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伯温是怎么死的?与胡惟庸有何关系?

刘伯温是怎么死的?与胡惟庸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920 更新时间:2024/1/11 0:07:59

刘伯温命运的转变,与另一位开国大臣胡惟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史料记载,刘伯温是胡惟庸毒死的。

史料上是这样说的,刘伯温生了重病,朱元璋让作为宰相的胡惟庸派御医去看刘伯温。御医看了刘伯温,给刘伯温吃了药以后,刘伯温就感觉他的心中有一块石头,沉甸甸的,怎么也下不去。

刘伯温心里很怀疑,觉得是胡惟庸派的御医,在药里动了手脚。于是他把这件事给朱元璋讲了。当然了,他不可能讲胡惟庸派的人害他,他只能说,他吃了那个药以后,病情加重了,心里面就像压着一块石头。

不过,朱元璋的反应很冷淡,就像听不懂他的话一样,这让刘伯温非常失望。

刘伯温回来以后,知道自己活不久了。于是就给两个儿子做了一番交代。他先把一本天书交给大儿子,让大儿子立刻交给朱元璋,看都不准看。这个举措,主要是保子孙后代不遭受朱元璋的打击。接着,他又告诉了自己的小儿子一些治国的良策,他让小儿子把这些治国良策献给朱元璋。目的是让小儿子将来能够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不过,他又给小儿子说了一句话,他说胡惟庸现在还在宰相的位置上,把这些治国良策献出去,也是没有用的,只有等到胡惟庸将来倒霉了,下台了,你再把这些话告诉朱元璋。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伯温一直认为是胡惟庸在药里做了手脚,所以他的病情才会加重,最后以至于不治而亡。

当然了,他对朱元璋本人其实还是有怀疑的。因为他在给朱元璋汇报了这件事以后,朱元璋的表现很冷淡。朱元璋表现很冷淡,有两个意思,一是朱元璋很宠幸胡惟庸,认为胡惟庸不可能害人。二是胡惟庸在药里做手脚,说不定还是朱元璋暗示的。不过,就算刘伯温怀疑朱元璋,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朱元璋是皇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只能等着倒霉。

那么,胡惟庸有没有可能害死刘伯温呢?

我认为这件事情是有怀疑的。

胡惟庸当初在当宰相的时候,确实是有些霸道。一方面他很多事情都自己做主,不告诉朱元璋。另一方面,他在朝廷中也有一些排斥异己,想自己独占朝廷。因此对同为宰相的汪广洋杨宪等很多大臣都多有打击。所以他打击刘伯温,也是说得过去的。

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打击刘伯温呢?

胡惟庸打击某个朝臣,无非是这个朝臣和他之间有权力之间的争夺。权力就像一块蛋糕,如果某个大臣分得多一点,他就只能分得少一点。但问题是刘伯温并没有和他分权力呀!

历史上所记载的,刘伯温只是和李善长有矛盾。当时朱元璋让两个人一起来制定国家的法律,刘伯温和李善长的观点有很大的出入,因此李善长对刘伯温很不满。不过,历史上并没有刘伯温和胡惟庸有矛盾的记载。

而且刘伯温当时害怕朱元璋杀功臣,杀到了他自己的头上,所以很早就提前辞官归隐了,更没有和胡惟庸有什么矛盾冲突。胡惟庸何以要动手脚杀刘伯温呢?

我认为,胡惟庸和刘伯温虽然没有矛盾冲突。但是有一件事情应该是引起了胡惟庸不满的。这件事情,就是朱元璋连续两次征询刘伯温的意见。问刘伯温,什么样的人才是恰当的宰相人选?当时朱元璋提到了胡惟庸。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是一个恰当的宰相人选。但是刘伯温否定了朱元璋的看法,他认为胡惟庸并不恰当,如果把国家比喻成一辆车的话,胡惟庸这个驾车的车夫,肯定会把这辆车拖翻。

但是后来,朱元璋却仍然用胡惟庸当宰相。朱元璋用胡惟庸当宰相的时候,会不会给胡惟庸说过这件事情呢?就是说朱元璋会给胡惟庸说,有人是反对你当宰相的,认为你当宰相不好,但是我依然要用你当宰相。朱元璋这样做,无非就是让胡惟庸记得他的恩情。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发生过。当年有人就在宋太宗面前说杨业的坏话。但是,宋太宗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别人举报杨业的这个信,装在一个信封里。交给杨业。意思也就是说,你看别人举报你,说你的不是。但是我这么信任你,你应该对我肝脑涂地。我想朱元璋把刘伯温对胡惟庸评价的话,告诉胡惟庸,其目的肯定就是这个。

这样一来,胡惟庸当然不满刘伯温了,害死刘伯温,也可以说得过去了。

标签: 刘伯温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孙权在赤壁之战前为何要攻打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字仲谋,生于下邳。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和黄祖大战,追击过程中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一代名将就此陨落。自此,孙策、孙权兄弟和黄祖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然而黄祖就像打不死

  • 空城计时诸葛亮背后还有两个书童 司马懿是看到他们才撤兵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空城计,诸葛亮

    对空城计最大的倚仗,其实是城楼上的两童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书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写十分详细,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注重描绘细节的同时,还怀有一种宏伟的大局观。作者借《三国演义》这本书深刻的描绘了

  • 靖难之役时梅殷在哪?为何没有帮朱允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梅殷,明朝

    梅殷明朝初期的一个开国将领,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女婿,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建文年间,明朝发生了靖难之役。此前朱元璋曾给女婿梅殷留下密诏,叫他好好辅佐孙儿建文帝。那么梅殷身为建文帝的姑父,为何没能在靖难之役中有所作为,阻止朱棣夺位呢一,成为驸马梅殷

  • 李自成打仗打了十八年 李自成为何在北京待了42天就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李自成

    对明朝李自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打仗18年,为何进入北京后只做了42天皇帝?我们在记历史朝代之时往往有这么一句“唐宋元明清”,明朝结束后轮到清朝统治天下,可事实上明朝却并不是清朝所灭的,而是被大顺皇帝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闯王李自成入京所灭的,其实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的时

  • 清朝时期的隆科多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隆科多

    还不知道:清朝隆科多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隆科多,到底何种形象?隆科多,佟佳氏,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子、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康熙朝重臣佟国维第三子;也就是说,隆科多是康熙皇帝的亲表弟兼小舅子。在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夺嫡”事件中,隆

  • 正史中的隆科多和佟国维是什么关系 隆科多当过刑部牢头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隆科多

    对隆科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隆科多当过刑部牢头吗,他与佟国维真是叔侄关系?《雍正王朝》中隆科多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让人印象深刻。剧中,隆科多的前半生是一个八旗纨绔子弟,被康熙帝冷落了几十年,曾在刑部监狱担任过牢头,直到一废太子后才被委任为九门提督。不过这只是影视镜

  • 历史上董卓讨伐战背后有何政治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卓,汉朝

    董卓东汉末年军阀,国历史上总体评价极其负面的人物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精彩的情节,董卓废立皇帝之后,曹操矫诏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起兵讨伐董卓。各路豪杰纷纷响应,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经典桥段都是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上演的。《三国演义》的描

  • 襄樊之战关羽失败,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三国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襄樊之战”之战爆发,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关羽攻打襄樊,襄樊没有拿下来,造成丢了大半个荆州。荆州一丢,刘备着急了,发动夷陵大战,试图收复失地。谁知道又失败了,不但没有把失地收回来,而且还扩大了丢失的面积,从巫山往东的所有原先蜀国的土地,全部落入了吴国的手里。

  • 刘邦作为一个聪明之人 刘邦为何没有给戚夫人留后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戚夫人

    对刘邦和戚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精明一世,为何生前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我们从刘邦的性格和现实情况来分析一下。首先毫无疑问刘邦是一个薄情的人。刘邦是一个纯粹的枭雄。亲情、友情、爱情对他来说就是玩具。你可千万别想让刘邦把感情当真。之前不是总流行一句话吗“认真你就输了”

  • 杜袭是什么人?定军山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袭,三国

    定军山之战,是建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整个汉中之战的组成部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虎步关右的曹魏名将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被黄忠所杀,临阵战死,马革裹尸。当时,军中失帅,群龙无首,三军将士们都不知所措,非常害怕,危急时刻,他和郭淮力荐张郃代帅,统领诸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