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樊哙如果还活着的话 樊哙会和吕后篡夺刘氏江山吗

樊哙如果还活着的话 樊哙会和吕后篡夺刘氏江山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75 更新时间:2023/12/9 2:52:29

还不知道:如果樊哙活着,他会不会与吕后篡夺刘氏天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195年,刘邦重病不起,一日,他将陈平招来,要他速去把樊哙给杀了。陈平一听,心想其中必有蹊跷。

当时燕王卢绾造反,樊哙正在军前平定叛乱。陈平受命抵达军营后,没敢杀樊哙,但也没让樊哙跑了,而是将他绑在传车上,准备押回长安再作定夺。

他们行至半路,前方就传来高祖驾崩的消息。听到此消息后,陈平却松了一口气,至少他的脑袋是保住了。

那么,陈平为什么敢违背刘邦的命令,而刘邦又为何突然要诛杀樊哙呢?这事和吕后有重大关系。

樊哙与吕后是不是一伙的?

樊哙原来在沛县就是个卖狗肉的,后来跟了刘邦之后,才有了出头之日,再加了他这个人智勇双全,胆略过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十分抢眼。

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爵位上升过程,就知道他有多么厉害了。从大夫爵位始,之后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卿爵、直至列侯,封舞阳侯,食邑也从几百户一路增加,至刘邦去世时,食邑五千四百户。

他除了战场上的勇猛,还有过人的胆略与智慧。看下面这两件事:

其一,他在鸿门宴上的出色表现,为刘邦捡回了一条命。鸿门宴上,樊哙的突然出现,令项羽吃了一惊。

他在项羽面前镇定自若,一边吃酒,一边与项羽高谈阔论,说沛公先入咸阳,率领大军驻霸上,为的是等待大王。

而大王今日却听信小人之言,误解沛公,这可是离心离德的表现。项羽无言以对,之后刘邦假意要上厕所,樊哙与他才一同逃离了项羽的魔掌。

其二,英布造反时,刘邦在平定叛乱时不幸中箭,一连休息了十几天,期间拒绝见人。周勃、灌婴等人也不敢贸然进去见他,樊哙见状,他直接推门而入。

进去后,他看到刘邦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马上大哭,说当年和陛下在沛县起兵,一路夺取天下,那是何等的威风!现在天下平定了,陛下却是如此的颓废,与宦官为伍,难道陛下忘了当年的赵高吗?刘邦听后哈哈大笑起来,遂起身与朝臣议事。

由此可见,樊哙这个人的确不一般,有勇有谋有指挥,很有造反的潜力。那么,刘邦杀他是怕他造反吗?

樊哙除了是刘邦的近臣,还有另一个身份。他娶的是吕后的妹妹吕媭[xū],因此,他与刘邦还是连襟。

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关系,刘邦在将死之时,听到有人向他说,樊哙与吕后是一伙的,只等刘邦驾崩,他就会起兵杀了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这让刘邦不淡定了。

对于吕后,刘邦已无力铲除,也不能铲除。太子刘盈年幼,如果没有吕后坐阵,那刘氏天下被将相大臣夺取的可能性会更大。

但吕后的存在,也注定了之后汉朝外戚专权的局面。在吕氏家族中,如吕产吕禄等人,都十分平庸,没什么什么可顾忌的。但是如果樊哙要是和吕后联合,那刘氏天下就危险了。

樊哙这个人有雄才,不是一般将领能对付他的。在将死之时,听到樊哙与吕后有阴谋,这对刘邦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吕后不能除,那就尽可能地剪除她身边的羽翼,不给吕氏壮大的机会。

所以,刘邦安排陈平立即斩杀樊哙,这也是一种战略安排,和他与群臣定下的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一样都是对吕后的牵制。

但是陈平并不理解刘邦的苦心,他和周勃合议的结果是,留下樊哙,以免高祖后悔,实际他们更担心的是,如果真杀了樊哙,又怎么向吕后交代呢?毕竟高祖活不了几天了,而吕后还健康着呢?

所以,陈平擅自违背了刘邦的命令,留下了樊哙,等于也是保住了自己的脑袋。这样,樊哙不仅没有被杀,反而在刘邦死后,又被吕后释放,恢复了爵位和食邑,

有人说,樊哙即使没有在孝惠帝六年去世,也不会与吕氏家族一起反叛。但话又说回来,韩信、英布、卢绾,与刘邦的关系也不错,但还没等到高祖死去,他们就接连造反了。

更何况,吕后的妹妹吕媭也不是省油的灯。

樊哙的后人

公元前189年,樊哙去世,他的爵位由其子樊伉继承。在吕后执政时期,吕媭被封为临光侯,在朝中任事专权,大臣们都很害怕她。

试想,如果樊哙还活着,难道他就甘于做一个纯臣吗?从历史经验来看,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如果他活着,诸吕之乱能否顺利实施,都要打个问号。所以,陈平、周勃不执行刘邦命令,如果站在汉朝的利益上来考量,那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刘邦虽然出身不好,但在治国和用人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在他死后的汉朝,实际是一个三权并立的朝政,吕氏家族以外戚身份把持内政,但有功勋集团与其制衡,对外则有藩王驻守,这种的设计理念很有创意。

在用人方面,他在将死之时,也向吕后交了个底,说萧何之后,可用曹参,曹参之后,可用王陵,但王陵智谋不足,可由陈平辅佐。而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大事,所以还得再配上周勃,周勃虽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于是让周勃做了太尉。

而诡异的是,吕后死后,陈平和周勃正是铲除吕氏家族的主要参与人员,谁又说这不是刘邦的安排呢?

吕媭和樊伉都在诸吕之乱中被诛杀,孝文帝登基后,重封樊哙小妾所生之子樊市人为列侯,并恢复了舞阳侯的爵位和封邑。

樊市人去世后,其子樊佗广继承了爵位。在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樊佗广被门人告发,说他不是樊市人的儿子,因为樊市人不能生育。

樊佗广因此被投入监狱,爵位也被撤销了。至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在恢复了对开国功臣的祭祀后,樊哙玄孙的儿子樊章被封为舞阳侯,食邑一千户。

《汉书》记载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由此可见,樊哙的后人没什么发展,都很平庸,但西汉对开国功臣的重视和待遇还是不错的。

综上所述,樊哙的确是一代雄才,由于与吕后的亲戚关系,如果他活着,也不排除与吕后联合篡夺刘氏天下,这也是刘邦下令诛杀他的原因。

标签: 樊哙吕后

更多文章

  • 宋太宗赵光义和宋太祖赵匡胤相比,差在哪些方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光义,赵匡胤

    同样都是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和宋太祖赵匡胤相比,差在哪些方面?其实,无论是带兵,还是治国,两者其实不可放在一起比较的,赵匡胤比赵光义厉害10倍不止。一、陈桥兵变VS斧声烛影,赵匡胤更胜一筹。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夺取了后周的江山,才建立了大宋。虽说欺负1个8岁的小孩子的确有点儿无耻,但不得不说,赵匡胤处

  • 吴起在被杀的时候 吴起为何要趴在楚悼王尸体上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吴起,楚悼王

    兵家“亚圣”吴起被杀的时候,为什么趴在楚悼王尸体上?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吴起被称为兵家“亚圣”,与“兵圣”孙武并称为“孙吴”,是战国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吴起是卫国人,他的伟大老乡还包括商鞅,吕不韦等人。吴起的一生,用两句话概括就是

  • 司马懿既然已经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撤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懿,空城计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早已看出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诗《蜀相》中,大诗人杜甫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对三国名相诸葛亮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诸葛亮曾是一介布衣,在穷乡僻壤避世隐居。后来在刘备坚持

  • 古代造反有那么容易吗 将军为何说造反就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造反

    对古代造反真的那么容易?将军手握兵权,说造反就能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在阅读历史文献或者是观赏影视剧的时候,尤其是影视剧中的表现,好像这在古时候,造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一样,手握兵权,说造反就可以造反,但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中,造反可不是一件这么容易的事情,我们国

  • 井陉之战之战爆发于何时?韩信的表现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信,汉朝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佯顺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者也。(孙子兵法)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时的一场著名

  • 严延年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严延年,汉朝

    严延年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历史人物,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严延年是一个汉宣帝很器重的人。那时候,严延年正在河南当太守。有一天,严延年的母亲从家乡去河南看他,没住几天就要回去。而且回去的时候对严延年说,我看你的丧期就要到了,我还是回去给你准备后事吧。严延年的母亲回去后,果然仅仅一年多一点时间,严延年就

  • 诸葛亮和庞统外号卧龙凤雏 司马的外号又叫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庞统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称卧龙,凤雏为庞统,那司马懿叫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大家对他的绰号应该都非常的清楚,他的绰号是卧龙。来源有两个原因,其一那就是诸葛亮曾经隐居于南阳卧龙岗上,所以被称为卧龙先生。第二个原因就是诸葛亮才气过人,具有非常过人的政治才能,对问题的了解

  •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卫青,李广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这个问题要从2个方面来看,从保家卫国的角度来看,李广的贡献甚至大于卫青:卫青的不世武功,一定是程度上是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从对后世的影响、从奠定中华民族版图的角度来看,李广是远远比不上卫青的。《史记》中有李广专门的一篇,称为《李将军列传》,其中这样介绍李

  • 陆逊作为东吴的将领 孙权为何将人活活骂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陆逊,东吴,孙权

    还不知道:东吴的神将陆逊,为何被孙权活活骂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孙权为什么和陆逊是世仇?陆逊的家族是江东大族,在东汉末年。世家门阀就代表了统治阶级,陆逊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做官的,但很可惜,他们都去世得很早,但陆氏家族一向同气连枝,于是陆逊就由祖父辈的陆康抚养成才。

  • 王商的一生有何经历?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商,汉朝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这一期起源于汉宣帝时期的宫女王政君。王商,西汉外戚、大臣,是涿郡蠡吾人,后来跟随父母迁徙到杜陵。与上一任丞相匡衡的身份相比,王商更最尊贵,他是皇室外戚出身,是汉宣帝母亲王翁须之兄王武的儿子,汉元帝刘奭侍妃王政君的哥哥,与汉宣帝刘询也是表兄弟,在元成时期地位仅次于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