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顾恺之为什么到桓温手下工作,桓温是个什么人?

顾恺之为什么到桓温手下工作,桓温是个什么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901 更新时间:2024/1/22 1:27:20

建康城里东南角上,离建阳城门不远的一条僻静小街上,座落着几家小小的茶楼酒馆。从这里穿过几条小巷,出城就是乐游苑,从酒楼上推窗望去,下面是一条与皇宫周围的御河相通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夹岸排排垂柳,景色倒也别致,这天顾恺之就和几个朋友相聚在此。

顾恺之随店主人走下楼来。来人正是桓温府中那个幕僚。他上前与顾恺之施了一礼,然后约顾恺之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前前后后地详细说明了来意。

顾恺之沉吟了半晌,一时还拿不定主意。那幕僚见顾恺之犹豫不决,只好起身告辞。他临走时对顾恺之说:“虽然您家中不缺吃少穿,但年轻人总也该找个出路,再说,桓大司马的权势您是知道的,他是看重了你的大能才让我来请您的,机会难得啊,您好好想想,明天我再听您的回话吧!”

幕僚走了之后,顾恺之开始认真考虑这事儿。他倒不是畏惧桓温的权势,他想的是桓温的为人。

当时,桓温是坚决主张北伐,收复东晋失去的土地的,在相温掌握了军致大权后,他曾经亲自带民,进行过好几次北伐和西征,甚至还度收复了洛阳并且沿长江而上,收复了四川带的失地。

这些地方的老百姓饱受割据的痛苦和战争带来的灾难,因此迫切要求统一和安宁。当桓温的军队收复四川时,

许多当地的老百姓都杀猪宰牛,端茶送酒来到路旁迎接。一些老年人感动得流着泪说:“真想不到我们这些老骨头,还能有幸看到官军收复这块土地这一天啊!”

看起来,桓温的许多做法,还是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的。而且桓温十分重视人才,也喜欢读书写字,决不是那些不学无术之辈。顾恺之又想到了自己,他已是二十出头的人了,虽然从小就采出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总该有所作为才行。现在,桓温能慕名求聘,的确是一个好机会,既不是自已趋炎附势,也不是拍马钻营,而是正好乘机实现自己往日的抱负。他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接受桓温的邀请,到桓温手下去干一番事业。

他到了桓温府中,恒温十分高兴地接待了他,两人并没有因为年龄和职位上的差异而感到生分。桓温非器重顾恺之,便请他留在自己身边作参谋。这样,顾恺之就成了桓温的大司马参军了。

标签: 顾恺之桓温

更多文章

  • 庞统简介,庞统攻益州定下的“上中下”三策指的什么,庞统在三国不显名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庞统简介

    庞统简介,庞统凤雏,号士元,(179-214),汉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的一个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庞统年轻的时候,性格朴钝,名声不显。但是他的叔叔,庞德公,非常看重他,认为庞统定非寻常认为。曾与陆机、顾韶等臧否人物,自谓曰“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建安十九

  • 太子李贤,李贤和武则天的关系,李贤被废掉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子李贤

    公元655年,章怀太子李贤,出生在李治祭拜太宗昭陵的路上,他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在早期并不突显。后来,其长兄李弘突然去世,李贤接替他成为太子。他开始慢慢走到人们面前。事实证明,李贤,真的是名副其实的“贤”。成为太子后,马上做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他聚集了一批学者和名人,如张大安,刘纳言

  • 包青天是几品官?包青天的职位放到现在是什么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包青天是几品官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句话吧?喜欢包拯和包青天的人应该还会唱。《三侠五义》、《包公案》,包拯“铁面无私”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包青天黝黑的皮肤和额头中间弯弯的月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包青天是几品官,来探索一下。北宋名臣包拯出生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

  • 鲁肃是哪国人?鲁肃的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鲁肃是哪国人

    鲁肃是哪国人?鲁肃是临淮郡东城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和安徽淮河两岸的地区。鲁肃出生在东城的一个富裕家庭,但他出生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是由祖母抚养长大的。建安二年,鲁肃率部投奔孙权,提出了鼎足江东的战略计划,得到了孙权的赞赏。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人,字子敬,东城临淮人。《三国演义》中鲁肃的出场次数不多,即使

  • 北宋李纲,主战派李纲提出什么反金措施,李纲75天便被罢相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北宋李纲

    北宋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福建邵武人,是民族英雄。李纲祖籍邵武,从他祖父那一代起就移居无锡县(今无锡,江苏)。父亲李夔,精通军事。随吕惠卿立功抵御西夏入侵,赴龙图阁等制,京西南路安抚使。元丰六年(1083年),李纲生于秀州华亭。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靖康元年(1126年),当金兵入

  • 西汉大臣汲黯是个什么人?汉武帝都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汲黯

    公孙弘把主父偃挤下去,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做了丞相。他和张汤两个人算是汉武帝的红人儿了。这两个人在汲黯看来都不是东西。公孙弘做了丞相,可是他穿的是布衣裳,吃的是糙米饭。有人知道底细的,说他布衣裳里面穿的是细毛皮袄,糙米饭是当着别人的面吃的,他自己在内房里吃的就至是山珍海味。汲黯对汉武帝说:“公孙弘在

  • 汉武帝为平定匈奴设立“武功爵”,最终派张骞出使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武帝,武功爵,张骞

    汉武帝因为这次出兵,虽然杀了一万多匈奴兵,带来了单于爷爷的人头,活捉了单于的相国和叔叔,可是有两路兵马事没了,赵信也走了。功过相抵,也差不多。只有校尉霍去病不能不赏,还有另一个校尉张骞也有功劳。他就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封张骞为博望侯。原来张骞曾经作为汉朝的使者到过西域[汉朝边疆以西的地区笼统地都叫西域

  • 明代后七子分别是谁?他们主张的文学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代后七子

    明代后七子指的是李攀龙、谢榛、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后七子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前后七子文学主张基本相同,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李攀龙,字于鳞,之所以自号沧溟,是因为他的家离东海很近。他在9岁时失去了父亲,靠母亲张氏纺织为生。因为家里穷,他自小努力学习。18岁时为县学诸生

  • 权经冯道,冯道能得十任皇帝重用原因,《权经》体现了什么政治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权经冯道

    权经冯道,冯道(882-954),号长乐老,瀛人,五代时期宰相。早年为燕王刘守光效力,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四朝。他先后辅佐过的皇帝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等十位皇帝,后来也臣服于辽太宗耶律德光。而权经则为冯道所作。在宋朝

  • 诗杰是谁?六岁被称为神童,可惜天妒英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诗杰是谁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这些家喻户晓的称号为每个人所熟知,那你知道诗杰是谁吗?本文即将揭开谜底。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当时涌现出2536位有姓氏的著名诗人,诞生了约5万首诗歌。因此,唐诗成为中华文化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一直为世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