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65 更新时间:2024/1/20 5:14:02

对“九千岁”魏忠贤究竟是忠是奸?他的死与明朝的灭亡有何关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自明代以来,宦官势力空前强大,前有明英宗、明宪宗时期的王振、汪直,后有明武宗、明熹宗时期的刘瑾、魏忠贤,他们个个都是当时朝堂内外红得发紫的人物。如若单拎出来,谁也说不准这四人究竟谁的权势更大。

虽说比权势不好说,但比胆子大,魏忠贤称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

魏忠贤作为四大宦官中最晚出现的人物,却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敢自称“九千岁”的人,要知道,古代能称“万岁”的也就皇帝一人,他这个名号,无疑是其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的最好体现。

那么,为何无才无德的宦官魏忠贤能被称为“九千岁”?他的死与27年后的明朝灭亡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魏忠贤,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他从小家境贫寒,没有钱读书,自记事起便整日和狐朋狗友们混迹于肃宁县的大街小巷,做一些鸡鸣狗盗之事,往后再长大一些,还迷恋上了赌博和酒色。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娶着了媳妇,并生育了一名女儿。

本以为婚后的魏忠贤能够改掉往日的臭毛病,变得成熟,可万万没想到,他不仅依然穿梭于酒舍和赌场,还在一次赌博中将年幼的女儿也抵押给了他人,令妻子失望至极。

之后,他在又一次欠下赌债无力偿还后,干脆挥刀自宫,自此便与妻子断了联系,投身入深宫。

入宫后,魏忠贤最初的名字叫作李进忠,他仗着自己曾经在市井摸爬滚打的经验,非常善于谄媚与察言观色,漂亮话也是一句接一句,很快,便取得了当时的大太监魏朝的信任。

搭上了这条线,魏忠贤的“升职”之路走得更加顺畅了。

靠着皇宫中已有的人脉关系,魏忠贤又打起了小皇太孙朱由校的主意,他托人将自己安排到了朱由校的身边侍奉。

在朱由校身边当差的那些年,魏忠贤看出了他与乳母客氏的关系不一般,两人好到称客氏为他的母亲也不为过。于是,利用长时间的相处,魏忠贤成功打动客氏,并与她结成了“对食”。

到后来明光宗去世,明熹宗朱由校继位后,为了感谢客氏与魏忠贤对自己的照顾,他便将客氏封为了奉圣夫人,魏忠贤则一跃成为了司礼秉笔太监。

自此,两人开了在朝堂内外为所欲为的生活。

客氏在后宫可以肆意打压怀孕的嫔妃,就连皇后也不放在眼里。魏忠贤则牢牢把持着朝政,铲除异己、贪污受贿、修建生祠等不在话下,他在朝中培养大批阉党势力,还收养了一堆干儿子,上至官员下至江湖中人,全部为他所用,这些“儿子们”亲切的称呼他为“九千九百岁爷爷”,而曾经扶持朱由校上位的东林党人更是被打压得气都不敢吭一声。

当上皇帝后的朱由校又去哪了呢?他为何会放任魏忠贤如此胡作非为?

哦,原来他在做木工活。

明熹宗朱由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他大字不识一个,更不爱管理朝政,唯一的爱好便是做木工。魏忠贤也正是利用了他这一点,每当有问题需要皇帝处理时,他便专挑朱由校做木工活的时候来,惹得朱由校不胜其烦,时间久了,便干脆撂下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吧。”就接着做他的木工去了。

有了朱由校的这句话,魏忠贤从此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把持朝政,导致当时全国上下的百姓“只知有忠贤,不知有皇帝。”他俨然成了当时明朝名副其实的“二皇帝”。

可惜的是,尽管魏忠贤再怎么权势滔天,他始终是个阉人,他手上的一切权力都是皇帝赋予的,随着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的去世,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朱由校去世后,接着上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对魏忠贤可谓是厌恶到了极致,尽管朱由校去世前再怎么交代:“可重用魏忠贤。”但他还是在登基后的短短几个月,便想方设法除掉了他,为此,朱由检特意列举了他的十大罪状。

最终,魏忠贤自认“回天乏力”,便自缢而亡了。

看到这里,任谁都会认为魏忠贤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奸臣,那为何后世又有人说他实际上也是大功臣呢?这还要从辅佐明熹宗朱由校上位的东林党人说起。

所谓东林党,实则就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他们在明末的朝堂中占有重要地位,别以为他们站在魏忠贤的对立面就是好人了,实际上,他们对明末朝政的危害更加严重。

这些人可以说是干啥啥不行,敛财第一名。

他们之间结党营私、官官相护,搞得朝堂内外乌烟瘴气,为了利益最大化,这些人想尽办法偷税漏税,甚至教唆皇帝废除工商税务。嘴上说得好听“为百姓着想”,实则只是为了自己敛财。

而当国家面对困难需要拨款救灾时,这些富得流油的官员们,没有一人站出来尽自己的一份力,反而要皇帝用自己的“私房钱”贴补赈灾款。此外,在作战打仗方面,他们也只会空口说大话,却没有实际的指挥作战能力。

魏忠贤把持朝政的那几年,狠狠打压了东林党人的气焰,让他们失去了在朝堂中的话语权。

他上台后,首先将朝廷中的数十名东林党人罢免,让他们无法再公然结党营私;其次增加江南地区的商业赋税,从这些“资本家”手中扣取钱财以充实国库,为军队的作战和百姓救灾做好准备;最后在军事方面,魏忠贤革除东林党安排的官员,重用将领袁崇焕,此后明朝在与建州女真的交战中,取得了多次胜利。

可惜这些举措都随着魏忠贤的倒台而功亏一篑。

魏忠贤去世后,明朝的朝廷已彻底变成了东林党人的天下,他们更加肆意敛财,百姓被繁重的赋税逼得民不聊生,暴乱频发,而他们却废除了自身的商业赋税,国库自此失去了收入来源。

到后来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全国上下竟拿不出一分钱,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只得以死谢罪,临死前悲愤写下:“诸臣误朕啊”

一句“诸臣误朕”道出了多少不甘!

所以说,历史本身就是多面的,我们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去看待它。有人认为魏忠贤是奸臣,主要是因为他铲除异己、贪赃枉法等,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忠臣,因为他打压了东林党人,在减轻农民赋税的同时提高商业赋税,增加了国库收入,算是为国家、为民做了好事。

“忠贤不死,明朝不灭。”如果他没死,明朝是不是也就不会这么快灭亡?

标签: 魏忠贤明朝

更多文章

  • 义纵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有何本事能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义纵,汉朝

    汉武帝期间是苛吏的黄金期间,汉武帝手上的苛吏大多也是能吏,各有各的本领。义纵,河东郡人。西汉中期的著名“酷吏”。义纵在年少时曾伙同他人抢劫为盗,是一个标准的流氓混混,他的姐姐义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义姁因为医术高超被召入宫给王太后看病,她也得到了王太后的宠爱与赏识

  • 襄樊之战的战况如何?刘备心里知晓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三国

    关羽在襄樊之战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拿下了汉中,占据荆、益二州,势力达到了顶峰,这一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同年,关羽率兵北上,攻打樊城,这就是“襄樊战役”。战役前期,关羽取得巨大胜利,水淹

  • 都说赵云智勇双全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刘备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云,三国

    对智勇双全的“赵云”,为何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云在刘备手下是很憋屈,但是他应该感谢刘备,刘备摁住了他人性恶的这个方面,成就了他千古的美名。赵云为了救刘备的孩子怎么样?小时候上讲得七进七出啊,看见刘备说,主公,我把幼主救出来了。大家说此时此刻谁对谁有恩

  • 历史上李自成是如何整顿起义部队的?有哪些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领袖,崇祯十七年建立大顺政权。“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自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并委派官员治理地方,农民起义军的性质从流寇向政权过渡。其时,大江南北的农民起义军部队,除张献忠部外,都已经服从李自成的领导,“群贼

  •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 吕后用什么手段控制朝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吕后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逝世后,吕后是靠什么手段控制汉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提到我国女性当权的代表,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吕武”,她们分别指的是汉朝的开国皇后吕雉以及唐朝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有很多人把武则天和吕雉视为正反面的代表,认为吕雉是一位凶狠残暴的女性当权者,

  •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的成就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郃,曹操,高览

    还不知道: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为何张郃成了名将,高览则默默无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之所以张郃成为了名将,而高览则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些原因,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张郃与高览袁绍手下,有四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号为河北四庭柱,他们

  •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顾荣,西晋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初

  •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管仲,春秋

    提起管仲这个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管仲通过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用人上一系列措施,使得齐国走上春秋“五霸之首”。“华夏第一相”并非浪得虚名管仲号称华夏第一相。此人乃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春秋时期法

  • 历史上高长恭为何会选择自杀?愿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长恭,南北朝

    高长恭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齐高纬继位后,虽然政局不稳,但有堂兄弟兰陵王高长恭替他出生入死,保家卫国,国家还算稳定。高长恭是北齐宗室最优秀代表,他不仅生得“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还骁勇善战,很有谋略。说到他天下无双的好姿

  •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侍尧,清朝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