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北魏孝文帝是怎么死的?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北魏孝文帝是怎么死的?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07 更新时间:2024/1/16 13:20:12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王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北魏孝文帝元宏(467-499),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有才干、有魄力的改革家、政治家。自太和十四年(490)祖母冯太后去世,他亲政掌权后,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积极采取有力举措推行汉化政策,带头学习先进的汉文化,用汉语、换汉服、改皇室鲜卑拓跋姓为汉姓元,纳娶汉族女子为妃,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迁都洛阳后,他把统一中国这一远大目标付诸行动,三次御驾亲征讨伐南齐,并三次驻跸悬瓠城(今河南省汝南县城)。

一、首次南征

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一月,北魏孝文帝以南齐西昌侯萧鸾废杀皇帝萧昭文篡位自立为由,率大军从洛阳出发,进攻南齐,攻取寿阳、钟离等城,将俘虏的男女尽行释放,以争取南朝民心。又令征南大将军卢渊、城阳王拓跋鸾等人攻打赭阳,占领叶县粮仓,解决军粮不足问题。

太和十九年(495)初,北魏孝文帝下诏:“淮北之民,不得侵扰,犯禁者斩。”随后,任命王肃为豫州刺史,治所在悬瓠

时北魏军队号称三十万,从悬瓠城出发渡过淮河,浩浩荡荡地开到寿阳。北魏孝文帝登上八公山,遥望江南,不由得想起了当年前秦皇帝苻坚率军南伐东晋意欲统一天下,但因轻敌被打得惨败而归的淝水之战,感慨不已,吟诗抒发自己的壮烈情怀。

这次南征,主要是试探南齐虚实,侦查边境实况,战果虽不大,但目的己达到。于是,他率军北还,五月回到洛阳。这次南征,他在悬瓠城住了两个月。

二、再次南征

太和二十一年(497),北魏孝文帝第二次亲征南齐。九月到达南阳,十二月攻下新野,到达汉水,攻取汉水以北广大地区,并在襄阳检阅部队,向南齐耀武扬威。

翌年(498)三月,北魏孝文帝又来到悬瓠城,与群臣召开庆功会,奏乐饮酒,他乘酒兴吟道:“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意思是,阳光应该照到天下任何地方,可现在还有江左一隅没有照到。言外之意是,处在江南的南朝还没被他统一,十分遗憾。众人见此,也纷纷献诗。北魏孝文帝听了大臣们的诗,心情更为激动,遂起身高吟:“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

四月,北魏孝文帝下诏,调各州郡士兵二十万,要求在八月中旬集结到悬弧城,准备继续对南齐用兵,试图一举荡平天下,结束中国自东汉末年以来持续三百年的分裂动乱局面。

此时,南齐方面,裴叔业率军围困涡阳(今安徽蒙城),驻守涡阳的北魏兗州刺史孟表向北魏孝文帝告急,孝文帝派傅永、刘藻、高聪等人率军增援,却被裴叔业给率军击败。高聪逃奔悬瓠城,傅永收集散乱士兵,缓缓退回悬瓠城。孝文帝下令,将败将带上枷锁严惩,刘藻、高聪流放平州,傅永削职为民。

八月,北魏太子元恪由国都洛阳来到悬瓠城,朝见父亲孝文帝。由于连年在外征战,过度劳累,孝文帝病倒于悬瓠城,命在洛阳的太医徐謇走水路,连夜赶到悬弧城,为孝文帝诊治。到十月底,孝文帝病情好转,喜出望外,特意率文武大臣,从悬瓠城出发,在汝水畔壶仙观旁开会,请徐謇坐上座,进行庆贺,盛赞他治病的功劳,并给予丰厚的奖赏。

不久,北魏孝文帝得知篡位自立的南齐明帝萧鸾驾崩的消息,“以礼不伐丧”为由,下诏班师回京城洛阳。这一次,北魏孝文帝在悬瓠城住了半年之久。

三、死不瞑目

太和二十三年(499)二月,南齐将军陈显达攻陷北魏的马圈(今河南邓州),北魏孝文帝得知后,再次率军南征,三月到达悬瓠城,指挥征调来的全国各路兵马多管齐下攻打南齐,志在一举灭掉君暗国乱的南朝,消除南北对峙数百年的分裂局面,结束旷日持久的战争,使中国再次实现统一、民众得以安居乐业。

偏偏此时,后院起火。北魏孝文帝的妹妹陈留长公主(即彭城公主)为了逃婚,暗地跑到悬瓠城,状告嫂子冯皇后的胡作非为。

原来,陈留长公主早年嫁给宋王刘昶的世子刘承绪,但是刘承绪自小身体就羸弱,婚后不久就死了。公主守寡独居,娘家嫂子冯皇后替自己的娘家弟弟冯夙向其求婚,要娶她为妻。

但是,公主知道冯夙这厮人品低劣、不务正业,加之冯皇后又在后宫胡作非为,遂不同意这门亲事。

冯皇后、冯夙姐弟俩却对公主满意的不得了,要强逼公主成婚。无奈之下,公主暗中与家僮偷偷溜出了洛阳城,不分昼夜赶到悬瓠城,向哥哥孝文帝哭诉嫂子逼婚之事,并把嫂子的丑事告诉了哥哥。

由于北魏孝文帝常年在外征战,年轻且轻薄的冯皇后与一个假宦官高菩萨私通,将一个皇宫弄得乌烟瘴气。北魏孝文帝得知后震怒,气火攻心,导致旧病复发,亲自拟旨赐死丢脸的冯皇后。

这年三月,北魏军队曾大败齐军,但是,南齐援军源源不断地从周边赶来,眼看着一举灭掉南齐、统一中国无望,加之自己情绪不佳、身体抱恙,北魏孝文帝万般无奈之下,下令班师回朝。在返回京城洛阳的途中,四月初一,北魏孝文帝驾崩于谷塘原(今河南淅川县北)之行宫,年仅三十三岁。

北魏孝文帝三次御驾南征,均曾驻跸悬瓠城,作为征服和统一南齐的指挥中心。悬瓠城不仅是当时豫州刺史治所,还是南北朝战争的战略要地,所以他对悬瓠城尤为重视,甚至在此一住就是半年,可见他对汝南怀有深厚的感情。

标签: 北魏孝文帝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后世是如何评价张茂的?在政治军事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茂,前凉

    张茂(277年~325年),字成逊,凉武王张轨之子,凉昭王张寔胞弟,前凉第三位君主(320年~324年在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兴八年(320年),兄长张寔遇害后,继任凉州牧,张茂奉东晋为正朔,西控西域诸戎,东攘汉赵刘曜。建兴十二年(324年),张茂薨逝,终年四

  • 三国众多武将中,被称为万人敌的为何只有关羽张飞二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汉末三国时代,关羽、张飞是刘备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因为武艺高强,作战勇猛,被称为“万人敌”,曹操手下的许褚和典韦,也是勇猛过人,力大无比,是曹操手下数一数二的猛将,但是,为什么许褚和典韦都不是万人敌呢?关于称呼关羽和张飞是万

  • 历史上刘襄为何没有成为皇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襄,汉朝

    齐王刘襄是刘肥的长子、刘邦的长孙,是平定吕后余党的功臣之一,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吕后去世,刘襄在得到两个兄弟刘章和刘兴居的通风报信后,立刻举兵造反,准备进京诛杀诸吕。吕禄、吕产把军队交给灌婴,让灌婴前去平定刘襄之乱。但是灌婴走到半路,就按兵不动了,还暗中与刘襄联络,虽然没有直接说投

  • 朱瞻基正值壮年却英年早逝 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朱瞻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皇帝朱瞻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正值壮年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会意外离世呢?背后真相是什么?(一)让我们把时间拉长到朱瞻基去世前3个月,看看发生了什么值得注意的大事件,从中能否找到朱瞻基早逝之谜的答案。朱瞻基去世的时间,是宣德十年正月初三。在他去世之前3个月

  • 吴质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质,三国

    吴质,字季重,汉末三国时代著名文学家。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曹丕是一个城府很深、刻薄寡恩、心狠手辣,非常善于掩饰自己的政治家,按理说这种人很难有什么朋友的。但有句俗话说得好,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曹丕也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吴质。在《三国演义》里吴质的存在感不强,所以可能有的人看到吴质

  • 在正史中庞德的死真的跟于禁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德,三国

    庞德是三国中勇武过人的猛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襄樊战役,关羽围攻樊城,曹仁危在旦夕,曹操派于禁和庞德救援,但是,因为秋雨汉水暴涨,于禁和庞德的军队全部被淹,关羽率领水军,乘船进攻,于禁被俘后投降,庞德被俘后,宁死不降,遂被关羽所杀。在演义中,庞德之所以战败被杀,是因为于禁故意使坏,造成

  • 崔安潜:晚唐时期官员,任职期间随波逐流,无所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崔安潜,唐朝

    崔安潜(?—898年),字进之(一作延之),清河东武(今河北省故城县)人。晚唐大臣,司空崔从第五子(幼子),宰相崔慎由之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崔安潜于大中三年(849年)登进士科,起家校书郎,历任万年县尉、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长安令、尚书右丞等职。唐懿宗时,出任荆南节度

  • 李夷简:唐朝时期宗室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夷简,唐朝

    李夷简(757年—823年),字易之。李唐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四世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官山南节度,御史大夫,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十三年七月,罢相,为淮南节度使。唐穆宗时,以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长庆三年卒,赠太子太保。人物

  • 历史上李世民是于何时发动的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唐朝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应该说是一个最佳的时机,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最佳的时机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确实不能够太早。因为他必须要有发动政变的理由。这个理由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把

  • 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与诸葛亮,后来很多人都拿这两人的关系来做君臣知遇的经典案例,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提起君臣关系,肯定绕不过刘备和诸葛亮。刘备对关羽、张飞说得到诸葛亮,是“如鱼得水”;《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刘备托孤诸葛亮,称赞“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