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永璂于乾隆17年出生。在永璂出生那一天,乾隆从畅春园回到宫里,一般都是亲自去拜谒太后,但这一天,他罕见地派内监去拜谒。十二阿哥的诞生让乾隆非常高兴,不仅写诗纪念,还让大臣与他“同乐”。为他取名“璂”,意为镶嵌在天子皮件的玉饰,可见对其寄予厚望。
事实上,乾隆一直非常重视嫡出皇子。孝贤皇后的两位皇子永琏和永琮,先后去世。乾隆元年,乾隆秘定永琏为王储。永琏死后,一向勤政的乾隆,连续五天未临朝听政,按照皇太子的仪式为永琏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多次亲临追。后任命永琮为继承人,但他死于水痘。继后辉发那拉氏第一位皇子永璂也大受乾隆的重视。
但是在永璂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事情,那就是他的母亲辉发那拉氏如懿形同被废。
南巡结束后,乾隆下命收回皇后四册书,即皇后册、贵妃册、皇贵妃册、贵妃册,娴妃册并减少了部分仆从。到了七月,那拉氏按最低微的位分,身边只留下两个丫鬟。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继后辉发那拉氏如懿逝世,终年四十九岁。
如此,自然乾隆对她的儿子也不是很待见,根据记录,永璂活着的时候,他可以说时没有任何封号。如今说到的贝勒的称号还是嘉庆看不过去封的。因为乾隆真的不待见他,以至于结婚不久就派他去编书了,不允许他过问朝廷上的事情。知道永璂是继后的嫡子,不是普通的皇子。这种待遇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剩下的四个儿子是两对兄弟。永璇和永瑆是嘉皇妃所生,而永琰和永璘是令皇妃所生。
当乾隆最终选择太子时,他考虑得更多的是“子以母贵”。早逝的嘉皇妃自然比不上隆宠正盛的令皇贵妃。她虽然没有皇后的位分,但是令贵妃可以说在整个后宫再无敌手!
永瑆的母亲,嘉皇妃金佳氏,在乾隆二十年去世。永瑆还有两个哥哥,四儿子永珹和八子四哥永璇被过继和硕履懿亲王允裪。从乾的这一行为来看,他并没有考虑着嘉贵妃之子的继承问题。
前后待遇的天差地别,永璂英年早逝也合情合理了。但是,因为永璂没有子嗣,按照清廷的规矩,必须给他过继一个皇族的孩子,也就是后来的镇国公棉偲。
与他的养父相比,棉偲可以说是强了一星半点。要知道,在清宫里迁怒是很常见的,所以当年针对永璂的人,也会针对棉偲。然而,棉偲在嘉庆四年时成为一等镇国将军,并在嘉二十五年时负责管镶红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