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真的有杀自己的女儿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武则天真的有杀自己的女儿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21 更新时间:2023/12/27 12:53:44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杀女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到底有没有杀自己的女儿,3点理由还原历史真相。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的经历非常坎坷,她最终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远比一般男性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一个女人通过选入宫廷,从而获得权力,这是自古以来,女性掌权的唯一途径,但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如此多的女人,要想在后宫崭露头角,其搏杀程度那都是异常惨烈的,前几年的《甄嬛传》就向我们展示了后宫得各种争斗。

然而武则天做得更绝,能做到女皇帝这一步,那心里素质可不是一般的硬,在她的眼里必须只有成功,否则进阶之路上早就被人打下万丈深渊了。

尤其是皇后职位的争夺,这是武则天上位的一个重要台阶,而武则天为了能够坐上皇后,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其中以他女儿的的死,更是成了千古谜团。

很多人都有传闻,说是武则天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一次来诬陷是王皇后所为,最终在废王立武中取得胜利,当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皇后。

那么武则天到底有没有杀死自己的女儿呢,我认为是有的,主要理由有以下3点,我们先看看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唐会要》里讲:“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

但是在《新唐书》里的记载却不是武则天利用了这次机会,而是武则天杀了小公主,利用李治过来看望的机会,嚎啕大哭,紧接着就问刚才谁来过,左右侍女都说刚才王皇后来过,一时间悲伤的李治,就认定这是王皇后所谓。

这件事说是王皇后所为疑点很多,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经过多年读史的经验告诉了,宫廷之内无秘密。

古人跟我们生活习惯不一样,在古代你只要是个王公贵族,那衣食起居都是有人伺候的,包括洗脸吃饭甚至是上厕所,这些身边都有人跟着你。

《红楼梦》里贾宝玉就是这样,身边一直有人跟着,有时候像宫廷这种地方,你不想要人都不行,因为这是规矩,没人伺候怎么能显示皇家的威严。

王皇后身边一直都是跟得有人的,王皇后要杀小公主,派个人来就行,没必要非得亲自来,这样目标实在是太大了,她可是皇后呀,稍微走动一下那可是前呼后拥。

更重要的是,在古代礼法之下,后宫生的所有的孩子,都是皇后的孩子,王皇后来看小公主,那是礼法制度的要求,不管她想不想来,她都必须来。

这是在武则天的寝宫,当时武则天深受李治宠爱,宫里的下人各个都是势利眼,那到处都是眼线,王皇后完全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亲手杀死小孩子。

而且她只是一个公主,换句话说,在宫廷的政治斗争中,生个女儿你跟没生一样,小公主可爱只能激起李治的父爱,对于武则天的地位,不会有任何的提高,但是如果是被王皇后杀死了,这就是另一种评价了。

所以说,王皇后无论如何都没有杀死小公主的动机和作案条件,这里面有条件作案的只有武则天,在看小公主死后李治的反应。

古代医疗条件低,婴儿死亡是个正常时间,但小公主明显是非正常死亡,古代医疗水平低,但是公主作为金枝玉叶,那身边肯定是时刻都不会少人的。

李治下了朝回来看小公主,说明走之前小公主还是好的,一个小孩子在保护如此严密的情况下,任何一种急病,都不会导致她突然死亡,一定是有外部力量的介入。

而能作案的,也就只有武则天,前面说了王皇后没有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但这些武则天都是具备的。

先说作案时间,在武则天的寝宫,宫女下人们都是听武则天的,而且武则天还是一个母亲,她来看看孩子,不会引起别人注意,而且让属下离得远一点,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你要是下人,王皇后来了,让你们都出去,相比那些下人也会在暗中警惕,甚至是立马跑出去通报去了,只有武则天能悄无声息的接触到小公主。

另外,宫廷生存残酷,武则天为了上位杀小公主是完全有可能的,根本原因在于她是个女婴,很多嫔妃甚至会用恶毒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女儿。

而且武则天还不是一般人在她已经在唐太宗宫里待过12年,这漫长的时间,足以让她受尽白眼和屈辱,知道后宫生存的艰难。

以武则天的经历和本人的心思来说,杀死一个出生没多久的婴儿是没什么问题的,哪怕这是自己亲生的,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接触时间长短的问题。

小孩子都是越看越可爱,古代喂奶都由奶妈,后宫的孩子刚出生,一般都被抱走了,由奶妈负责喂养,说白了,武则天其实对这个孩子的感情还没有建立起来。

综合上述分析,从作案时间,作案动机和作案后果来看,武则天杀死小公主,嫁祸给王皇后基本上是没什么异议了。

只能说,在成就女皇的道路上,武则天走的每一步都是惊险的,稍有不慎都会粉身碎骨,一个野心家的心,很多时候正常人是很难理解的。

标签: 武则天唐朝女儿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北魏孝文帝是怎么死的?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魏孝文帝,南北朝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王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北魏孝文帝元宏(467-499),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有才干、有魄力的改革家、政治家。自太和十四年(490)祖母冯太后去世,他亲政掌权后,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积极采取有力举措推行汉化政策,带

  • 后世是如何评价张茂的?在政治军事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茂,前凉

    张茂(277年~325年),字成逊,凉武王张轨之子,凉昭王张寔胞弟,前凉第三位君主(320年~324年在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兴八年(320年),兄长张寔遇害后,继任凉州牧,张茂奉东晋为正朔,西控西域诸戎,东攘汉赵刘曜。建兴十二年(324年),张茂薨逝,终年四

  • 三国众多武将中,被称为万人敌的为何只有关羽张飞二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汉末三国时代,关羽、张飞是刘备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因为武艺高强,作战勇猛,被称为“万人敌”,曹操手下的许褚和典韦,也是勇猛过人,力大无比,是曹操手下数一数二的猛将,但是,为什么许褚和典韦都不是万人敌呢?关于称呼关羽和张飞是万

  • 历史上刘襄为何没有成为皇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襄,汉朝

    齐王刘襄是刘肥的长子、刘邦的长孙,是平定吕后余党的功臣之一,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吕后去世,刘襄在得到两个兄弟刘章和刘兴居的通风报信后,立刻举兵造反,准备进京诛杀诸吕。吕禄、吕产把军队交给灌婴,让灌婴前去平定刘襄之乱。但是灌婴走到半路,就按兵不动了,还暗中与刘襄联络,虽然没有直接说投

  • 朱瞻基正值壮年却英年早逝 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朱瞻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皇帝朱瞻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正值壮年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会意外离世呢?背后真相是什么?(一)让我们把时间拉长到朱瞻基去世前3个月,看看发生了什么值得注意的大事件,从中能否找到朱瞻基早逝之谜的答案。朱瞻基去世的时间,是宣德十年正月初三。在他去世之前3个月

  • 吴质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质,三国

    吴质,字季重,汉末三国时代著名文学家。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曹丕是一个城府很深、刻薄寡恩、心狠手辣,非常善于掩饰自己的政治家,按理说这种人很难有什么朋友的。但有句俗话说得好,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曹丕也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吴质。在《三国演义》里吴质的存在感不强,所以可能有的人看到吴质

  • 在正史中庞德的死真的跟于禁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德,三国

    庞德是三国中勇武过人的猛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襄樊战役,关羽围攻樊城,曹仁危在旦夕,曹操派于禁和庞德救援,但是,因为秋雨汉水暴涨,于禁和庞德的军队全部被淹,关羽率领水军,乘船进攻,于禁被俘后投降,庞德被俘后,宁死不降,遂被关羽所杀。在演义中,庞德之所以战败被杀,是因为于禁故意使坏,造成

  • 崔安潜:晚唐时期官员,任职期间随波逐流,无所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崔安潜,唐朝

    崔安潜(?—898年),字进之(一作延之),清河东武(今河北省故城县)人。晚唐大臣,司空崔从第五子(幼子),宰相崔慎由之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崔安潜于大中三年(849年)登进士科,起家校书郎,历任万年县尉、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长安令、尚书右丞等职。唐懿宗时,出任荆南节度

  • 李夷简:唐朝时期宗室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夷简,唐朝

    李夷简(757年—823年),字易之。李唐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四世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官山南节度,御史大夫,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十三年七月,罢相,为淮南节度使。唐穆宗时,以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长庆三年卒,赠太子太保。人物

  • 历史上李世民是于何时发动的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唐朝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应该说是一个最佳的时机,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最佳的时机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确实不能够太早。因为他必须要有发动政变的理由。这个理由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