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璧:南宋时期官员,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李璧:南宋时期官员,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81 更新时间:2024/1/5 0:35:02

李璧(1158-1222),《宋史》写作李壁,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州丹棱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李埴之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生平

李壁仕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赐资政殿学士。李壁少聪颖,日诵万余言,词精练,文采飞扬,宰相周必大见其文,大为惊异,“谪仙李白之才也”,即召为秘书省正字,宁宗初升迁著作郎,权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开禧初年奉旨出使金国,大义凛然,慷慨陈辞,不辱民族气节,令金人叹服。次年,弹劾奸臣秦桧,讨伐金国奏章被皇上获准,进阶权礼部尚书,后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李壁一生虽然长期肩负中枢和地方军政重任,却嗜学如饥渴,群经百家之书无所不读,熟知历朝典章制度,为文隽逸。不仅在当时是政坛显要,他的大量文学、史学、政论著作也享誉千秋。一生著述近千卷,如《雁湖集》、《中兴奏议》、《清尘录》、《中兴战功录》、《临汝闲书》、《内外制》、《援毫录》等。他还为大诗人王安石诗集作笺疏,有《王荆公诗注》50卷,其引证广博,笺注详备,是宋人注宋诗的范本。《宋史·李璧传》称:“璧父﹝李焘﹞与弟埴﹝李埴﹞蜀人比之三苏”。今人方氏国佐﹝方国佐﹞有联曰:著书千卷,言精意博,宰相(周必大)惊呼“谪仙才”;誓血国仇,沥胆披肝,金人叹佩“苏武节”。

标签: 李璧南宋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的?李渊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唐朝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兄逼父,夺得皇储之位。关于这次事变,唐朝官方参与修纂的史书记载的十分隐晦含糊,致使事变真相千年迷离。为此,史学界曾进行了长期努力,试图明

  • 魏延死后墓中石像真的是诸葛亮吗 实际上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延,诸葛亮,石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死后,为啥他的墓前跪着诸葛亮的石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演义》中,许多厉害的武将都被赋予了各种称号,比如蜀国的五虎上将,魏国的五子良将,东吴的四杰,除此之外,民间也有“一吕二赵三典韦”之类的排名。不过在那个英才辈出的时代,武艺超群的能人比比皆是,

  • 秦始皇的祖先是谁 秦始皇断子绝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后裔

    对秦始皇的先祖究竟是谁呢?死后其后代都落得怎样的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的一生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在不同的历史爱好者眼中有着不同的答案。今天我们抛开秦始皇人生事迹不谈,来讲讲他的身世及后裔。第一个:嬴氏先祖。秦始皇的祖先是何许人也呢?很多朋友在看到这个问

  • 从雍正登基到雍正去世 雍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争议和谣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雍正

    对雍正皇帝的接班以及去世,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争议和谣言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是康熙的儿子,在位十三年,可以说是励精图治,可惜英年早逝,终年58岁。关于雍正的登基,本身就充满了争议,很多人认为他是夺了自己兄弟的位。而关于他的死,又是谜团一件。那么,雍正皇帝的继承

  • 刘备在托孤诸葛亮的时候 刘备为何还托孤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刘备托孤诸葛亮的同时,为何还要托孤李严?是因为不信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蜀汉。同年,为了给关羽报仇,并夺回荆州,刘备御驾亲征,发动了夷陵之战。诚然,刘备一度深入到吴国境内。不过,公元222年,陆逊采用了火攻的计策,让蜀汉

  • 蜀汉第五次北伐退军时,诸葛亮安排魏延断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三国

    历史上的北伐大事记中,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蜀汉北伐成为了耳熟能详的典故,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在五丈原和司马懿隔着渭水对峙,司马懿闭门不出,诸葛亮再怎么羞辱司马懿,司马懿坚持不战,两军相持一百多天,诸葛亮不幸病重。诸葛亮死前,安排退军,特意让魏延断后,是

  • 元明月作为孝文帝的孙女,为什么没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元明月,北魏

    在古代封建社会,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身份尊贵,绝大多数能得以善终。但由于公主这一身份,本身就是皇权的附庸,在激烈的皇室斗争中,有不少公主主动或被迫卷入权力的游戏,最后难以善终,平原公主元明月就是其中一位。元明月是孝文帝元宏的孙女,京兆王元愉与杨奥妃的遗腹女,她有四个同母兄长:元宝月、元宝晖、元宝炬和

  • 刘牢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选择自杀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牢之,晋朝

    刘牢之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后裔,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牢之是东晋时期的名将,既在淝水之战击退秦军拯救了东晋,也曾经手握北府兵大权,连叛三主,背上反复无常的恶名。最终被迫自杀身亡。那么刘牢之是如何影响东晋局势的呢一,对抗前秦刘牢之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后裔,早年从军,因为骁勇得以入选北府兵

  • 褚英四岁就和努尔哈赤南征北战 努尔哈赤为何还要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努尔哈赤,褚英

    还不知道: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处死从4岁就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儿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褚英四岁时就跟着父亲努尔哈赤征战厮杀,成年后立下赫赫战功,被视为汗位继承人。没想到的是,褚英37岁时,被父亲幽禁。两年后,神秘死亡。知情人竟然都说他自作自受。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他的

  • 武则天为什么不选择杀李治 武则天是不能还是没有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李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不选择杀掉李治,是因为没有能力或者没机会杀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不是没有能力或者机会杀掉李治,而是根本不需要。首先,武则天有没有胆量杀李治。武则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为人知晓。唯一让人能够谈论的,也就是武则天14岁,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时,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