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质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吴质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27 更新时间:2024/2/2 5:45:44

吴质,字季重,汉末三国时代著名文学家。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曹丕是一个城府很深、刻薄寡恩、心狠手辣,非常善于掩饰自己的政治家,按理说这种人很难有什么朋友的。但有句俗话说得好,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曹丕也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吴质。

在《三国演义》里吴质的存在感不强,所以可能有的人看到吴质都想不起这号人来。但吴质对于曹丕却是非常重要的,吴质最大的成就就是帮助曹丕在和曹植夺嫡之争中取得胜利。也因此,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被称为“太子四友”。

简单介绍一下吴质,吴质字季重,兖州济阴人。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功。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为何说吴质是曹丕最好的朋友呢?证据如下

第一,两人之间情感真挚。曹丕曾经给吴质写过一些信:

以前一起游玩的人,出门要一同乘车,坐下来也要把坐席拼在一起,哪有片刻的分离?我们一起喝酒听音乐,一起赋诗抒怀。这个时候,总是不自觉忘了这快乐有多难得。我们说以后时间还很长,要记住今天的快乐,谁知道几年之间,当时一起游玩的人都去世了,说起来实在难过。

太阳落下,月儿升起,我们一起坐着车去后园游玩,夜里静悄悄的,大家都不说话,只听见车轮轧轧,夜风徐来中不知道是谁吹起了胡笳,这夜色又悲又凉,我不禁回头对你说,快乐总是一疏忽儿的。

是不是有点“暧昧”的气息,不知道的以为这是男女之间的情话呢,当然曹丕和吴质不是在搞基,他们两个确实有很深的友谊。曹丕在夺嫡之争中是非常苦闷的,司马懿、陈群虽然倾向于曹丕,但他们作为士族子弟,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家族利益,所以不可能孤注一掷的帮助曹丕。

而吴质出身寒门,而且人品一般,他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了在了曹丕身上,这给了曹丕很大的帮助。所以曹丕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都是和吴质商议,据史书记载,为了掩人耳目,曹丕甚至通过竹箱子把吴质“运输”到自己府上。

曹丕去世时,吴质做了一首诗:

怆怆怀殷忧。殷忧不可居。徙倚不能坐,出入步踟蹰。

念蒙圣主恩,荣爵与众殊。自谓永终身,志气甫当舒。

何意中见弃,弃我归黄垆。茕茕靡所恃,泪下如连珠。

随没无所益,身死名不书。慷慨自僶俛,庶几烈丈夫。

第二,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曹丕对吴质的纵容和偏爱。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吴质回京述职,于是曹丕让曹真、朱铄等三公以下大臣接待。吴质这人不知道怎么想的,看着曹真比较胖,朱铄比较瘦,召来伶人,让他们表演说肥瘦(有调侃二人之意)。

曹真作为宗室重臣,感觉受到了侮辱,对吴质说:“我拿你当兄弟,你把我当下人?”气氛这就有点尴尬了,于是曹洪、王忠都来劝吴质,曹真气还没消,就座在座位上骂骂咧咧的,结果把吴质也惹火了,案着剑就骂曹真:“你不过就是块案板上的肉,老子吃你都不用咽的!”

话说到这份上,局面已经是非常尴尬了,朱铄也出来和稀泥:“哎呀,陛下让我们来陪你开心开心,怎么搞到这个地步,都是同僚,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嘛。”吴质脾气也大,把朱铄也骂了一句,朱铄本来脾气就大,自己好好出来打圆场,还挨了吴质骂,气得拔剑砍地,大家不欢而散。

曹真是什么人?当年其父秦邵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家二代中最早掌兵,接替曹纯掌管虎豹骑的男人。曹真和曹丕自小较好,关系密切,而且当时曹真的官职是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是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但在吴质看来,曹真不过是渣渣,这一切都是曹丕对吴质的纵容和偏爱所造成的。

公元230年夏,吴质病故,被谥为“丑侯”。这就有意思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一个很坏的谥号,但谁叫吴质太过猖狂了呢。原因很简单,曹丕死后,吴质地位有所下降,而曹真已经接替曹休成为大司马,所以给吴质一个恶谥,也算出了一口气。

标签: 吴质三国

更多文章

  • 在正史中庞德的死真的跟于禁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德,三国

    庞德是三国中勇武过人的猛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襄樊战役,关羽围攻樊城,曹仁危在旦夕,曹操派于禁和庞德救援,但是,因为秋雨汉水暴涨,于禁和庞德的军队全部被淹,关羽率领水军,乘船进攻,于禁被俘后投降,庞德被俘后,宁死不降,遂被关羽所杀。在演义中,庞德之所以战败被杀,是因为于禁故意使坏,造成

  • 崔安潜:晚唐时期官员,任职期间随波逐流,无所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崔安潜,唐朝

    崔安潜(?—898年),字进之(一作延之),清河东武(今河北省故城县)人。晚唐大臣,司空崔从第五子(幼子),宰相崔慎由之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崔安潜于大中三年(849年)登进士科,起家校书郎,历任万年县尉、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长安令、尚书右丞等职。唐懿宗时,出任荆南节度

  • 李夷简:唐朝时期宗室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夷简,唐朝

    李夷简(757年—823年),字易之。李唐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四世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官山南节度,御史大夫,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十三年七月,罢相,为淮南节度使。唐穆宗时,以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长庆三年卒,赠太子太保。人物

  • 历史上李世民是于何时发动的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唐朝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应该说是一个最佳的时机,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最佳的时机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确实不能够太早。因为他必须要有发动政变的理由。这个理由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把

  • 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与诸葛亮,后来很多人都拿这两人的关系来做君臣知遇的经典案例,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提起君臣关系,肯定绕不过刘备和诸葛亮。刘备对关羽、张飞说得到诸葛亮,是“如鱼得水”;《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刘备托孤诸葛亮,称赞“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 姜维上台后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击蜀汉 司马懿是在害怕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维,司马懿

    对姜维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上台后,司马懿为啥一次都没进攻过蜀国?是他怕姜维吗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蜀汉经历了5年的休养生息,才从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创伤中渐渐恢复过来,府库充盈,兵强马壮。蜀相诸葛亮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发起了北伐曹魏之战,为实现一统中

  • 历史上朱元璋病逝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死前有何叮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出身贫寒,曾给地主家放羊,后来出家,二十多岁时,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因在作战中表现出色,能力突出,一步步强大起来,最终,朱元璋领导起义军推翻了蒙元的统治,统一了中国。朱元璋一生,堪称传

  • 周亚夫帮汉景帝稳住皇位又平定七国之乱 皇帝为什么还要害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亚夫,汉景帝

    对周亚夫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保住汉景帝皇位,为何被皇帝害死?前言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能够被人们称赞的将领属实不算多,而西汉便出了许多军功卓绝又善于用兵的卓越将领,如齐王韩信、又如周亚夫、卫青、霍去病等人。这几人之中,周亚夫为保障皇权,

  •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到底有哪些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鲁肃,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在《三国演义》的刻画下,鲁肃被描写成一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还当了关羽单刀赴会的背景板,几乎没什么能力、没什么存在感。然而真实的历史上,关羽、鲁肃两人都是单刀赴会,而且鲁肃击剑骑射,智识超群,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都督!击剑骑射,射楯退兵据《吴书》记载“肃体貌魁奇

  • 一生颠沛流离的杜甫,他离世前的生活真的很悲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杜甫,唐朝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世誉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诗人杜甫曾经在《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