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初名将廖永忠简介:曾获朱元璋评功超群将,智迈雄师

明初名将廖永忠简介:曾获朱元璋评功超群将,智迈雄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17 更新时间:2023/12/12 15:11:26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廖永忠

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廖永忠(1323一1375年),巢县(今安徽省巢湖)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初名将。

廖永忠早年与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充南路军右副将军职,取得夔州之战胜利,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

因鄱阳湖之战战功卓著,朱元璋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赏赐给他,并在《平蜀文》书“傅一廖二”之语,盛赞廖永忠功勋。

人物生平

随兄征战

少时豪迈有大志,智勇过人。至正十四年(1354),屯兵巢湖。至正十五年(1355),跟随廖永安投奔朱元璋。

朱元璋见其年少,问道:“你也想富贵吗?”廖永忠答:“能够为圣明的主子效力,扫除寇乱,名垂史册,正是我的愿望。”朱元璋听后称赞不已。

廖永忠协助廖永安率水师渡江之后,攻取采石、太平府、芜湖,擒获陈野先,打败蛮子海牙及陈兆先,平定集庆府(今江苏南京),攻克镇江、常州、池州,征讨江阴海盗,都有功劳。

兄死替职

廖永安被俘,廖永忠接替兄长之职,任枢密佥院,统领其军。率军进攻赵普胜江营栅栏,收复枞阳。陈友谅

袭击太平府,进犯龙江,张德胜总兵进攻,廖永忠大声呼喊着突入敌阵,诸军紧随其后,大败敌军,收复太平府,升任同知枢密院事。

随军征讨陈友谅,陈友谅固守安庆,朱元璋以步兵作疑兵之计,命廖永忠克其水寨,于是攻克安庆,追至小孤山。

又随军进攻江州,江州城濒临长江,守备甚严。廖永忠揣度城的高度后,在船尾造桥,取名天桥,然后驾船乘风倒行,使天桥与城相接,于是攻克江州(今江西九江)。后廖永忠晋升为中书省右丞。

鄱阳死战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从征南昌,南昌投降。祝宗、康泰占据南昌叛乱,廖永忠随徐达平叛。支援安丰,击败张士诚

陈友谅进攻南昌,战于鄱阳湖,突围殊死作战。敌将张定边直冲朱元璋坐船,常遇春

将其射跑。廖永忠驾快船边追边射,张定边身中百余箭,汉兵死伤很多。第二天,廖永忠又与俞通海等驾着七艘满载芦荻的船,乘风纵火,焚烧了敌军楼船数百艘。又率六艘战船深入敌阵搏击,然后迅速绕出,敌军大惊,以为遇到了神兵。又在泾江口拦截陈友谅,陈友谅死去后,廖永忠随军征讨陈友谅之子陈理,分兵在四门设立栅栏,又在江中将船只连成长寨,断绝其出入之路,陈理只得投降,升湖广行省左丞。

廖永忠回京后,朱元璋将写有“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的漆牌赐给他,悬于家门外。

廖永忠击败左君弼于庐州,又救援安丰,平定江西未下州郡。不久,跟随徐达、常遇春攻取淮东,张士诚派水师进逼海安,朱元璋命廖永忠回军水寨抵御,徐达于是攻克淮东诸郡。廖永忠又随军征伐张士诚,攻取德清,进克平江,被授为中书平章政事。

平定两广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廖永忠担任征南副将军,率水师由海路会合汤和,征讨并降服方国珍,进克福州。

洪武

元年(1368年),兼任同知詹事院事。率军平定闽中诸郡,至延平,击败并擒获陈友定。随即被授为征南将军,以朱亮祖为副将,由海路攻取广东。廖永忠事先写信给元左丞何真,对他晓以利害。何真马上奉书请降。廖永忠至东莞,何真率领属官出迎,广州、循州、惠州平定。至广州龙潭,降服卢左丞。擒获海寇邵宗愚,列举其残暴行径,然后将其斩首,广东百姓十分高兴。廖永忠又迅速传谕九真(今越南北部)、日南(今越南中部)、朱崖(治今海南琼山)、儋耳(治今海南)三十余城,守官纷纷纳印请命。然后进取广西,至梧州,降服元达鲁花赤拜住,浔、柳诸路皆下。又派遣朱亮祖会合杨璟收复未下州郡。廖永忠引兵攻克南宁,降服象州。两广全部平定。廖永忠善于安抚,百姓念其恩德,为其立祠。

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廖永忠返回金陵,朱元璋命太子朱标

率朝廷百官在龙江迎接慰劳。廖永忠入朝觐见,朱元璋又命太子送他返回府宅。廖永忠再出任职,安抚泉州、漳州。

洪武三年(1370年),随大将军徐达北伐,攻克察罕脑儿。回京后,封为德庆侯,年禄一千五百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西灭明夏

洪武四年(1371年),廖永忠以征西副将军的身份随汤和率水师伐在蜀地的大夏政权,讨伐明升。

汤和驻守大溪口,廖永忠先行。到达旧夔府,击败守将邹兴等兵。进至瞿塘关,此处山峻水急,蜀人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船不能前进。廖永忠密派数百人携带干粮水筒,抬着小船翻山渡关,到达上游。蜀山草木繁多,廖永忠下令将士都穿上青蓑衣,在崖石间鱼贯而行。估计已到,便率领精锐出墨叶渡,五更时分,兵分两路攻其水、陆寨。水师都以铁裹住船头,设置火器而前进。黎明时分,蜀人才发觉,派出全部精锐前来抵抗。但此时廖永忠已破其陆寨,会合抬船出江的将士,一并齐发,上下夹攻,大破蜀人,邹兴战死。廖永忠然后焚毁三桥,弄断横江铁索,擒获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飞天张、铁头张等都逃走了,廖永忠于是进入夔府。第二天,汤和才到达,于是与汤和分道前进,相约于重庆会合。

廖永忠率水师直捣重庆,驻扎铜锣峡。夏主明升请降,廖永忠以汤和还未到为由推辞不受。等汤和到达后才接受投降,承旨抚慰。下令严禁侵扰百姓,一士兵拿了百姓七只茄子,立即斩首。又慰抚戴寿、向大亨等的家人,命其子弟携信前往成都招降。戴寿等已被傅友德所败,收到信后,便投降了。蜀地全部平定。朱元璋写成《平蜀文》表彰其功,其中有“傅一廖二”之语,对廖永忠奖赏甚厚。

洪武五年(1372年),廖永忠北征,至和林。洪武六年(1373年),督率水师出海追捕倭寇,随即回京。

逾制赐死

当初,韩林儿

在滁州,朱元璋派廖永忠前去将他迎回应天,至瓜步时船翻而死,朱元璋因此归罪廖永忠。到大封功臣时,朱元璋对诸将说道:“廖永忠在鄱阳湖作战时,忘我抗敌,可谓奇男子。但却派与他要好的儒生窥探朕意,所以封爵时,只封侯而不封为公。”当杨宪为丞相时,廖永忠与他关系密切。杨宪被杀,廖永忠因功大幸免。

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终年五十三岁。南明弘光帝时,追封庆国公。

标签: 明初廖永忠

更多文章

  • 明朝前六君子魏大中简介:少时家贫,却自学成为生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魏大中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东林八君子高攀龙简介:著有《高子遗书》12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高攀龙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官员林偕春简介:曾以五经魁,独得翰林学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林偕春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叶向高为什么被称为独相?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叶向高,明朝

    叶向高在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他为什么被称为“独相”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宰相机构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此后还是发展成为具有宰相权限的重臣。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内阁大学士等于宰相已经是皇帝都承认的朝廷共识了

  •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这个新到底有多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莽,新朝

    还不了解:王莽新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莽新朝到底是什么样的,“新朝”有多新潮?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中国还有这么一个朝代。以“新”命名,新旧的新。够有创意,也够大胆。就像开国也是唯一的皇帝的名字一样。王莽。一禅让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禅让。但是你也不要误会。在古代禅让并

  • 明朝东林八君子钱一本简介:著有《像象管见》、《像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钱一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著名谏臣杨继盛简介:曾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杨继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陆贽:有中唐贤相之称,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陆贽,唐朝

    陆贽,字敬舆,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宰相,溧阳县令陆侃第九子,人称“陆九”。他是为中唐贤相,其学养才能、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及后世称赞。权德舆比之为西汉名臣贾谊;苏轼认为他是“王佐”、“帝师”之才,文辩智术超过西汉谋臣张良。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陆贽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

  • 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简介: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忠贤,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豪门出身的乾隆妃子,为何斗不过令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清朝

    “豪门”出身的乾隆妃子,为何斗不过令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乾隆,其后宫妃嫔数量在大清皇帝中上是名列前茅,多达41位,有比乾隆小47岁的循妃伊尔根觉罗氏,有来自维吾尔族的容妃,有“豪门”出身的,也有包衣出身的,说起“豪门”出身的,乾隆后宫妃嫔不再少数,比如像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聊的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