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李景隆,为何说李景隆才是朱允炆在靖难之役落败原因

明朝李景隆,为何说李景隆才是朱允炆在靖难之役落败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03 更新时间:2024/1/5 0:00:05

李景隆出身世家,也是皇亲国戚。父亲曹国公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是朱元璋的姐姐。李文忠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为明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死后被追封为岐阳王。明朝李景隆年轻时好读《孙子兵法》,举止有度,受明太祖的看重。洪武十九年(1386),袭爵曹国公。多次赴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他还负责与西番的茶马贸易,后来又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病逝,汉武帝的曾孙朱允炆继位为帝。李景隆作为皇帝的心腹,深得信任。不久,朱橚被控谋反。建文帝以备边的名义派李景隆到开封,包围了周王府,并把周王全家押往南京,废为庶人。

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不满建文帝削藩政策,率兵攻打大同。李景隆率军来救,兵出紫荆关。然而,燕军早回师,此次无功而返。建文帝认为李景隆用兵不畅,是因为他的职权太轻,所以授予‘专征伐’权,并赏赐黄钺弓矢。四月,李景隆在德州宣誓北上,与郭英、安陆侯吴杰会晤,共60万大军驻守白沟河。结果又被燕军打败,不得不放弃所有辎重,撤回德州,不久又退守济南。

同年10月,建文帝把李景隆召回南京,但没有定罪。李景隆前后损失了数十万士兵,使得攻守形势瞬间逆转,此后朝廷便很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军事征服。众大臣认为李景隆‘失律丧师,怀贰心’,应杀。黄子澄惭愤交加,要求杀了李景隆以谢天下,建文帝顾着两人之间的亲缘关系,没有允许。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长驱直入,直逼南京,皇帝坐卧不安。方孝孺再一次请重罚李景隆,依然没被允许。于是,他命令李景隆、兵部尚书茹英和大都督去燕军营求和,并表示愿意分江而治,但遭到了朱棣的拒绝。很快,朱棣大兵就到了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门投降,迎接燕军入城,南京失陷。这时,皇宫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建文皇帝不知去向,史称‘金川门之变’。

同年六月,朱棣登基,为明朝皇帝。李景隆,因为“"默相事机之功”,被封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石。当时朝廷的每次重要会议,李景隆都位于首位。很多靖难功臣都对此义愤填膺。

也不怪这些功臣,据说当李景隆指挥北伐时,朱棣不怕反喜,笑称:

'李景隆缺乏计谋且自负,表面强硬,其实内心缺乏勇气,又刻薄善妒,拒绝接受别人的意见。现在朝廷举国之兵托付给他,纯属自己坑自己。汉高祖坦荡知人,善于用人,英雄豪杰都为他所用,却也只能调兵十万。可见李景隆不管有没有背叛朱允炆,都着实没啥大本事能打败朱棣。

标签: 明朝李景隆

更多文章

  • 祖珽简介,有才无德之人的典型:祖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祖珽简介

    祖珽简介,可见《旧唐书》,祖珽,出身世家,猷县人。父亲祖莹,东魏护军将军。初任秘书郎,后来转任尚书仪曹郎中。北齐真正的建立者、东魏大丞相高欢看了他的作品《清德颂》,欣喜不已。兰陵公主(魏孝文帝之女)出嫁蠕蠕(柔然),著作郎魏收送别东魏公主兰陵与柔然首领和亲,某名人造《出塞》,《公主远嫁诗》褒扬。祖谢

  • 丞相寇准,多次被贬的寇准是怎么一次次重回朝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丞相寇准

    丞相寇准先祖居太原太谷昌平乡,后迁居冯诩,最后迁居华州下邦。寇准出生于一个豪门贵族,其远祖苏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时任司寇。因屡次建功,赐以官职为姓。其父寇湘,后晋时考中进士甲科,后被任命为魏王记室参军。因屡有立功表现,被封为“国公”,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寇准也不遑多让,自幼便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十四岁时

  • 吴应熊简介,吴应熊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说吴应熊即便是逃回昆明也逃不过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应熊简介

    吴应熊简介,吴应熊为吴三桂之子,辽东都司广宁前屯卫人。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平西人吴三桂率清军入关,打垮李自成的大顺军。清顺治十年(1653年),由昭圣皇太后主婚,吴应熊迎娶建宁公主。因为清廷对吴三桂乃用其所长,所以一直心存戒心。因此,通过这次联姻,将吴三桂的之子吴应熊作为额驸留在京城,实际

  • 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光,霍光为何能在这十一位功臣中位列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麒麟阁十一功臣

    麒麟阁十一功臣是中国西汉时期十一位名臣的总称,后人将简称为麟阁。甘露三年(前51年),汉高祖宣帝因匈奴归降,忆起昔日辅佐功臣,使人在麒麟阁画下十一位功臣的画像,以示纪念和褒奖。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等诗句流传,以为人臣荣耀。而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是三朝元老霍光。汉武帝元狩六年,一代名将霍去病逝

  • 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受李世民重用只是因为长孙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初唐宰相,隋代将军长孙晟的儿子,长孙皇后同母兄。不少人认为长孙无忌受唐太宗宠信是长孙皇后的功劳,那他们是不知道这位长孙无忌的厉害,长孙无忌,年少丧父,于母亲和姐姐都被异母兄长长孙安业赶出家门,后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他生性聪颖,好学,博通文史,而且在长成后足智多谋,与李渊次子李世民,关系很

  • 吕蒙正简介,三起三落的吕蒙正有啥优点,为何能被屡次启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蒙正简介

    吕蒙正简介,可见于《宋史》,他年幼时时运不济,吕蒙正父亲吕龟图,因与嫡妻刘氏不和,把刘氏和吕蒙正一起赶出去家门。吕蒙正同母亲流离失所,生活非常困难。他曾寄宿在一个尼姑庵中,也借机学习一些佛教经典。后来由于住得久了。尼姑庵的主持开始讨厌吕蒙正,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差。吕蒙正为了不被饿死,只好走出尼姑庵,过

  • 常何简介,常何是玄武门制胜关键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常何简介

    常何简介,出生于瓦岗山,在劝说李密投降唐朝后被李密封为上柱国和雷泽公,在李密生出反唐之心后,曾试图劝说李密,但没有成功。后来,他被王世充所俘,找机会策反王世充左右。被王世充发觉后,带领王世充内营左右逃回唐朝。李渊“嘉其变通,尚其英烈,临轩引见,特申优奖,授车骑将军。”常何后追随李世民,成了李世民的部

  • 明朝于谦简介,为国为民的于谦是怎么做官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于谦简介

    明朝于谦简介,于谦祖籍考城(现民权县),老家现于民权县程庄,于谦曾祖父元朝时离家到杭州做官,于是举家迁至钱塘太平巷,所以历史上记载于谦是浙江钱塘人。于谦少有大止,七岁时,一个和尚见他面相异于常人,说:“所见人无若此儿者,异日救时宰相也”十二岁时,于谦为明志写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

  • 石亨简介,石亨有多精明,朱祁镇复辟后依然荣宠不衰?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石亨简介

    石亨简介,可见于《明史》,石亨是明朝将领,在天顺时期帮助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得以掌握朝野大权。历史上的石亨长相奇特,方脸,身材高大,胡子齐膝,他使了一把大刀。最早的时候,石亨是在父亲的庇护下,接替父亲宽河卫指挥金事一职。不过,石亨、于谦共同拥立了明代宗朱祁玉,为何依然能得朱祁镇信任。其实,石亨算是难得

  • 明朝林俊,明朝林俊有多传奇,得罪不少人却依然稳稳地呆在朝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林俊

    明朝林俊,于成化十四年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升任员外郎。上任伊始,林俊就放了一颗大炸弹,斩首了明宪宗宠信的妖僧继晓,问罪宦官梁芳,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老臣,史书记载其“刚正不阿,清正廉明,嫉恶如仇,求贤若渴,谦恭进退,时时有节”,与历史上的名臣有异曲同工之妙。弘治元年(1488年),经人推荐被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