,很多知名的权臣都败在了她的手上,比如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但是武则天最终被张柬之击败,无奈退位。张柬之在亲手发动了“神龙政变”之后,将一代女皇武则天逼的退位,那么对于历史来说,逼迫皇帝退位的张柬之是一个忠臣吗?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小编就为大家讲述这个比武

  • 武则天在神龙政变之后到底是太上皇还是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是太上皇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和宰相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由于继任者是武则天的儿子——太子李显,而且武则天并没有被清算。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次正常的皇位交替。那么在神龙政变以后

  • 李显本来就是太子为何要发动神龙政变上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神龙政变并不是李显主导的。神龙政变的实质就是大臣们为了自保而发动的一场政变,而且最开始的目标也只是武力解决掉武则天的男宠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只是政变的副产物,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当时的太子李显。对于这场政变,李显虽然是太子,但并没有什么话语权,大家要的不过是李显在场,好做一

  • 《风起洛阳》高秉烛有历史原型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百里弘毅和高秉烛的历史原型,有人认为是少年时期的狄仁杰,身上有少年狄仁杰的影子,但细究起来年纪上有对不太上,因为在武周年时,狄仁杰已经中年。所以,应该人设有狄仁杰的影子吧。《风起洛阳》的男主高秉烛出身于唐朝洛阳的贫民窟(不良井)。他少年时候,对贫民窟着一群鼻涕吸溜的小屁孩,吹比说我将来总有一天带着你

  • 《风起洛阳》韩冬青是谁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风起洛阳》剧情进展的很快,观众们也大致知道发生了些什么事,因此代入感还是不错的。表扬一下剧中烧脑的剧情,我们常常看到突然出现的一幕一幕,其实都有隐藏含义,只是有的没有明说而已。最新剧情中,韩冬青被杀,当时武思月、高秉烛和百里二郎都在现场,武思月更是敏锐的知道了贼人逃跑的方向,但是我们都知道百里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