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绩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他有什么作品?

王绩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他有什么作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72 更新时间:2024/1/20 13:09:53

在隋和唐初的文坛上,颓靡绮丽的风气正盛的时候,却有个别的作家能自拔于这种风气,例如王绩

王绩(585-644),

字无功,自号东皋子,太原(今山西祁县)人,文中子王通之弟,有《东皋子集》,出身于贵族地主,直到晚年都是过着富裕悠闲的生活。有人说他“家贫”,是不符合实际的。可是在大变乱的时代中,兵荒马乱,农民不能从事耕耘,食粮发生恐慌,像他那样的贵族地主也不得不离开故乡,出外飘泊。王绩《赠薛收》诗内说:“豺狼塞衢路,桑梓成丘墟。”就是指这种情况。

王绩对封建统治者不能任用贤才深感不满,早年在隋也会有过“封侯”的愿望,可是他在《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中说:“中年逢夜乱”便“非复昔追求”了。在《自撰墓志》中说:“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可以想见他心中的愤懑。他对唐朝并无好感,《塘李征君大寿》诗中,“去去相随去,披裘骄盛唐。”当然有不合作的思想。

《野望》是王绩的传诵之作。这首赫不但格律完整,内容也超出当时一般的五律,

且脱尽六朝风气,透露了新的作风。其他较重要的古体诗,如《古意六首》,可算得开了陈子昂张九龄《感遇》诗的先路。长律《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间》,写对于故乡的情感,也非常真挚可喜。

王绩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来对新的封建王朝表示不满的,因此他的思想表现得很复杂也很矛盾。他受了他的哥哥王通(文中子)的影响,有正统的儒家思想,曾在《北山赋》自注中把他哥哥比为孔子,又会在答友人书中大谈家礼丧服。要以周、孔为楷模。但是由于他看透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同时又接受了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一心耍皈依自然,从礼教中解放出来,纵酒如狂,常常以嵇康阮籍刘伶尤其是陶潜自比,这当然和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有关。如《醉后》:“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可以见到他有托而逃于酒的思想情况。

晚年还喜听北山僧所讲的“真如”的禅理。因此他的诗文中含有儒、佛、道三家的思想。

标签: 王绩

更多文章

  •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虎门硝烟的林则徐之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如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攻破“闭关锁国”的清政府,通过进口鸦片入侵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林则徐为清朝重臣,因主张“严禁鸦片”,受命在虎门销烟,被后世称为禁烟英雄、民族英雄。林则徐出生在福建一个贡生家里,其父是当地

  • 荀攸怎么读?官渡之战少不了他的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荀攸怎么读

    荀攸怎么读,xúnyōu是荀彧侄子,三国曹魏著名军事家,堪称王佐之才,那么三国真实历史上的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国时期人才济济,曹操手下谋士最多的是其中,而且其中有四大谋士,任何一个都非常拔尖。荀攸其中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个非常好的顾问。他在曹操日益强大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荀攸怎么读,他

  • 元好问关心民间疾苦的诗有哪些?他的“丧乱诗”有什么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元好问

    元好问不但具有进步的文艺观,而且还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他早年即有志于用世,渴望着治理国家、减轻人民的负担。可是当权者并不重视他,使他非常不满。他的性格比较软弱,内心中交织着出仕和归隐的矛盾。壮年时他说自己“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晚年他回顾自己的生活说:“勤如韩子初无补,晚似冯公

  • 是谁改变了初唐文学史上颓靡的风气?代表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沈佺期,陈子昂

    初唐前期的诗坛,除自隋入唐的王绩独标一格之外,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它是继齐、梁的颓靡遗风而又变本加厉的贵族形式主义的文学。到初唐后期,沈佺期、宋之问、“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沈、宋虽然和上官仪一样,都是宫廷御用诗人,大部分的作品是歌功颂德的,但他们贬谪以后之

  • 初唐的诗坛上都出现了哪些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审言,沈佺期

    在上官仪稍后,出现在初唐诗坛上的苏味道、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他们也都写过不少的应制诗。他们不仅做过官延御用文人,而且苏、李、崔都曾身居高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能以“文翰显时”,被当时的人们看重。与苏、李比较起来,崔、杜诗的浮艳气息显得较少一些,崔融有些从军诗,写得还有点气势。杜

  • 林则徐祠堂,林则徐祠堂为谁建造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林则徐祠堂

    林则徐祠堂,位于福州市军区郊马鞍村金狮山麓脚下,位于北向东南偏南57度,正对五峰山,呈如意状,它的墓用三层混凝土夯筑而成,宽14.6米,深37米。密封的土壤鼓起,形状如同一个覆釜。封土后护坡中心装饰一个直径0.82米的圆形“寿”字。林则徐幼时家庭贫困,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村中私塾的教师,对林则徐的教

  • 永乐大典主编,永乐大典主编解缙惨死雪天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永乐大典主编

    明成底朱棣为朱元璋的第四子,本不是朱元璋指定的继承人,但他很有朱元璋的流氓风格,就藩后又带着人杀了回来,所以他这个皇位,来得并不正当,于是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身份,决定编一部奇书,即《永乐大典》,编纂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

  •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其中王勃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初唐四杰,王勃

    唐太宗贞观中年以后至武后当政期闻,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号称文坛四杰。他们的作品,深受齐梁作者的影响,也感觉到这些影响是不好的,企图改变绮丽的诗风。杨炯在《王勃集序》中说昔日的文坛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到了王勃、卢照邻等之后,才使“积年绮碎,一朝齐廓”。他们既有才华,又有抱负,因为

  • 陈子昂介绍,他给唐朝诗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子昂

    唐初诗歌经过四杰的努力,已经开始逐渐摆脱梁、陈的颓靡影响,给诗坛带来了生气,但到了陈子昂才自觉地倡导革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扫除了形式主义的残余,开一代诗风。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出身世代豪富的家庭。他年轻时,使气任侠;十七、八岁以后,才立志专精读书;二十四岁

  • 诗人高适介绍,高适的边塞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适

    高适(702一765),字达夫,今河北人。开元初,西游长安,希望能得一官职,但却失意而归。壮年时在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漫游,这个时期的创作也比较丰富,有名的《燕歌行》即成于此时。天宝初年高适已经四十多岁,还是一个过着流浪生活的布衣,高适这时候已是有名的诗人,得张九泉的荐举,中有道科。高适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