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走了;疏广、疏受两年前已经辞职了;卫将军张安世害病死了;丞相魏相年老体衰,好像也活不了多久了;西羌又老来侵犯边界;外戚和宦官的权力渐渐儿大起来。在这种情况底下,汉宣帝还爱用刑法。这就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可是不满意但管不满意,直话直说的人可不多,只有不怕死的人才敢批评汉宣帝。
有一个大臣叫盖宽饶,他是司隶校尉[专管巡察京师、供给劳役、捕捉盗贼的大官],他眼里揉不下沙子去,批评起人来,一点不留情。别说是皇亲国戚,就是皇帝有什么不是,他也一样要批评。在汉宣帝和那些奉承汉宣帝的人们的眼里他是个时人嫌的刺儿头。他的朋友王生是懂得人情世故的,他劝告盖宽饶,对他说:“人家既然不听你的话,你又何必多嘴呐?你老这么得罪有权有势的人,不但对他们没有好处,恐怕连你自己的命也保不住。大丈夫固然应当直爽,这是好的。可是也不能太莽撞。可以受点委屈的时候不妨受点委屈,只要不厚脸无耻地去奉承人就是了。俗语说,‘明哲保身’。我劝你不如放明白点,保保身吧。”
盖宽饶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只知道“明哲保身”的胆小鬼。他不听王生的劝告,楞头磕脑地上书给汉宣帝,其中有一段说:“现在圣道衰落,文教不振;把刑罚当作教化,把法令当作诗书。”他又说:“古书上说,‘五帝把天下看成天下人的天下;三王把天下看成一家人的天下’。一家人的天下是传给子孙的;天下人的天下是传给圣贤的。”
汉宣帝看了,认为盖宽饶有意毁谤朝廷,就把他的奏章交给主管的大臣们去审查。他们用不着怎么审查盖宽饶的奏章,只要听听汉宣帝的口气就够了。他们商议了一下,都说盖宽饶瞧不起皇上,要他让位给别人,犯的是大逆不道的死罪。谏议大夫郑昌上书给汉宣帝,说:
“盖宽饶是替国家担心,并不是有意地毁谤朝廷。他不计较自己的利害,很耿直地说出了他要说的话,是为了劝谏皇上。皇上不理他就是了,为什么还要给他定罪呢?”
但是汉宣帝不听郑昌的话,执意要给盖宽饶定罪,盖宽饶知道胳膊拧不动大腿,竟然在外面拔刀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