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是几品官,一部叫《神探狄仁杰》的电视剧出现,让后人对电视剧中的狄仁杰非常熟悉,狄仁杰破案,而且无一冤案。当然,观众看这部剧的时候有一个疑问。那是什么?也就是说,按道理狄仁杰是宰相,同时又是武则天身边的红人。然而在剧中,狄仁杰官品只有三品。然后这就引出了话题,狄仁杰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却仅仅是个三品官?
事实上,我们经常听到关于的“一品官”和“二品官”。在我们的印象中,这样的才是高官。不过这种称呼是在宋代以后,唐代没有这种说法,因为三品官在唐代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唐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他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官制。魏晋南北朝的官制分为“九品”,也就是现在当时的九品官的雏形。然而魏晋南北朝的官制和唐朝有些相似,而且魏晋南北朝的一品不是一直有的,因为在士人眼里,只有孔子这样的圣贤才配得上。二品官是为当时的郡王准备的,真正的“上品官”大多都是三品。
唐朝的官制和这个有点类似。到了唐代,正一品大官是三师与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与太尉、司空、司徒。从一品是指太子的三师,同时一品官对应的是亲王郡王。
如上所述,这些官职大多是荣誉性的,没有实权,很大程度上是用来表彰的。而且一般只会在特定的时间颁发。比如因公殉职,那么皇帝会表彰你。所以唐朝很少有人能登上一品。那二品官呢?二品官只有一个尚书令。
自东汉开始,刘秀考虑到“三公”的权力已经深深威胁到皇帝的地位,逐渐将三公的权力向“尚书台”倾斜,也就是“尚书省”的前身。当时,尚书省的最高官员是尚书令。
但尚书令有一点比较特别,那就是李世民曾经担任过这个官职,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时也担任“尚书令”的职务。
所以有这个因素,在唐代尚书令也是有名无实的,名义上是二品官,但实际上没有人敢担任这个职务。在古代,人们特别注意禁忌,尤其是君王的姓名和官职,毕竟一不小心就会掉脑袋。
尚书令之后的官职是从二品的尚书仆也,但在后期,尚书省权力开始被削弱。尚书仆也实际上也成了一个虚职。
狄仁杰是几品官,由此可见,至少在狄仁杰那个时期,做一二品官是很难的,所以在那个时候,三品官已经是大官了。因此,从当时唐朝人的角度来看,狄仁杰的官职已经属于百官之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