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酷吏吕壹为何被孙权重用?他是怎么失去信任的?

三国酷吏吕壹为何被孙权重用?他是怎么失去信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3 更新时间:2023/12/18 12:14:37

这天,孙权想和自己的继承人深入讨论吕壹的问题。孙权心里很明白,这不是吕壹一个人是否称职的问题,事关大局,应该让太子了解自己的用心。

孙权从桌上的一大堆公中挑出了七、八份上疏,连同步骘的那份一起递给太子

,说道:“这些都是揭发吕壹罪恶的上疏,你读一下,理出个条理,再交给我。”

接过那厚厚一叠的上疏,太子知道割掉脓疮的时候即将来临啦。孙权指着那一叠上疏,说道:“江东的重要大臣几乎没有人不反对吕壹的,成了众矢之的啦。”

孙登说:“如果说是出于个人恩怨的话,怎么会满朝文武都反对他一个人呢?”

孙权总想再找出一点吕壹的优点来,想了想说:“权豪有所差错,吕壹敢惩办他们,所以得罪了许多人。”

太子说道:“被吕壹治罪的那些人,不少是在严刑拷打下,屈打成招的,实际上定罪的证据不足,多数是污蔑陷害,大臣们怎么会服呢?再说,真正该治罪的人,反而道遇法外。”

他说:“你讲得不错,这些情况,我一开始便有所察觉,但当时考虑到,立国以来,许多功臣利用它们的特权横行不法,就连他们的子弟、亲属、宾客,也敢于目无法纪。那时,我想宁可用一点严刑峻法,也不能让他们胡闹下去。因此容忍了吕壹,想借他来举罪纠奸,压一压世家豪族的气焰。”

吴国,孙家的天下。对于如维持皇权利益,父子俩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心心相印的。孙登意味深长地说:“父皇打江山的艰难,保江山的苦心,我都明白。我最近常想,父皇几十年来,历尽艰辛开拓了国家的疆域,可是政府的编户齐民至今仅有四、五十万户,二百多万口。相反,那些功臣勋爵、世家豪族的部曲越来越多。这些部曲不在政府编户名册之内,不服兵役、劳役,再这样下去,我看连军队的兵源都要成问题啦。”

“有见识!”孙权十分赞同太子的分析,他想,这几年孙登确有不少进步,他鼓励儿子继续往下说。

“世家豪族的特权要限制,但靠严办几个犯罪的权贵,只是治表的办法,而不是治本的办法。再说,就算治表,也不能让吕壹这种人滥用职权。”孙登又把话题转回到吕壹身上。

标签: 吕壹

更多文章

  • 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在太史公《史记》中多有记载,汉武帝时期,希望联合月氏攻打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西汉建立时,北方面临强大游牧民族的威胁。这个民族,最初被命名为"猃狁"、"俨狁",后来被称为“匈奴”。春秋战国以后,匈的奴隶跨越了阶级社会的门槛,奴隶制在各小国形成,国王被称为单于。楚汉战争期间,冒顿

  • 包拯字希仁,包拯其人是被后世神话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拯字希仁

    包拯字希仁,天圣朝进士。多次上疏宋真宗,建议培养选拔将领,充实边防准备。使契丹还,先后担任三司户部判官,以及京东,陕西、河北的路转运使,入朝担任户部第三司的副职,以断狱清正严明著称。后世称其为包青天。元人编的《宋史》中有关包拯断案的故事一直带有浓厚的民间传说色彩,经过不断的编织和神化,明代出版了一部

  • 元好问的论诗写了什么?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出身于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他在金历任南阳等地县令,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后,致力于金代史料的搜集,幷编纂了金诗总集《中州集》。但是,他的主要贡献还在他自己的创作。各种刻本中,以《遗山先生全集》辑存的作品最多。元好问八岁就能作诗,又在老师郝天挺

  • 王绩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他有什么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绩

    在隋和唐初的文坛上,颓靡绮丽的风气正盛的时候,却有个别的作家能自拔于这种风气,例如王绩。王绩(585-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太原(今山西祁县)人,文中子王通之弟,有《东皋子集》,出身于贵族地主,直到晚年都是过着富裕悠闲的生活。有人说他“家贫”,是不符合实际的。可是在大变乱的时代中,兵荒马乱,

  •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虎门硝烟的林则徐之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如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攻破“闭关锁国”的清政府,通过进口鸦片入侵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林则徐为清朝重臣,因主张“严禁鸦片”,受命在虎门销烟,被后世称为禁烟英雄、民族英雄。林则徐出生在福建一个贡生家里,其父是当地

  • 荀攸怎么读?官渡之战少不了他的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荀攸怎么读

    荀攸怎么读,xúnyōu是荀彧侄子,三国曹魏著名军事家,堪称王佐之才,那么三国真实历史上的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国时期人才济济,曹操手下谋士最多的是其中,而且其中有四大谋士,任何一个都非常拔尖。荀攸其中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个非常好的顾问。他在曹操日益强大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荀攸怎么读,他

  • 元好问关心民间疾苦的诗有哪些?他的“丧乱诗”有什么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元好问

    元好问不但具有进步的文艺观,而且还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他早年即有志于用世,渴望着治理国家、减轻人民的负担。可是当权者并不重视他,使他非常不满。他的性格比较软弱,内心中交织着出仕和归隐的矛盾。壮年时他说自己“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晚年他回顾自己的生活说:“勤如韩子初无补,晚似冯公

  • 是谁改变了初唐文学史上颓靡的风气?代表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沈佺期,陈子昂

    初唐前期的诗坛,除自隋入唐的王绩独标一格之外,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它是继齐、梁的颓靡遗风而又变本加厉的贵族形式主义的文学。到初唐后期,沈佺期、宋之问、“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沈、宋虽然和上官仪一样,都是宫廷御用诗人,大部分的作品是歌功颂德的,但他们贬谪以后之

  • 初唐的诗坛上都出现了哪些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审言,沈佺期

    在上官仪稍后,出现在初唐诗坛上的苏味道、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他们也都写过不少的应制诗。他们不仅做过官延御用文人,而且苏、李、崔都曾身居高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能以“文翰显时”,被当时的人们看重。与苏、李比较起来,崔、杜诗的浮艳气息显得较少一些,崔融有些从军诗,写得还有点气势。杜

  • 林则徐祠堂,林则徐祠堂为谁建造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林则徐祠堂

    林则徐祠堂,位于福州市军区郊马鞍村金狮山麓脚下,位于北向东南偏南57度,正对五峰山,呈如意状,它的墓用三层混凝土夯筑而成,宽14.6米,深37米。密封的土壤鼓起,形状如同一个覆釜。封土后护坡中心装饰一个直径0.82米的圆形“寿”字。林则徐幼时家庭贫困,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村中私塾的教师,对林则徐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