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台阁体”诗歌有什么特点?于谦的诗歌类型有什么?

“台阁体”诗歌有什么特点?于谦的诗歌类型有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809 更新时间:2024/1/5 6:15:24

从永乐到天顺时期,文学形成了另一种局面,出现了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歌。三杨是当时的“台阁重臣”。他们都是宰相,几十年来一直备受青睐。他们把诗文当作维护封建统治、美化繁荣的工具。

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大量为皇帝讲话的作品,还有那些墓志铭、题序等东西。甚至在描写其他题材的作品中,如题画诗、山水游记等,也表现出这种倾向。这种雍容典雅的“台阁体”诗歌,满足于赞美和粉饰现实,完全为统治阶级服务。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也是平庸的,没有生气的。它是文学发展上的一股逆流。但是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推崇,它们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几十年内很少文人不受它的影响,直到前后七子起来极力反对,这种风气才在文坛上消失。

这时期不为“台阁体”所困、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创作特色的诗人有于谦等人。

于谦(1398-1457),

字廷盆,号节庵,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任河南、山西江西等地巡抚,在任不畏强暴,深得当地人民的爱戴。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

,蒙古瓦刺部族的军队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境)消灭了明军主力五十万,俘掳了明英宗朱祁镇,进逼北京。在这危急存亡之秋,于谦领导京师人民打退了瓦刺的军队,使千百万人民免遭途炭。但明英宗复辟后,却以“大逆不道,迎立外藩”的罪名将他杀害。著作有《于肃愍公集》。

他的诗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心民生疾苦、反抗侵略战争揭露残酷剥削等忧国忧民的诗篇。如《出塞》《闻甘州等处捷报有喜》歌颂了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极大关切。

另一类是抒写自己坚定的意志和坚贞的节操的作品。例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表现了诗人不怕牺性的意志,他的诗不事雕琢,明白如话,但也有推敲不足,用语欠精的地方。在思想上也还有一些听天由命的消极情绪。

标签: 于谦

更多文章

  • 江彬简介,明朝权臣江彬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江彬简介

    江彬简介,可见于《明史》,明朝权臣。起初,江彬担任蔚州卫(今河北蔚县)指挥佥事,只是一名普通军官。刘六和刘七起义爆发在,京城军队无法控制,所以朝廷只能征调边境部队。此时此刻,江彬一大同游击的身份带领边防军在大同镇压,因急于领功,甚至当他蓟州,时,杀死了20多名普通家庭的百姓,充作叛乱分子,以便冒功。

  • 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谁,为何后人对嵇绍褒贬不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谁

    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谁,鹤立鸡群,本意是说像鹤一样站在一群鸡中间。喻意是说在一人在周围的一群人中脱颖而出,隐喻此人外貌或才华出众。出自《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鹤立鸡群的主人公自然便是嵇绍。嵇绍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之子,嵇绍十岁时嵇康因其得罪了

  • 明朝李景隆,为何说李景隆才是朱允炆在靖难之役落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李景隆

    李景隆出身世家,也是皇亲国戚。父亲曹国公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是朱元璋的姐姐。李文忠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为明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死后被追封为岐阳王。明朝李景隆年轻时好读《孙子兵法》,举止有度,受明太祖的看重。洪武十九年(1386),袭爵曹国公。多次赴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

  • 祖珽简介,有才无德之人的典型:祖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祖珽简介

    祖珽简介,可见《旧唐书》,祖珽,出身世家,猷县人。父亲祖莹,东魏护军将军。初任秘书郎,后来转任尚书仪曹郎中。北齐真正的建立者、东魏大丞相高欢看了他的作品《清德颂》,欣喜不已。兰陵公主(魏孝文帝之女)出嫁蠕蠕(柔然),著作郎魏收送别东魏公主兰陵与柔然首领和亲,某名人造《出塞》,《公主远嫁诗》褒扬。祖谢

  • 丞相寇准,多次被贬的寇准是怎么一次次重回朝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丞相寇准

    丞相寇准先祖居太原太谷昌平乡,后迁居冯诩,最后迁居华州下邦。寇准出生于一个豪门贵族,其远祖苏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时任司寇。因屡次建功,赐以官职为姓。其父寇湘,后晋时考中进士甲科,后被任命为魏王记室参军。因屡有立功表现,被封为“国公”,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寇准也不遑多让,自幼便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十四岁时

  • 吴应熊简介,吴应熊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说吴应熊即便是逃回昆明也逃不过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应熊简介

    吴应熊简介,吴应熊为吴三桂之子,辽东都司广宁前屯卫人。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平西人吴三桂率清军入关,打垮李自成的大顺军。清顺治十年(1653年),由昭圣皇太后主婚,吴应熊迎娶建宁公主。因为清廷对吴三桂乃用其所长,所以一直心存戒心。因此,通过这次联姻,将吴三桂的之子吴应熊作为额驸留在京城,实际

  • 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光,霍光为何能在这十一位功臣中位列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麒麟阁十一功臣

    麒麟阁十一功臣是中国西汉时期十一位名臣的总称,后人将简称为麟阁。甘露三年(前51年),汉高祖宣帝因匈奴归降,忆起昔日辅佐功臣,使人在麒麟阁画下十一位功臣的画像,以示纪念和褒奖。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等诗句流传,以为人臣荣耀。而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是三朝元老霍光。汉武帝元狩六年,一代名将霍去病逝

  • 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受李世民重用只是因为长孙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初唐宰相,隋代将军长孙晟的儿子,长孙皇后同母兄。不少人认为长孙无忌受唐太宗宠信是长孙皇后的功劳,那他们是不知道这位长孙无忌的厉害,长孙无忌,年少丧父,于母亲和姐姐都被异母兄长长孙安业赶出家门,后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他生性聪颖,好学,博通文史,而且在长成后足智多谋,与李渊次子李世民,关系很

  • 吕蒙正简介,三起三落的吕蒙正有啥优点,为何能被屡次启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蒙正简介

    吕蒙正简介,可见于《宋史》,他年幼时时运不济,吕蒙正父亲吕龟图,因与嫡妻刘氏不和,把刘氏和吕蒙正一起赶出去家门。吕蒙正同母亲流离失所,生活非常困难。他曾寄宿在一个尼姑庵中,也借机学习一些佛教经典。后来由于住得久了。尼姑庵的主持开始讨厌吕蒙正,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差。吕蒙正为了不被饿死,只好走出尼姑庵,过

  • 常何简介,常何是玄武门制胜关键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常何简介

    常何简介,出生于瓦岗山,在劝说李密投降唐朝后被李密封为上柱国和雷泽公,在李密生出反唐之心后,曾试图劝说李密,但没有成功。后来,他被王世充所俘,找机会策反王世充左右。被王世充发觉后,带领王世充内营左右逃回唐朝。李渊“嘉其变通,尚其英烈,临轩引见,特申优奖,授车骑将军。”常何后追随李世民,成了李世民的部